纵隔大血管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分析论文_丁红磊1,丁红岩2,何春来1

纵隔大血管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分析论文_丁红磊1,丁红岩2,何春来1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93381部队场站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目的:讨论纵隔大血管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依据表现进行诊断。结论:CT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常可取代血管造影。常见的血管变异与畸形有右位主动脉弓,永存左上腔静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双弓,奇静脉扩张及主动脉弓缩窄等。识别这些变异与畸形对于纵隔病变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纵隔大血管变异;畸形;CT

胸内血管包括上腔静脉及其属支,主动脉及其分支,肺动脉、肺静脉的变异可改变纵隔的X线表现。一些病人因为某些原因如肿大淋巴结或肺肿块而做CT检查时偶尔发现血管变异;另一些病人是因血管变异在胸片上酷似纵隔肿块而做CT检查。这些情况下,CT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常可取代血管造影。常见的血管变异与畸形有右位主动脉弓,永存左上腔静脉,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双弓,奇静脉扩张及主动脉弓缩窄等。识别这些变异与畸形对于纵隔病变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1右位主动脉弓

右位主动脉弓为最常见的主动脉弓畸形,可以单独存在,或并发于其他先天性血管畸形。按照 Eawards双主动脉弓胚胎发育的假设,正常时,右侧动脉弓在右锁骨下动脉远端中断,形成正常的左位主动脉弓;如在左侧主动脉弓某处中断时,则形成右位主动脉弓。

CT增强扫描显示右位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和食管的右侧,位置通常较高。在无名静脉水平,某些病例右弓的走行方向呈前后方向。右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者可见左锁骨下动脉在主动脉弓左后方,从一个大的主动脉憩室发出,向左上行走,位于气管和食管的左后方。主动脉弓上水平,在右无名静脉右侧,可见右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断面从右向左排列。在纵隔顶部层面,左锁骨下动脉达到正常位置。

右位主动脉弓伴镜面分支者,CT增强扫描可见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和食管的右侧,位置多比通常的高。而主动脉的头臂血管分支在上腔静脉左侧,从右向左排列顺序为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和左无名动脉,呈镜面排列。

2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但较少产生临床症状。在CT扫描图上表现为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为主动脉远端发出的最后一个分支。该血管从主动脉弓右后缘发出,在气管与食管后方向右行走,将食管推压向右移位。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开口部多扩大为主动脉憩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双主动脉弓

双主动脉弓畸形是升主动脉于气管的前右方分成两支,一支在气管和食管的右后方,称为右弓;另一支沿气管前方向左,称为左弓;右弓通常比左弓位置高而粗大。两弓可均开放或左弓发育不全或闭锁。左弓和右弓在气管和食管的后方汇合成降主动脉而形成血管环,引起气管和食管的压迫症状。

在CT图像上,在较高层面,升主动脉分成左、右两弓,左弓在气管的左前方,在正常主动脉弓的位置,右弓更靠头侧,在气管的右侧和食管的后方加入左弓形成降主动脉。

4主动脉弓缩窄

CT能满意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在CT图像上表现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扩大,主动脉弓峡部(降主动脉近端,动脉导管韧带附近),左锁骨下动脉远端主动脉局限性狭窄,并可显示广泛的侧支循环。采用螺旋CT进行连续薄层重叠扫描后血管重建,即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缩窄畸形的诊断更为满意,基本上可替代血管造影。

5永存左上腔静脉

永存左上腔静脉是由于胚胎期前主静脉未能正常退化而成。大部分病人右上腔静脉也存在,但可部分缺如,或完全缺如。左侧头臂静脉细小或缺如。CT扫描可显示左上腔静脉的类型、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在CT图像上,左上腔静脉行走于主动脉弓的左侧,肺动脉的左前方,呈圆形结构,并向下垂直走行,然后在心房水平向后向内,沿心包后房室沟行走,进入冠状窦。需注意,CT平扫时不要将主动脉弓旁的左上腔静脉断面误认为增大的淋巴结或纵隔结节性病变。可观察数个相邻层面,其大小形态不变,提示为管状结构。

6奇静脉弓扩张

奇静脉扩张或奇静脉弓扭曲,在普通X线平片与断层上表现为右主支气管气管角的结节影,常易误为右上纵隔肿瘤、肺内肿瘤或转移等,CT扫描能确切显示其血管特性。

奇静脉扩张主要见于下腔静脉的发育异常。下腔静脉的肝静脉或肝下静脉(前肾静脉)段发育不全时,血流经由心上静脉(即奇静脉与半奇静脉)的上段回流入心腔。此种静脉血的异常回流,称“奇腔静脉连续综合征”。除先天发育异常外,多种原因可引起奇静脉异常增粗,静脉血经奇静脉引流形成侧支循环,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中心静脉压升高及无任何原因的特发性奇静脉扩张。

奇静脉弓扩张在CT图像上见于第4~5胸椎层面,在食管右旁向右前方走行,止于上腔静脉。其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内侧壁包绕气管右缘。注射造影剂后该弓结构强化,与血管结构相一致。其足侧多个层面上可见降主动脉右侧有粗大的圆形血管强化影。需注意,CT平扫时不要将降主动脉旁的奇静脉断面误认为增大的淋巴结或纵隔结节性病变。可观察数个相邻层面,其大小形态不变,提示为管状结构。

参考文献:

[1]王耀程,魏经国,白建军.纵隔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第06

[2]谭群友,王芳泽,孙玉鹗,赵绍宏;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及其可切除性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与手术的相关性[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论文作者:丁红磊1,丁红岩2,何春来1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纵隔大血管变异与畸形的CT表现分析论文_丁红磊1,丁红岩2,何春来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