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青光眼性视野缺损24例的核磁共振分析论文_富学慧

非青光眼性视野缺损24例的核磁共振分析论文_富学慧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分析24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诉首诊于眼科,视野检查有缺损的患者核磁共振(MRI)表现,探讨引起视野缺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24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诉首诊于眼科,视野检查有缺损的患者,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眼压等,详细询问并记录全身病史,分别行头颅、眼眶MRI检查,分析其图像表现。结果:所选24例患者中,最佳矫正视力(BCVA)0.1~0.3者14例,0.3~0.6者4例,0.6~1.2者6例。5例视乳头水肿,其中3例为单眼,2例为双眼。眼压均在正常范围。视野检查:象限性缺损11例,右侧同向偏盲伴黄斑回避1例,左侧同向偏盲2例,管状视野3例,生理盲点扩大2例,视野弥漫性缺损1例。MRI检查结果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最常见,共10例,急性脑梗塞1例,脑膜瘤、垂体瘤与颅咽管瘤各2例,陈旧性脑出血1例。结论:MRI可发现引起视力下降的头颅占位性病变与视路病变,以视力下降为主诉的患者在排除眼部疾病引起后,应注意其视路与颅内病变引起的可能性。其中,视野检查是一个发现颅内与其他病变的灵敏指标,怀疑有神经眼科病变的患者都应把视野检查作为必查项目。

【关键词】非青光眼性视野缺损;磁共振成像;

视力下降是临床常见症状,眼前节和眼球病变导致的视力下降经眼科检查一般都能确诊,但颅内或视路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必须靠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部分视路病变患者的视野改变与青光眼的视野缺损相似,容易误诊为青光眼,因此,影像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24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诉,视野检查有缺损的患者所行核磁共振(MRI)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通过分析总结患者的MRI表现,探讨引起视野缺损的原因,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24例以视力下降为主诉首诊于眼科,行视野检查有缺损的患者,年龄25~74(平均56)岁,其中男12例,女12例。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瞳孔反射、眼底检查、眼压、视野检查等;全身抽血化验常规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等;磁共振检查为1.5T(TwinSpeed,GE)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常规T1WI,T2WI,FLAIR,DWI序列。

2.结果

2.1眼部检查

所选24例患者中,BCVA0.1~0.3者14例,0.3~0.6者4例,0.6~1.2者6例。2例双眼已行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5例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检查5例视乳头水肿,其中3例为单眼,2例为双眼。

2.2视野检查

象限性缺损11例,右侧同向偏盲伴黄斑回避1例,左侧同向偏盲2例,管状视野3例,生理盲点扩大2例,视野弥漫性缺损1例。

2.3全身病史及化验结果

所选24例患者中,单纯高血压病5例,高血压联合高血脂病3例,高血压联合糖尿病2例,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MRI表现

所选24例患者均行头颅及眼眶MRI检查,其中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最常见,共10例,主要在基底节、放射冠等部位见多发小斑点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右枕叶急性脑梗塞1例;占位性病变如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各2例;陈旧性脑出血1例,正常者2例。

3.讨论

视力下降是眼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视力下降为白内障、角膜病和青光眼等眼前节和眼球病变所致,临床一般能确诊,但视路或颅脑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临床诊断信息少,有些病例视野缺损形态与青光眼相似,眼部检查无青光眼体征,容易误诊和漏诊。CT和MRI均能揭示导致视力下降的视路病变和其他相关病变[1],与CT相比,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形成各种图像,有高于CT数倍的软组织分辨能力[2],图像中对软组织的对比度可以提高1~3个等级度,对主要检查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对2080例因视力下降行MRI检查的患者进行了总结,共检出病变1591例,其中视路病变1520例(95.54%),可见MRI在发现引起视力下降的视路病变中起重要作用。本组报道20例视野缺损行MRI的患者,MRI检出病变18例,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最常见,多发生在基底节区,且大多伴有高血压病史,与文献报道一致。有研究表明MRI对腔隙性脑梗塞显示得早,可清楚显示较小的病灶并准确定位[3]。

腔隙性脑梗塞由于全身症状不典型,其轻微头晕、头痛等前驱症状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只有当梗塞灶影响到视路血供时,表现出视力下表120例患者视野与对应的MRI表现例视野例数生理盲点扩大正常1脑膜瘤2象限性缺损颅咽管瘤1腔隙性脑梗塞8垂体瘤1正常1右侧同向偏盲伴黄斑回避腔隙性脑梗1左侧同向偏盲急性脑梗塞1管状视野腔隙性脑梗塞1颅咽管瘤1垂体瘤1弥漫性缺损陈旧性脑出血1合计20降才首诊于眼科,极易与其它眼病混淆。高血压是老年人多发病,当出现视力下降,视野受累时,应注意其是否引起脑梗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高血压与急性脑梗塞也联系密切,急性脑梗塞病情凶险,应尽快发现及早治疗,本组有1例中年男性患者,因“双眼左侧视物不见伴头昏痛10余天”来眼科就诊,高血压病史2a,视野检查示双眼左侧同向偏盲,行头颅MRI示右侧枕叶急性脑梗塞。此病起病突然,可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值得注意。我们的研究表明,MRI可发现引起视力下降的视路和其它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与鞍区肿瘤是引起视力下降的常见颅内病变,视野缺损形态类似青光眼,需行详细检查鉴别。MRI可显示颅内较小的病灶并清楚定位,怀疑颅内或视路病变引起视野缺损时,应将MRI列为首选检查。但MRI也有自已的缺点,如对钙化灶不敏感,不适用于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等,不能一概而论。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小,是回顾性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希望通过本文为一些以视力下降引起视野缺损为主要表现的颅脑疾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凌,鲜军舫,陈青华,等.视力下降患者MRI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1;26(3):248-251.

[2]鲜军舫,王振常,燕飞,等.眼部病变影像诊断的分析思路及策略[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2):1427-1431.

[3]郭岳霖,刘国瑞,郑文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4;19(6):395-397.

论文作者:富学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非青光眼性视野缺损24例的核磁共振分析论文_富学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