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的研究论文_李云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药物治疗对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98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49例患者,给予参照组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对干预组患者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胶体果胶铋治疗,连续一周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呼吸试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得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时间与花费费用。结果:经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较为显著,随访期间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时间与花费费用。结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与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不良反应较少,费用低,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逐年增多,其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影响[1]。临床中治疗该疾病需要长期用药这给患者及家人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十分关键,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而言其发生幽门杆菌感染的几率较大,所以在治疗中大多数伴随着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2]。本文笔者选择医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98例进行研究与分析,详情见下文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98例,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49例患者,其中干预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介于38-6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4)岁,病程为1-3年;参照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37-65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2.6)岁,病程为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上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可行比较分析。纳入标准:患者均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本院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肾疾病的患者,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产),国药准字H20056108),口服,每次20mg,每日一次,对干预组进行根除性治疗方案,选用同样的奥美拉唑,在此基础上加克拉霉素(云南永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089)口服0.5g每日一次,胶体果胶铋(生产企业: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72),口服150mg,每日一次,连续一周给药,在此期间给予患者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

1.3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评定:在患者接受治疗一个月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已经改善则为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则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有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积分越高说明效果越差。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临床资料,本次临床疗效计数资料选用(n,%)表示,用χ2检验,临床症状积分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经分析,P<0.05,可证实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患者经本院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饮食护理与心理疏导,治疗效果如表1所述: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注:p<0.05.

3讨论

临床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情易反复发作,患者需要长时间进行药物治疗[3]。经研究表明,消化不良大部分为功能性病变,患者会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虽然在临床中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治疗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4]。很多报道也认为根除幽门杆菌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经研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幽门杆菌的检出率比普通人群的没有较大差异,对于幽门杆菌的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幽门杆菌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影响患者胃肠运动,对胃肠粘膜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幽门杆菌与细胞毒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够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5]。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进行分析与评估,选择单一性治疗的参照组患者,虽有部分患者痊愈,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有部分患者出现无效现象且比例较大,而相对于干预组而言,无效患者较少,在本次研究中调查与记录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发现,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5.92%,而参照组为79.59%,经计学分析比较,差异较为显著,说明应用药物联系进行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好,根除幽门杆菌十分关键。在本次研究中,在9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后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进行记录,经一个月治疗后,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差异较少,p=0.682,而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降低,说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干预组的分数降低程度优于参照组,说明干预组的治疗效果较佳。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也参照龚晓露[6]老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比较两者差异,发现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本次研究成功。在临床治疗中建议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可选择该种方式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节省患者费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临床功能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治疗,选择根除幽门杆菌与药物治疗临床效果较佳,临床不良反应较低,费用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可接受,在临床中可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靳明星,刘艳迪,张宝凤,等.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7):200-201.

[2]邱君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8,(4):75-77.

[3]张瑞芳.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的研究[J].临床研究,2016,(8):21-22.

[4]詹远京,胡中伟,郭家伟,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7):14-15,16.

[5]刘敦菊.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0):2609-2610.

[6]龚晓露.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6,(11):1974-1975.

论文作者:李云燕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药物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的研究论文_李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