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全局的积极形势还有待关注--1995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专家_农业论文

农村经济:全局的积极形势还有待关注--1995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专家_农业论文

农村经济:总体形势看好 问题尚需重视——专家谈1995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农村经济论文,上半年论文,尚需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6月28日,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经济改革与发展》编辑部联合邀请有关部委及理论界专家学者就当前农村经济形势进行座谈,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和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出席会议并讲了话。现将座谈讨论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

与会同志普遍认为,今年上半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总体上不错,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因而全年农业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形势较好,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夏季粮油丰收。今年夏粮面积增加300万亩,产量增加30多亿斤;夏油,主要是油菜籽,面积增加1600-1700万亩,总产量290万担,增产两成以上。早稻面积1.23亿亩,比去年增加300万亩。

2、夏粮收购比预料要好。截止6月25日,小麦收购完成计划的45%,其中定购部分完成计划的65%。到7月中旬,小麦定购任务可以基本完成。

3、畜牧业生产继续发展。一季度肉类增产18%,上半年将继续增长。但由于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全年畜牧业生产形势难以把握。

4、乡镇企业保持增长。1-5月份全国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9.9%,产销率达91.04%,产销衔接较好。外向型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1-5月份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6.3%。高于产值增幅16.4个百分点,显示出比较强的发展势头。

5、农民现金收入增加。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4%,上半年现金收入实际增长估计在10%左右,与近几年5-8%的增幅相比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在近几年连续下降的情况下可能有所回升。

6、农村市场形势较好。一季度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乡镇增长35.1%。从一季度的情况看,农村市场形势是较好的。

与会同志认为,上半年农业形势之所以有较好局面,除主要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上涨趋势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粮棉生产的“省长负责制”发挥了较好作用。在这一责任制下,几乎每个省区对粮棉生产都制定了明确目标,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各省区不仅将各品种的种植面积、生产总量、单产指标,而且将定购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县、乡、村。这些措施,对推动上半年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棉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与会同志也对“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作用及付出的代价表示了担忧。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投入增加。今年财政安排用于农业支出的资金为694亿元,比去年实际执行数增长11.8%。从1-5月份执行情况看,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有两个特点:一是农业生产性与事业性支出(以下简称两类支出)增幅较大,同比增长35%,其中生产性支出增幅达47%。与会同志认为,农业生产性资金能做到及时到位很不容易,因为以往地方挪用的往往是生产性资金,而生产性资金有个农时问题。二是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幅较大。地方财政上述两类支出同比增长39%,沿海与一些产粮大省增幅更大,有6省市(津、黑、皖、鲁、粤、川)增幅在50%以上。

信贷资金投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农业银行安排的农业贷款计划比去年实际增长22%;农村信用社安排贷款计划比去年实际增加近10%。

农户对农业的投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调查,农民上半年用于生产支出估计人均实际增长40%,其中一季度实际增长35%,一般年景人均生产支出增长20%左右。因此,今年上半年农户农业投入增幅还是相当可观的。

(二)

与会同志分析了上半年农业及农村经济形势后普遍认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尚需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很好解决,将影响到全年农业形势。这些问题主要是:

1、农用生产资料缺口大,价格大幅度上涨。1-6月,化肥供求缺口为8%。农业部三夏工作会议统计,夏季农业追肥缺口达20%。上半年,化肥、农膜等主要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逐月上涨,一季度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高达30.4%,创近几年同季涨幅最高纪录。国家规定国产化肥最高限价为1400元/吨,但绝大多数省区早已突破,部分省区进口化肥价格高达2400-2600元/吨。进入二季度后,部分省区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回落,但从基本态势上看,农资价格仍在高价位上运行。

2、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尽管棉花调价后,棉粮比价已超过1:10-12的合理比例,但由于各地实际粮食收购价往往高于国家定购价30-60%,棉粮比价仍不合理。再加上去年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价外补贴后,农民实际得到的棉花收购价格早已高于今年规定的700元/担,农民对棉花生产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售棉积极性更不高。据农业部调查,到今年3月初,湖北仅完成收购任务的74.8%,河南、山东仅完成50%。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虽比去年增加,但完成计划有难度。目前各地上报面积8300万亩,略少于实际数,但完成9000万亩计划肯定不可能。

3、畜牧业生产存在隐忧。一是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目前,全国玉米平均价1680元/吨,高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比去年上涨18.5%。二是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据对全国27个省市245个县的集贸市场调查,5月份仔猪和活猪收购价格比去年年底分别下降21.65和21%;十个主产省(川、湘、鲁、苏、鄂、赣、冀、豫、桂、皖)生猪收购价格平均6.37元/公斤,比去年底的8.47元/公斤下降了24.8%。猪粮比价由去年年底的1∶6.6下降到1∶4,最大的生猪生产省四川为1∶2.88,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月中旬农民补栏仔猪减少15%,同时大猪压栏增加25%。这为今年下半年的生猪生产乃至全年的畜牧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4、粮棉价格上涨,平议差价过大,购销矛盾突出。据农业部调查,黑龙江每吨粮食平议差价分别达到:小麦300元、水稻600元、玉米500元、大豆200元。陕西粮食收购价比市场价低0.32元/公斤,棉花收购价低300元/担。据对山东东明调查,农民每交售1公斤定购小麦,就减收0.60元,人均收入减少近28元。平议差价过大,必然强化农民借售心理,各级政府在首长负责制的压力下,最可能的选择是动用行政力量强行收购,由此付出的代价不可低估。

5、收购资金有缺口,“白条”现象又露端倪。最近,农业发展银行总行组织了6个调研组到全国10个夏收农业大省调查,发现由于粮油收购资金供应政策转轨、粮食价外补贴及粮食经营部门高额挂帐等方面的原因,夏季粮棉油收购资金存在较大缺口。据农业部的同志介绍,湖南澧县油菜籽国家定购的40万担,资金缺口2000万元;江苏建湖县夏季粮油收购共需资金1.5亿元,但初步落实资金仅5712万元,资金缺口高达9883万元;四川绵阳市收购资金只保粮棉,但生猪、蚕茧等同样是国家收购,却无法保证收购资金,结果该市蚕茧、生猪收购资金缺口高达数亿元。

6、农村物价居高不下,农民收入全年形势不很乐观。与会专家估计,如果农村物价水平继续保持目前高于城市的状况,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不会超过5%,离小康标准要求的年均递增7%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此外,一些同志对今年的农业形势持较谨慎的态度,认为农业投入即使不考虑落实问题,仅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并没有太大的增加,加之现行政策对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显得相当乏力。从目前来看,不考虑自然因素,真正有把握期望获得好收成的仅有粮食和油料两项,其它如棉花、生猪、禽蛋、糖料等还都很难说,因此对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不能有太乐观的估计。

(三)

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会同志对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适当提高粮棉的定购价格。许多同志认为,目前粮棉定购价格与市场差价过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多,这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不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定购价与市场价差距过大,也不利于国家粮食、棉花收购任务的完成。因此,政府应适当提高粮棉定购价格。

2、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棉花和生猪生产。对棉花生产,除了适当提高定购价格外,一要加强对第二代棉蛉虫的有效防治,二要积极扩大棉花的夏播面积。对于生猪生产,一是向主产区紧急调运玉米,并扩大调运数量,以平抑饲料价格;二是国有食品部门要增加生猪收购,扩大和补充库存;三是对仔猪和母猪生产给予政策性补贴和优惠贷款,以支持生猪生产。

3、扩大生产资料供给,从严控制化肥价格上涨。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一是要加大化肥的供给量,鼓励化肥企业增加生产,对企业超额生产部分给予奖励。二是切实加强整顿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坚持限价政策,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对违反国家有关生产资料管理政策的要从严惩处。

4、搞好油料的收购工作,防止出现“卖油难”。今年油料面积和产量都增加较多,工作做不好有可能出现“卖油难’现象。因此,目前和下半年,政府一方面可扩大收购量,多增加一些储备;另一方面可调整食油的进出口计划,适度减少进口量,以平衡国内供求关系。

标签:;  ;  ;  ;  ;  ;  ;  ;  

农村经济:全局的积极形势还有待关注--1995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专家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