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

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

郝刚[1]2002年在《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在于推动区域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分析与评价区域产业是区域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它是产业发展战略的决策基础。但是区域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存在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对此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本文试图用生态眼光,分析和评价区域产业状况。 论文在总结了区域产业相关理论和高科技产业生态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区域产业的生态特征,并提出了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由叁部分组成,(1)外部环境分析:从区域政府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两部分出发,提出6种影响因素;(2)内部结构和行为特征分析:参考高科技产业生态分析框架和区域产业生态的一般特点,总结出区域产业生态成长的7种动力来源;(3)系统目标效果即产业贡献分析,给出评价指标体系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 文章最后是对河间市电线电缆产业生态的实证研究,并提出生态改进的意见。

刘岩[2]2014年在《基于生态理论的物流产业成长研究》文中提出物流产业成长是物流产业在其生命周期内变化状态的体现,是物流产业形态、功能、作用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物流要素相互影响、持续变迁、发展壮大。作为第叁产业中的关键要素,物流产业的成长状态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效率及作用。了解物流产业成长规律及机制,明确物流产业成长所处阶段和成长目标,有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物流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物流产业成长的战略目标是自身成长的同时与环境协同共生,即物流产业生态化。基于生态理论对物流产业成长进行研究是物流产业健康成长和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生态理论在物流产业成长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多,涉及范围及角度各有不同,多数研究更多关注物流产业的成长状态,但并未明确物流产业成长的方向,对物流产业成长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物流产业生态化路径也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本文应用相关的生态理论对物流产业成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1.结合我国物流产业的成长环境,描述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基于物流产业成长及生态理论在物流产业成长应用的相关研究,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局限性,提出生态与物流两个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给更多的研究者提供广阔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基于产业成长理论、物流相关理论及与本论文相关的生态理论,提出物流产业成长和物流产业系统的概念,对物流产业成长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区别进行具体分析。物流产业成长是物流产业在其生命周期内变化状态的体现,是物流产业形成、发展、成熟稳定不断进化的过程,是物流产业系统演化的过程。物流产业系统是整合各物流各子产业要素实现物流产业合理化及满足客户需求的有机综合体,即对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业、装卸搬运业、流通加工业、信息业等各子产业实现有机融合,各子产业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各自具有特定功能,符合系统的一般规律。3.将物流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进行类比,在明确其在组成结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叁方面相似性的基础上,说明了用生态理论对物流产业成长进行研究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影响物流产业成长的生态因子、反映物流产业成长状态的生态位、物流产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及成长规律论述了物流产业成长的生态特性。物流生态因子包括环境生态因子、市场生态因子和资源生态因子,它们是影响物流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物流生态位是物流生态元特征属性的表现,反映出物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职能地位和产业价值。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是形成期—竞争期—创新期—进化期的往复循环。物流产业具有伴生性、动态性、增值性及适应性等特点。物流产业成长表现出来的生态规律是物流产业特点的映射,是物流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的具体表现。4.深入剖析物流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及模型、竞合机制及模型、稳定机制及模型、协同进化机制及模型。物流产业的动力机制是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作用的累加,以创新为主导的内生动力与以生态化需求为主导的外生动力联合在一起产生聚合作用。竞合机制是竞争和合作的动态关系,反映不同企业间与不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应用logistic模型及Lotka-Volterra模型对物流产业成长的竞合机制进行了阐释。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理论对物流产业成长的稳定机制进行分析,物流产业成长的稳定性依赖于物流产业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物流产业成长的基本条件,稳定性既包括竞争的稳定性,又包括合作的稳定性,物流产业成长的稳定性是动态的,通过各种调节机制实现。在明确物流产业成长协同进化内涵的基础上,对物流产业各要素间及物流产业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机制进行研究,物流产业成长的协同进化机制的形成包括物流企业间、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物流产业各要素的关联效应及物流产业与环境的协同。物流产业各要素的关联性较强,其协同进化表现为自进化机制及关联进化机制,物流产业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可以看成是物流产业对环境的适应、持续改进的过程,物流产业应具备的是适应环境的持续改进能力,即与环境持续协同进化的能力。5.我国物流产业经历了计划阶段、物流概念引入阶段、物流产业形成初期、物流产业形成后期四个阶段,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社会物流总额及物流业增加值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能源消耗过高、物流总费用过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明确我国物流产业成长历程、现状阐述的基础上,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我国物流产业成长阶段及各子产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贸易业、流通加工包装业及邮政业)成长阶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目前处于形成期后期,其中,交通运输业处于形成期后期,仓储业和贸易业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流通加工包装业已经过了最快增长阶段,增速开始回落,邮政业刚刚进入高速成长期。应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对我国物流产业生态位的变化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物流产业绝对生态位逐年增长,反映我国物流产业正在不断成长、快速发展,显示物流产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应用主成分回归对影响我国物流产业的生态因子进行分析,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叁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尤其是工业)、基础设施、物流产业环境、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情况和技术创新,影响最小的是物流业从业人数。对我国物流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物流产业与环境间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应充分考虑物流产业成长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6.根据物流产业成长的最终目标提出我国物流产业成长战略目标是物流产业生态化,物流产业生态化在均衡发展、物流资源整合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并指出物流产业生态化存在的理念障碍、技术障碍和制度障碍。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叁级进化理论提出我国物流产业成长的理论路径,从理念层、技术层及组织层叁个层面提出物流产业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在理念层,鼓励物流产业生态化的理论研究,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在技术层,既包含了节能高效、减少污染的“硬”技术,也包含提高服务响应降低成本的“软”技术;在组织制度层,应不断完善物流产业生态化制度体系,构建物流产业生态系统,制定合理的物流生态化战略规划,全面推进我国物流产业生态化进程。

娄美珍, 俞国方[3]2009年在《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生态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备受国内外学者和业界高度重视,研究成果丰富;基于微观企业、中观经济园区和宏观跨区域叁个层面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应用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文章为今后产业生态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指出了重点和方向。

凡静阁[4]2017年在《产业生态视角下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第叁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大趋势,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世界各国的共识。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空间集聚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此背景下,各省陆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步伐,一大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拔地而起。那么生产性服务业在广东的集聚现状如何?集聚效率怎样?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便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本文以产业生态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问题。(1)在了解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测度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认为集聚现象存在但集聚水平较低,细分行业之间集聚水平差异较大,最高的是商务服务业。然后,构建面板数据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生态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较明显,人力资本对金融业和科学技术研究业的影响系数最高,城市化水平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最大,政府行为不利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2)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选用区位商和偏离—份额分析法依次评价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静态生态位和动态生态位。结果表明市场生态位和资源生态位优势明显,但是在相对稳定的生态位中存在激烈的竞争。(3)选取DEAP2.1软件测算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生态效率值,结果显示集聚效率水平总体不高且最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产业之间集聚效率差异较大,规模报酬方面两极分化严重。随后借助EMS1.3软件对广东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超效率值进行排名,前四位依次是广州、深圳、东莞和珠海,揭阳、云浮排在倒数两名,可见效率的高低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4)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策略建议。

王薇薇[5]2007年在《区域产业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生态化建设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中国也在进行尝试。产业的生态化是一个过程,也是区域内产业建设的目标。对区域内产业的生态化水平进行科学测度与综合评价是对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的丰富,对区域产业的生态实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外部关联要素对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学、精准、完备的指标体系是产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综述了前人关于产业生态学研究、产业生态实践、产业生态教育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并从区域产业所处的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叁个角度分析了区域产业生态的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结构、技术、政策法规、人口与劳动力、人文关怀、突发事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自然资源的种类与丰度等等,并站在微观、宏观主体的不同立场评价了产业的价值实现。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相对科学的、立体的区域产业生态指标体系,通过产业效益指标和区域产业资源承载力指标两个二级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叁大类因素共20项具体指标来综合测度和评价区域产业生态的水平,并对江苏省的产业生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十五”期间江苏省的产业生态综合指标为0.2636,省内的产业生态处于显在稳定和潜在失衡的状态,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左晓利[6]2010年在《基于区域差异的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代谢(Metabolism)"理论的启示,以产业系统的生态隐喻(ecological metaphor)为基础,产业生态学逐步形成了“产业代谢(industrial metabolism)"、“产业生态系统(eco-industrial system)"等重要理论,并出现了以生态工业园为主要载体的实践方式。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以生态隐喻为基础的产业生态理论提出质疑,在实践中,产业生态也陷入理论与现实难以有机融合的种种困境。本文认为,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首先,对产业生态内涵的认识存在误区,即基于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产业模仿生态所建构的产业生态系统,其稳定性、经济可行性及资源环境问题控制效果等均有待深入考察,同时孤立的共生系统研究对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大系统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缺乏深刻认识;其次,产业生态从理论走向实践,热衷于搭建产业生态链条,对区域差异性的忽视往往导致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与区域资源环境发生错位。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在如下四方面进行了创新拓展:第一,从“模仿”到“互动”的产业生态化内涵新解,建构二维分析框架生态的本意是生物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产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环境——经济大系统。对产业生态化内涵的理解应为“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互动协调”。以资源环境与经济复合的生态效率为基础,本文建构包括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的二维分析框架。新意具体体现在:(1)从“模仿”到“互动”,基于大系统观,深刻认识产业生态化内涵的本质,突破“模仿”内涵偏重自然科学的局限性;(2)以复合生态效率为基础的二维分析框架,将物质流与价值流结合起来,突破了目前产业生态化研究与实践较为偏重单一技术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为解决规模限制难题提供了现实着力点。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区域差异性为切入点,为产业生态化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有益思路从区域差异性视角出发,区域包括我国省级区域层面和国家区域层面,差异性包括区域资源环境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合二为一——基于区域差异的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这一视角选择的重要意义体现在:破解从生态学角度的生态隐喻困境,打破经济学角度的“无维度仙境”。将区域差异性作为联系生态学与经济学研究的纽带,基于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两个维度,在不同区域层面上考察其耦合性及相互影响,弥补当前产业生态化在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薄弱的不足。第叁,分析路径的创新——从二维互动分析到区域产业生态差异化路径选择的演绎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资源环境基础→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结构及微观产业选择→不同的资源环境需求与资源环境问题”这一主线,解析典型区域资源环境维度与产业发展维度的差异,识别不同区域发展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因素与控制指标,进而向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选择模式演绎的分析路径。其新意表现为叁点:(1)为产业生态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思路,也为产业生态化从理论走向实践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2)运用路径分析回归统计方法检验各个典型区域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相互影响作用关系,克服以往相关研究单一性的缺点,可望丰富产业生态化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与方法。(3)不仅为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战略提供了较为翔实的数据资料支撑,也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地区发展产业生态化的差异性基础。第四,提出基于区域差异的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模式本文从目标导向、重点领域等方面提出甘肃与贵州两省的“资源环境促经济”模式、江苏与广东两省的“经济促环境”模式及辽宁与山西两省的“资源与经济互促”模式的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的差异性战略。在既依靠产业“重型化”发展实现经济迅速腾飞,又依靠产业“生态化”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国情背景下,提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我国产业生态化实践模式,使产业生态化理论实现“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实践。

王作功[7]2009年在《基于生态理论的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以及目前尚未引起社会足够关注的重要问题——高速公路局部投资过热、阶段性投资过热和风险管理严重滞后的情况,深入研究了高速公路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管理不仅关系到投资者本身的收益,影响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交通运输体系的和谐发展,而且还会对金融安全、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带来重要影响。高速公路投资的风险管理实践仅仅局限于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标准,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理论研究多是从施工、管理、财务等局部展开,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而风险管理理论作为一门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我国的学科,其理论创新和应用实践都具有广阔的空间。因此,本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企业生态系统基本理论,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我国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风险,以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管理为依托,构建了高速公路投资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的理论与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在分析风险管理理论、生态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在项目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分析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风险管理的可行性,研究提出运用生态系统理论进行风险管理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2)分析了高速公路的产品属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研究了国外高速公路的两种投资模式,即侧重政府投入的投资模式和侧重市场投入的投资模式;介绍了我国高速公路投资体制和特点,分析了直接融资方式、间接融资方式、BOT融资方式、特许经营权转让方式等主要融资方式,研究了以过程为主的我国高速公路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在单位土地面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单位GDP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单位人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单位汽车保有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规模匹配系数等5个方面,比较中外高速公路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研究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存在的宏观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资源和环保风险。(3)基于生态因子理论,研究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的风险因子。对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做了因子分解分析,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的一级、二级风险因子体系,然后给出了各种生态因子的具体描述,并进行了相关作用机理分析。(4)基于生态位理论,给出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在建立了高速公路投资项目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数据包络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集成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投资项目风险综合系统评价模型,并对主要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5)研究并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的风险预警和应对系统。首先,基于生态匹配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并给出了风险预警的数学模型;其次,基于生态位调控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系统,根据高速公路项目进展不同阶段的主要风险及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形成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应对表;第叁,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的评价体系,从而建立了由预警系统、应对系统、应对评价系统组成的完整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系统。本文的创新点有:(1)将生态理论运用于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了运用生态理论构建项目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其中将生态因子理论用于风险分析、将生态位理论用于风险评价、生态匹配理路用于风险预警、将生态位调控理论用于风险应对,从而建立基于生态理论的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的架构。(2)在传统干线公路网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规模匹配系数的概念,并给出了数学计算模型,通过中外高速公路规模匹配系数比较,揭示了中国高速公路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局部地区存在阶段性过度投资的潜在风险,为宏观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撑。(3)风险分析上的创新:将生态因子理论与IDEFO方法相结合,对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因子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一级和二级风险因子,并分析了风险因子之间的关系和运作机理。(4)风险评价方法上的创新: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在模糊层次综合方法、变结构神经网络方法、数据包络方法等3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的生态位综合评价模型。(5)风险应对上的创新:基于生态匹配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预警模型,基于生态位调控理论建立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系统,并建立了由“风险预警、风险应对决策、风险应对表、风险应对评价”组成的风险应对系统。

虞震[8]2007年在《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干预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空前增长,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在人类产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重重危机和矛盾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产业生态化是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生态化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管理立法,到中观层次的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再到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和实施清洁生产的实践,生态化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产业生态化已成为国际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本论文以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生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产业生态理论框架,探讨产业生态与产业发展重大环节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和探索我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和具体思路。本论文共分七个章节。除了第一章和第七章之外,第二、叁、四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第五、六章是论文的现实部分。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现有的关于产业生态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评价,同时列出分析框架,表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产业生态理论。也就是本论文的理论依据。首先从论述对“产业生态”一词的理解、分析产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来阐述产业生态理论的由来,并进一步说明产业生态学是关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接着,探索产业生态理论渊源,实际上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进行回顾和探讨。然后提出产业生态理论框架,指出产业生态理论的出发点是生态经济观,理论依据是自然资本论,通过把自然资本引入生产函数来构建产业生态理论的经济学模型,最后提出基于生态效率的产业生态评价标准。第叁章:产业生态与产业发展。主要通过分析和探讨产业生态与产业发展一些重大环节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产业生态理论对产业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依次分析产业生态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产业深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当前产业发展实践中的许多重大环节和重要方面,与产业生态的基本原理是密切相关的,都符合通过提高生态效率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产业生态标准。也就是说,可以用产业生态原理来指导产业发展实践,产业生态化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第四章:产业生态化及其路径。主要从分析产业生态化和产业生态系统着手,从理论层面探讨产业生态化的实现路径。首先阐述产业生态化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产业生态化的核心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造出合理的产业生态系统,也就是产业系统的生态化。然后从产业生态系统的叁级进化理论出发,指出现代产业系统的类型。最后提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即发展生态产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制度设计以及面向环境的技术创新。第五章: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从理论转向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主要围绕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展开论述。首先概括了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指出我国的资源问题表现为短缺与浪费并存,环境问题表现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功能的退化。接着,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是:(1)产业发展的任务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以素质提高为主;(2)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3)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主体和手段由依靠行政和计划转向依靠企业和市场;(4)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最后,论述了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性及障碍因素。指出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包括认识障碍、成本障碍、制度障碍和技术障碍。第六章: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本章是全文的重点和落脚点,主要根据前几章论述的产业生态理论及中国国情,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环境产业等生态产业发展、制度保障以及技术支持叁个方面,阐述和分析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和具体思路。指出,我国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应当加强农业的可持续能力建设,走现代集约型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我国生态工业的发展路径包括工业产品的生态化,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设计建设各种层面的生态工业园区;促进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是:加快我国环境法律与国际的接轨,进行有利于环境的价格改革,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定环境产业发展规划,疏通环境投融资渠道,大力推进环境产业的技术进步,培育环保企业集团等;我国产业生态化的制度保障包括法律支撑和政策体系建设两部分,同时要强化制度和政策的导向性和整体性;我国产业生态化的技术载体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其中清洁生产技术是核心。第七章:结论。是对全文观点的归纳和总结。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建立了产业生态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外现有研究大多着重于产业生态的实际应用途径和方法,而对产业生态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比较薄弱,许多基本概念也尚未有公认的定义,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本研究从产业生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澄清并梳理一些基本的概念,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产业生态理论框架,以填补当前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的不足。(2)将产业生态与产业发展实践联系起来。本论文分析和探讨产业生态与产业发展一些重大环节(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产业深化)之间的关系,指出当前产业发展实践中的许多重大环节和重要方面,与产业生态的基本原理是密切相关的,说明产业生态理论对产业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产业生态化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3)指出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叁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这叁个概念有混淆、混用的现象。本论文认为叁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指出,产业生态化是产业层面的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化的外延要小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定位有所不同,循环经济的外延要小于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的目标。(4)对产业生态化路径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研究。产业生态化是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的新型产业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在产业层面上的体现。现有的关于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往往仅仅关注生态产业园区的构建等等,缺乏对产业生态化路径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生态产业层面、制度建设层面和技术层面这叁个层面,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产业生态化的路径,分析相关的典型案例,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孟霞[9]2010年在《生态理论在港口物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沿海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港口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综合运输体系对提升和完善国家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环境、资源等范畴对港口物流空间进行生态性的改进,形成环境共生型的港口物流空间系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从多学科生态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以港口物流空间规划为切入点,对国内外不同时期港口物流空间的发展脉络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并运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生态理论在港口物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展开系统的研究,进而结合曹妃甸港口物流空间规划进行实证研究。目前我国港口的规划、建设及综合运营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趋势,相应的港口物流空间也在朝着物资集约化、信息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论文首先在总结阐述了生态学、生态理论和物流空间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城市理论、生态空间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环境理论、生态物流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探究了各生态理论的原则及实施途径,并归纳提出相应的研究理路图;再结合国内外典型的沿海港口的规划发展研究,梳理不同时期港口物流空间的发展特点,并运用系统融入的研究方法,将各类原始生态理论融入到港口物流空间规划的各范畴和各阶段中;最后,以曹妃甸港口物流空间规划为例,进一步从实践角度论证生态理论在港口物流空间规划中应用的意义和可行性。

左雨轩[10]2012年在《组织生态视角下的创意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1年初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大篇幅着力论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各省市和地区在制定当地的“十二五”规划中,也纷纷指出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化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方式。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创新性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创意产业集群的研究已成为政府、社会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创意产业集群如火如荼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地区出现了创意产业集群与城市和区域环境不协调、创意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关系不协调的情况,引起了资源配置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创意产业集群是一个组织生态系统,演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内外生态平衡,用组织生态理论分析创意产业集群的演化,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剖析当前创意产业集群出现的生态失衡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的基础上,将生物学中的组织生态理论和传统的集聚理论相结合,运用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创意产业集群的演化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分析创意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的特征及生存环境。创意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系统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组成,具有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的特性,如核心层创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对文化环境依赖性强。其次,总结创意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规律和动力。创意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组织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表现出普遍的自组织规律和主导作用的变异重组规律,知识创新是其核心演化动力。之后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达到内外生态平衡的条件,如竞争双方保持均衡的竞争力,集群要通过政府干预、加强交流、构建网络等措施实现外部平衡。最后,对798创意产业集群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目前798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组织内部艺术家主体地位比例降低、集群外部商业环境过剩等问题给出政策建议。通过全文的分析,本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创意产业集群内外失衡问题:打造集群内部知识网络,聘请专业的集群管理团队,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扶持初期弱小创意主体发展;政产学研合作,实现集群的“明确定位”,塑造浓厚的文化创意氛围,加强国际交流,实现国际文化和创意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D]. 郝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2]. 基于生态理论的物流产业成长研究[D]. 刘岩. 吉林大学. 2014

[3].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 娄美珍, 俞国方. 当代财经. 2009

[4]. 产业生态视角下广东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研究[D]. 凡静阁. 深圳大学. 2017

[5]. 区域产业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 王薇薇. 河海大学. 2007

[6]. 基于区域差异的产业生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左晓利. 南开大学. 2010

[7]. 基于生态理论的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 王作功.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8]. 我国产业生态化路径研究[D]. 虞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

[9]. 生态理论在港口物流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孟霞. 河北工业大学. 2010

[10]. 组织生态视角下的创意产业集群演化研究[D]. 左雨轩.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区域产业生态理论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