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变压器自治运行控制论文_邓伟国

(鹤岗斯达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鹤岗 15410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对应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力电子变压器,根据孤岛模式下配电网的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孤岛模式的自治运行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全局化的多端口传输模型,统一各端口的运行状态,协调各端口的能量交换,充分发挥电力电子变压器各个端口能量互通、相互支撑的优势,实现配电网的自治运行。搭建了含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配电网仿真系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交直流配电网;电力电子变压器;自治运行;多端口传输模型

引言

伴随着分布式发电、储能、电力电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中用户侧分布式可再生发电容量占比不断提高,分布式储能、直流负荷等供电需求日益显现,配电网中潮流在电网与用户、高压配电网与中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与低压配电网之间双向互动的需求日益增多。与交流配电相比,直流配电因具有无稳定性问题、输电效率高、调节快速可靠、节省输电走廊等优势,成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趋势。

1 PET结构

本文采用基于MMC的PET拓扑,如图1所示。高压输入级采用MMC结构,每个桥臂由n个子模块和一个串联电抗器Lα组成,子模块采用级联方式。高压输入级可以参考MMC的基本控制方式。中间隔离级将输入较高的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交流电压,经过高频变压器降压,在副边再还原为较低的直流电压输出。由于输入侧电压等级较高,故直流/直流变换器模块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组合方式。

2 交直流配电网特性分析

2.1含PET的交直流配电网结构

PET通过中、低压交直流端口连接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如附录A图A1所示。各配电网均包含光伏和风电机组等DG,以及蓄电池、超级电容和燃料电池等储能单元。在并网模式下,10kV主网接入中压交流端口,支撑交流配电网母线电压、频率和直流配电网母线电压。

2.2孤岛模式下配电网特性分析

在孤岛模式下,交流配电网中PET和DG的有功、无功功率输出分别基于f-P,V-Q下垂特性。由于f-P,V-Q下垂特性基于高压输电线路阻抗以感性为主的假设,但中、低压配电网中,线路阻抗阻性成分大大增加,会使得中、低压配电网特性发生变化,严重时变为V-P,f-Q特性。但可以通过逆变器输出串联电感,调整电流环PI参数,引入虚拟阻抗控制等方法,使中、低压配电网中逆变器仍然适用f-P,V-Q下垂特性。各DG单元f-P,V-Q下垂特性的数学描述为:

式中:fx和Va,x分别为频率和电压幅值;f0x和V0a,x分别为空载时的频率和电压幅值;mx和nx为负下垂系数;Pa,x和Qa,x分别为有功和无功功率;x表示交流配电网中各DG单元。稳态时,配电网中各DG单元频率相同,如附录A图A2中虚线所示。为使各DG能按照其容量Sa,x分担负荷功率需求,需令:

与交流配电网相比,直流配电网中DG仅需考虑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的关系,无需考虑无功功率和频率,V-P下垂特性如附录A图A3所示。V-P下垂特性的数学描述为:

式中:Vd,y为直流电压;V0d,y为空载时的直流电压;vy为负下垂系数;Pd,y为有功功率;y表示直流配电网中各DG单元。为简化分析,稳态时,忽略线路阻抗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各DG单元输出电压相同。为使各DG能按照其容量Sd,y分担负荷功率需求,需令:

根据电能质量的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本文取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5%,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额定频率的±3%。

3孤岛自治运行控制策略

3.1全局化的多端口传输模型

为实现PET各端口能量流动的一致性,建立PET全局化的多端口传输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P1,P2,P3,P4分别为端口1,2,3,4的输出功率。端口1,2,3,4分别为中压交流、中压直流、低压交流和低压直流端口,分别连接中压交流、中压直流、低压交流和低压直流配电网。

2,3,4的特征信号进行标幺化处理:

式中:f1和f2分别为中、低压交流端口频率;V1和V2分别为中、低压直流端口电压;下标pu表示相应量的标幺值;下标max和min分别表示相应量的最大和最小值;kn(n=1,2,3,4)为端口n下垂曲线平移量,在下文中用以调节各配电网的负荷率。

3.2自治运行控制策略

目前对于PET能量输送及平衡的研究,基本都是利用上级电网或控制器的调度指令,PET被动地实现能量传输,本文则利用下垂控制实现PET各个端口的功率平衡,以及不同端口连接的不同配电网络电能质量的最优控制,有利于柔性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及智能自治运行。直流端口作为连接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配电网的“桥梁”,承担着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间能量分配的任务。由于交流配电网涉及无功功率,故当PET向交流配电网传输功率时,需考虑交流配电网的V-Q下垂特性,传输无功功率参考值如式(12)所示。

式中:n为负下垂系数;Va和V*a分别为交流母线电压及其基准值;Prefa为PET向交流配电网传输功率的参考值。

4仿真验证

1)仿真条件1,下垂曲线平移量均为0。0.2~0.6s(时段1),各配电网负荷量均为0.1MW;0.6~1.2s(时段2),中压交流配电网负荷量增大到0.4MW;1.2~1.8s(时段3),中压直流配电网负荷量增大到0.3MW。可见,在时段1时,各配电网负荷量均为0.1MW,各配电网负荷率均为25%;在时段2时,中压交流配电网负荷量增大到0.4MW,各配电网负荷率均增大到43.8%;在时段3时,中压直流配电网负荷量增大到0.3MW,各配电网负荷率均增大到56.2%。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下垂曲线平移量均为0时,通过自治运行控制策略可以协调各配电网间的功率传输,各配电网均以相同的负荷率输出功率,动态响应良好。2)仿真条件2,各配电网负荷量不变。时段1,各下垂曲线平移量均为0;时段2,中压交、直流配电网下垂曲线平移量k1,k2分别增大到0.5,0.4;时段3,中压直流配电网下垂曲线平移量k2增大到0.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全局化的多端口传输模型,根据端口特征信号,实现多端口的标幺化,通过仿真对本文所提的自治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不依靠上层控制,充分发挥PET各个端口能量互通,相互支撑的优势,实现配电网的自治运行。但此方法的局限性在于由于多端口传输模型的限制,各个端口无法解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汤广福,罗湘,魏晓光.多端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0):8-17.

[2]李岩,罗雨,许树楷,等.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进步与期望[J].南方电网技术,2015,9(1):7-13.

[3]廖国虎,邱国跃,袁旭峰.电力电子变压器研究综述[J].电测与仪表,2014,51(16):5-10.

论文作者:邓伟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电力电子变压器自治运行控制论文_邓伟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