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艳红[1]2018年在《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粗山羊草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小麦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7%,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地区。近年来,由于长期品种间的杂交选育,现有育成品种间同质性较高,种质资源多样性愈来愈狭窄,小麦遗传改良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因此拓宽小麦种质资源、提高遗传多样性成为育种改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利用SSR引物构建119份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系)DNA指纹数据库,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了拓宽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创建的小麦-粗山羊草渐渗系群体进行遗传背景检测,筛选出了仅含有粗山羊草5D染色体渗入片段并且渗入片段可以覆盖整条5D染色体的渐渗系材料,并对其品质性状进行鉴定,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利用均匀分布在小麦A、B、D基因组上的84对引物,在119个推广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1-5个等位变异,平均为2.02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0.62,平均为0.204。结果表明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差异较小,84对引物在实验材料中表现出的多态性较低。2.利用标记gwm124、gwm617、cfa2019、wmc173、wmc752、barc96、barc126、gwm294、barc35、gwm174、cfd22、gwm397、wmc474可以分别将山农29、92145E8、良星66、扬麦158、山农15381、泰山818、矮抗58、周麦30、中育1123、郑麦0856、山农22、中原18、小偃54号与其他品种区分开。另外,选择其中10对带型清晰且稳定的标记,将每一对标记扩增的带型进行统计并编号,获得了119份小麦品种(系)的DNA指纹数据库,可以准确鉴别119份小麦品种(系)。3.利用基因型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119份小麦品种(系)可以分为5大类群,基本能够分辨各个推广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为小麦亲本选择及杂交组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4.以普通小麦济麦22为受体亲本,粗山羊草京Y215为供体亲本,经过幼胚拯救和组织培养获得杂种F_1,再与济麦22回交,得到BC_1F_1,然后采用逐代回交后连续自交的方式获得稳定株系。选择均匀分布于D基因组上的21对SSR标记,对渐渗系BC_3F_3群体进行遗传背景检测,发现309株材料仅在5D染色体上含有粗山羊草渗入片段,其中,18个单株所含的渗入片段可以覆盖整条5D染色体。18个单株所含的渗入片段统计结果发现,渗入片段最长约为45cM,最短仅有2cM,其中6个单株渗入片段为纯合单片段。5.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对筛选到的仅含有粗山羊草5D染色体渗入片段的309株材料进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309份渐渗系材料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幅范围分别为13.00-20.76,46.20-67.60,24.77-43.87,4.90-11.10,7.50-27.50,除渐渗系群体的吸水率均值较亲本济麦22有所下降以外,其他指标与亲本相比均有提高。

刘路平, 朱传杰, 简俊涛, 张兆萍, 孙道杰[2]2013年在《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选用33对SSR引物对2011/2012年度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区试42个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33对引物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变异数2~6个,平均3.88个;每个SSR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09~0.77,平均为0.53。(2)小麦新品种3个基因组的平均遗传丰富度不同,由高到低排序为A>B>D,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B>A>D。(3)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为0.15~0.88,平均为0.5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2个品种被聚为2大类,4个亚类,其中大部分品种聚集于前两个亚类。本研究表明,黄淮麦区小麦区试品种(系)中少数品种具有较大遗传差异,可为亲本利用提供参考,但参试品种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张维瑞[3]2008年在《黄淮麦区部分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醇溶蛋白的鉴定分析》文中认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籽粒储藏蛋白是食物中主要的植物蛋白之一,其种类及含量决定了小麦面粉的加工品质,如蒸煮及烘烤品质等。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小麦籽粒储藏蛋白可分为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大类,而谷蛋白根据其分子量大小又可分为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两类。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组成、互作及与糖类物质的互作等与面团的弹性和延展性密切相关,决定面粉加工品质的优劣。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44%,小麦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左右。近年来,黄淮麦区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培育了大量的小麦新品种(系),为了了解和掌握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以及醇溶蛋白组成情况,弄清黄淮麦区小麦品质育种现状,本研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105份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106份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进行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位点特异PCR(site-specific-PCR)及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ic-specifec-PCR)技术对其中新发现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5+12进行分子鉴定,得到的结果如下:1.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105份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lu-1位点上有12种等位基因变异,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是:Glu-A1位点3种,分别为1(67.62%)、2﹡(4.76%)、N(27.62%);Glu-B1位点6种,分别为7+8(39.05%)、7+9(47.62%)、14+15(10.48%)、13+16(0.95%)、13+19(0.95%)、17+18(0.95%);Glu-D1位点3种,分别为2+12(46.67%)、5+12(26.67%)、5+10(26.67%)。共有23种亚基组合,且有一批携带5+12,5+10,1,2﹡,7+8,14+15,17+18,13+16等对面包品质有正向作用的优质亚基或亚基对。5+12亚基是面包小麦中新出现的亚基对,对面包品质的影响优于5+10。5+10、2﹡等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比例仍偏低。研究结果基本反映了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情况,在今后的小麦育种中还应加强对具有优质谷蛋白基因的亲本材料进行引进和利用。2.对于28份从蛋白质水平上判定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为5+12的小麦新品种(系),采用特异PCR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此28份样品其Glu-D1位点都为5+12亚基,这个结果从分子水平上有力的证明了小麦中稀有亚基对5+12的存在,它对正确评价小麦面包的烘烤品质具有巨大的作用。3.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106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醇溶蛋白基因位点的特异性检测,分析了不同品种(系)间醇溶蛋白带型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106份材料共有106种带型,每种材料可分离10~24条谱带,106份材料共分离出63条带。45份材料具有1BL/1RS易位系标记性位点Gli-B11,占供试材料的42.5%。106份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在0.0287~0.9744之间,平均值为0.5703。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646水平上聚为5类。结果表明供试的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具有广泛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

吴儒刚[4]2018年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旱性分析》文中提出小麦(Tritium aestivum L.)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世界上约40%的人口以此为主粮,也是我国的两大口粮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干旱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小麦生长发育面临的最主要非生物逆境,严重制约着小麦的高产稳产。本研究以139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雨养和浇灌的方式进行抗旱性鉴定,根据2015-2016、2016-2017两个年度的数据,进行了品种在水旱条件下的遗传多样性评价、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抗旱性评价。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39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各性状在水地的平均数均高于旱地。在旱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范围是1.94-2.10,平均值为2.03。而在水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范围是1.91-2.08,平均值为2.00。说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间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旱地条件下其遗传多样性高于水地。2.在水、旱两个环境中,产量均与穗数、株高、穗下节长的关系最为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正相关水平;与主茎小穗数、旗叶面积和穗粒数存在不显着的相关性。有些性状在水旱地间却存在差异:产量与分蘖数在水地呈显着正相关,而在旱地呈极显着正相关;产量与旗叶长在水地呈显着正相关,而在旱地则相关性不显着;旗叶面积在水地呈显着负相关,而在旱地呈极显着负相关;产量与千粒重在水地呈显着正相关,而在旱地却相关不显着。3.本研究分别对水旱两种环境下的小麦进行了聚类,并针对各类群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归纳:在水地将供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除绝大部分归为第Ⅱ类群外,有极少小麦品种被分为高秆高产型的第Ⅰ类群和矮秆低产型的第Ⅲ类群。在旱地绝大部分品种仍集中在第Ⅰ、Ⅱ、Ⅲ类群,占所有品种的87.77%,产量水平较低;第Ⅳ、Ⅴ类群均属高秆类型,其中第Ⅳ类群为抗旱品种最多的大穗高产类群,第Ⅴ类群是山西的多穗高产类群。4.选取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的综合抗旱系数和综合抗旱指数为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了评价,筛选出综合抗旱系数和综合抗旱指数均大于1.00的品种14个,分别是存麦1号、衡5229、济麦20号、垦星1号、洛旱11、洛旱7号、洛旱9号、青农2号、山农12号、石家庄8号、邢麦4号、烟农0428、豫农949、运旱22-33。

梁清志[5]2007年在《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物质基础,对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对小麦种质资源优良基因的利用和科学组配杂交亲本,加速小麦育种进程。本研究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小麦醇溶蛋白、ISSR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四个方面对部分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用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propylene 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电泳技术对100份普通小麦种质材料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在GIu-A1位点具有2种亚基类型(Null,1),Glu-B1位点具有5种亚基类型(7+8,7+9,14+15,6+8,17+18),Glu-D1位点上具有3种亚基类型(2+12,5+10,5+12)。对面包加工品质具有正效应的优质亚基14+15出现频率为16%,5+10出现频率为33%,5+12出现频率为7%,而具有优质亚基组合“1,14+15,5+12”,“1,7+9,5+10”和“N,14+15,5+12”出现频率较低;这些含有优质亚基的小麦可作种质资源为小麦品质育种加以利用。2.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A-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100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00份小麦种质材料在醇溶蛋白带型上差异显着,共分离出蛋白带1608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116种,其中迁移率编号为10和14的2种谱带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64%和96%,其余114种迁移率谱带类型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每个种质材料经电泳分离出的醇溶蛋白谱带数在10~24条之间,大部分在13~19条之间。供试种质材料间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GD)在0.24~0.83之间,平均为0.54,遗传变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将检测材料分为6大类。表明,供试种质材料醇溶蛋白的变异丰富,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3.利用河南省目前生产上主推的20个小麦品种对本实验室合成的5个ISSR引物进行多态性初选,发现5个引物中有2个引物揭示的多态性最高。用这2个引物对黄淮麦区100份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引物共扩增出6296条电泳谱带,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127种,表明ISSR具有较强的品种间区分能力,是研究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有效分子标记技术之一。根据各种质材料间ISSR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距离,将100份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聚成11个类群,14个亚类。来源于同一生态区的种质材料并未完全被聚在一起,这可能是由于小麦育种资源交流的日趋频繁,导致品种的地域性程度降低。因此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目前小麦遗传资源利用状况的客观反映。100份小麦种质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22~0.73,平均值达0.50,种质材料间遗传距离变幅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年前分蘖性、冻害情况、穗长、穗下节间长度、芒长、旗叶特性及灌浆后期的灌浆速度、叶功能期和落黄情况等14个重要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分析认为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这也为黄淮麦区小麦的品质及高产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宋晓朋[6]2016年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种质资源是小麦品种选育的基础。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出现,如小麦苗期的干旱、霜冻,拔节抽穗期的倒春寒,成熟期的高温等对黄淮麦区小麦生产不利影响。小麦品种遗传多样降低会减弱小麦品种(系)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因此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小麦花药的发育状况可以反映小麦抗逆性能的强弱,花药长而健壮的品种往往具有良好的结实性能,发掘与花药长度相关的基因是小麦穗部性状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氮素利用相关的分子标记与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氮高效育种是小麦高产高效育种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掘与控制花药长度相关的QTL位点,同时利用氮素利用相关的分子标记与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90KSNP芯片对144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品种染色体间遗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变化范围为0.29~0.43,在全基因组范围内GD的平均值为0.38,1B染色体上遗传多样性最高,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在染色体间的变化范围为0.24~0.38,在全基因组范围内PIC平均值为0.30,遗传多样性和PIC在基因组间呈现B>A>D的变化趋势;通过对供试品种进行群体结构、基于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发现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可以分为5个类群,品种的分类与其生态种植区域和亲缘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全基因组LD衰减距离为8.76 cM,LD衰减距离在基因组间呈现D>B>A的趋势。2.利用小麦90K芯片对305份中国小麦品种(系)进行基因分型,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与控制花药长度相关的QTLs,同时分析小麦花药长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花药长度与穗粒重、穗粒数、小穗粒数呈显着正相关;通过GAPIT对小麦花药长度进行关联分析,发现3A,3B和5A上的SNP位点可能是控制花药长度基因的候选区域,其能够解释19~29%的表型变异,这些遗传区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利用与小麦氮素利用相关的功能标记TaGS2对黄淮麦区小麦种质材料进行检测,结合主要农艺性状,发掘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的优势的单元型,结果分析发现TaGS2基因型在不同年代的品种(系)间的分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TaGS2-A1b单元型在小麦株高、抽穗期和小穗数改良上是优势的单元型,TaGS2-D1a是能够增加小麦穗粒数、小穗数和穗粒重的单元型,不同材料TaGS2基因型分布频率表明黄淮麦区小麦遗传多样性有减少的趋势,应该重视对外源材料的引进和利用。

马艳明[7]2004年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 100 个品种的19 个有关蛋白质品质和淀粉品质的性状及 96 个品种的 ISSR 标记进行多样性分析,在不同层次了解黄淮麦区冬小麦推广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为小麦品质改良中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1.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蛋白质品质性状的多样性。8 个蛋白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 1.44~2.33,其中蛋白质含量性状(GMP 含量、蛋白质含量、干和湿面筋含量)的 H'均大于 2;变异系数为 10.18%~101.13%,其中粉质仪参数的变异系数均在 70%以上。将 8 个蛋白质性状参数标准化后,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100 个品种被聚为四类。第 I 类包括8 个品种,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最高,为优质强筋小麦;第 II 类包括 21 个品种,GMP 含量、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为最高,沉降值较高,营养品质好;第 III 类包括 45 个品种,该类各项指标均低于第 I 类和第 II 类;第 IV 类包括 26 个品种,除面团稳定时间、断裂时间高于第 II 类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为四类中最低。 2.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淀粉品质性状的多样性。11 个淀粉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 0.86~2.96,其中直链淀粉含量、降落值、稀懈值的 H'均大于 2;变异系数为 4.26%~25.28%,降落值、低谷粘度和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超过 20%。采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法,根据 11 个淀粉性状将 100 个品种(系)分别划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 4 个类别:第 I 类包括 33 个品种,其降落值最高,糊化温度最低;第 II 类包括 27 个品种,其支链淀粉含量、稀懈值最高,直链淀粉含量最低,降落值居中;第 III 类包括 26 个品种,该类的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胶凝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为最高,降落值较低;第 IV 类包括 14 个品种,其支、直链淀粉含量、稀懈值居中,降落值、膨胀势、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胶凝值、峰值时间均为最低。 1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选用 11 个 ISSR 引物,对 96 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 96 个等位变异,引物等位位点数在 3~23 个之间,平均每个位点出现 8.7 个等位变异。引物 873 的等位位点数最多。引物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 PIC 变幅为 0.601~0.941,平均 0.791。根据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聚类,96 份材料被聚成 8 大类群,14 个亚类。 4.ISSR 标记聚类结果与品质性状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品质优良的品种多集中在以 ISSR 标记聚类的第Ⅱ类群中,说明以品质性状聚类与以ISSR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聚类有一定的相关性。

江涛[8]2009年在《黄淮麦区85个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和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文中认为黄淮麦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中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但是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因采用相同或相近亲本而使遗传基础日趋单一化。一些学者已深刻认识到要继续提高小麦的育种水平,必须提高育种基础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本文利用SRAP标记和农艺性状的表型特征对黄淮麦区85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其遗传多样性,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改良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淮麦区85个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特征分析(1)黄淮麦区85个小麦品种(系)8个生物学农艺性状的比较85个小麦品种(系)8个生物学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叶型方面,叶中等宽度的品种个数是50,占所有品种个数的59%,叶较宽的品种个数为8,其余品种基本为窄叶型,部分品种叶片上挺。在幼苗习性上,直立型品种个数57,占全部品种的67%,半直立型只有5个品种,匍匐型、半匍匐型分别有12、11个品种。在抗倒性方面,重伏品种个数13,全部为五十、六十年代品种,茎秆细长较弱,微伏品种个数4,无中等或较严重倒伏现象,其余品种(系)生长正常。85个小麦品种中,无芒或少芒品种只占13%,其余全为长芒,没有曲芒或顶芒。对于耐寒性,所有品种基本无冻害发生,早期品种(系)农大183、济南17,当代品种(系)豫麦47、济麦22冻性较差。在穗型特征上,纺锤型品种(系)个数36个,占42%,棍棒型个数最少,是7个,圆柱和圆锥居中,分别为29、13。关于锈病,高抗品种个数47、中抗品种个数29,高抗、中抗占所有品种个数的90%,另外5个高感、3个中感、1个轻感品种。在叶枯病方面,高感品种2个,11个中感品种,9个中抗品种,8个高抗品种,其余55个品种基本为免疫品种。(2)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叶穗部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异12个叶穗部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表明,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芒长,为36.8;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籽粒灌浆期,为6.4。另外,穗粒数、旗叶长、旗叶面积等3个性状同时说明黄淮麦区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变异潜力。(3)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叶穗部及其他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为了研究黄淮麦区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变异特点,利用12个叶、穗部及其他农艺性状计算了85个材料间的欧氏距离。欧氏距离的变异区间为1.85-11.32,平均为5.62。在这些材料中,欧氏距离最小的是藁城8901和济麦22,为1.85;欧氏距离最大的是山融3号与济南2号,为11.32,在欧氏距离为16.25处可以把所有材料分为3大类,6小类。2 SRAP在85个小麦品种(系)间的标记特征和应用(1)建立了适于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DNA分析的SRAP优化技术体系:10×PCR buffer(含Mg2+)2.0u L,dNTP(2.5mol/L)1.5ul,正向引物(50ng/u L) 0.5uL,反向引物(50ng/uL) 0.5uL,Taq酶(2.5u/uL)0.3ul,DNA模板(60ng/uL)0.5uL,无菌双蒸水14.7uL,总体积20uL。(2)用22个SRAP引物组合对85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进行研究表明,22个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0个多态性位点,每个引物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从1~12不等,平均每个引物组合(平均遗传丰富度)产生5.5个多态性条带。每个正向引物与10个不同的反向引物组合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为5~35条。每个反向引物与6个不同的正向引物组合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为2~30条。单个正向引物与不同反向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数为1~4个,单个反向引物与不同正向引物组合产生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数为1~4个,不同正、反向引物间产生多态性条带的引物组合数基本一致。其中,ME5与EM3差异位点数最多,12个。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值为0~0.91,平均值(多样性指数)为0.79。其中以引物组合ME5EM3的值最高0.91,ME2EM1值最低0。(3) 18个多态性引物组合的鉴别能力分析表明,在18个多态性引物组合中,鉴别能力变幅0~0.71,平均为0.106,有1个SRAP引物组合鉴别不出任何小麦品种(系);引物组合Me1Em1的鉴别能力最高,为0.71,可鉴别出60个小麦品种(系)。单引物组合的鉴别能力较低,没有得到完全区分所有品种(系)的单引物组合,需将多个引物组合搭配使用。(4)用SRAP标记对85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0667~0.8322,平均值为0.5399。在平均相似系数0.486时可以聚成5大类,8个亚类。第一时期(1960年以前)品种(系)的平均相似系数最高(0.6711),第二时期(1970-1980年代)居中(0.6438),第叁时期品种(系)的平均相似系数最低(0.4995)。第二时期品种(系)的相似系数变幅最小(0.487~0.748),第一时期居中(0.487~0.748),第叁时期相似系数变幅最大(0.067~0.814)。总体来看,黄淮麦区小麦遗传多样性呈上升趋势,但遗传基础仍需要进一步的扩展。

麻珊珊[9]2014年在《2013年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黄淮麦区最新培育小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HMW-GS组成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2013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冬、春小麦预备试验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主要农艺形状的差异;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品质评分;利用SSR标记对遗传多样性做出评价。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对14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材料单株穗数偏少,这一形状存在较大差异;穗粒数大于70的材料极少,主要集中在40-60之间;株高大部分品种均低于80cm,存在的差异较小;穗长主要集中在8-11cm,;千粒重大部分均大于40g,只有4.19%的材料小于40g;小穗数的范围为18-26分布较均匀。可以看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株单株穗数、穗粒数和穗长具一定遗传差异,且在单株穗数和穗粒数这两个形状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利用SDS-PAGE方法黄淮麦区最新培育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HMW-GS组成及品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Glu-1位点共出现10种等位基因变异和15种亚基组合,出现频率高的亚基为1(59.44%),Glu-B1和Glu-D1位点出现频率高的亚基分别为“7+9”和“2+12”;主要的亚基组合类型为“1,7+9,2+12”和“N,7+9,2+12”;其中优质亚基组合“1,7+8,5+10”(8.38%)和“1,14+15,5+10”(2.80%),品质得分为10分的材料有16份,平均分为7.32.。与之前研究结果对比,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HMW-GS品质得到提高,优质亚基“7+8”、“17+18”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在Glu-A1位点未检测到亚基2*。3、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为3.90个;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29,所以可以看出黄淮麦区参试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较低;从参试小麦材料的平均等位变异数来看,基因组D>B>A;叁个基因组的平均PIC顺序为分别为:B基因组>D基因组>A基因组。由此可以看出B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丰富,D基因组其次,A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A基因组的等位变异在该品种中分布不均匀;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供试材料分为四类,其中127个材料被聚为一类,占总数的88.81%,其他16个品种被聚为叁类。本研究显示部分品种存在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但综合来看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的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较差。

毕惠彬[10]2013年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00个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品种(系)的8个产量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在不同层次了解黄淮麦区冬小麦推广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为小麦品质改良中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1.全部8个产量性状在环境间和品种(系)间的变异都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穗数与小穗数、穗粒数在四个环境和均数条件下,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而与基部不育小穗数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穗长与株高、小穗数、穗粒数在四个环境和均数中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小穗数、穗粒数与基部不育、顶部不育小穗数表现为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株高和穗长与顶部不育小穗数的相关性,在各环境下均达到显着水平。2.产量性状评价。分析了8个产量性状在四个环境下的表现。根据在四个环境平均表现,发现穗数大于650穗/m2(约合43.4万穗/亩)的品种13个、株高小于65cm品种(系)27个、穗长大于9.5cm的品种11个、基部小穗数小于1的品种16个、顶部不育小穗为0的品种14个、总小穗数大于20.5的品种17个、穗粒数大于等于50粒的品种(系)16个、千粒重高于50g的品种20个,这些品种可以作亲本在育种中改良相关性状。3.产量性状的多样性。8个产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889-2.168,小穗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889,其他性状的H'均大于2.00,其中以穗粒数为最高(2.168),其次是株高(2.053)、穗数(2.033)、基部不育小穗数(2.030);顶部不育小穗数(2.007)和穗长(2.006);顶部不育小穗数在五个环境中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100%以上,而以HZ12环境变异系数为最大,达216.295%;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变幅为5.430%-6.889%。4.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法,根据8个产量性状将100个品种(系)分别划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4个类别:第I类有16个品种,其穗数/m2较高,基部不育和顶部不育小穗数小穗数较大,穗长和小穗数的变异系数小;第II类包括23个品种,其小穗数、基部不育和顶部不育小穗数表现较低,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居中,属于各性状较均衡的一个类群;第Ⅲ类有36个品种,该类群穗数最小、株高最低、基部不育小穗数最少、小穗数和穗粒数最多,穗长较长,各性状变异系数较高,是性状特点较为突出的一个类群。第IV类包括25个品种,该类群穗长较长,其余性状表现居中,是性状表现比较均衡、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的一个类群。

参考文献:

[1]. 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粗山羊草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D]. 杨艳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18

[2].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刘路平, 朱传杰, 简俊涛, 张兆萍, 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3].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醇溶蛋白的鉴定分析[D]. 张维瑞. 河南大学. 2008

[4].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旱性分析[D]. 吴儒刚. 山东农业大学. 2018

[5]. 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梁清志. 河南农业大学. 2007

[6].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分子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D]. 宋晓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7].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马艳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8]. 黄淮麦区85个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和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D]. 江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9]. 2013年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系遗传多样性研究[D]. 麻珊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10].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毕惠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