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分析论文_韦振飞,罗任,劳世高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99)

【摘要】目的:对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DHS治疗方案,而研究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两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过程中,应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不仅可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DHS;PFNA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165-01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是股骨近端骨折,此类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1],而且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虽然以往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但是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例如感染、深静脉血栓以及坠积性肺炎等[2],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了严重影响。近些年来,主要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如下报告形式呈现。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患与女患数量分别是23例和20例,年龄最大值是79岁,最小值是35岁,均值为(60.36±3.42)岁;研究组中,男患与女患的数量分别是24例和19例,年龄最大值是78岁,最小值是34岁,均值是(61.25±3.57)岁,组间基础资料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入组标准:(1)经过CT、X线等检查之后,被明确诊断为股骨近端骨折患者;(2)本次研究所选人员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排除标准:(1)重大心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2)伴有言语障碍患者;(3)拒绝参与本次试验患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术治疗方案,首先给予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帮助患者选取平卧体位,在C臂辅助下从股外侧入路,充分暴露股骨上段以及大转子,然后对骨折位置实施复位操作,在大粗隆位置实施钻孔操作,并将角度定位器置于其中,待复位结果满意之后,对滑动加压螺钉进行选择,并实施加压操作,之后安装套筒钢板,加压骨折端,让股骨外侧皮质与钢板紧密贴合在一起,然后将皮质骨螺钉拧入,并实施固定操作,冲洗伤口,最终将伤口关闭。

1.2.2研究组 该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方案,首先给予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并帮助患者选择仰卧体位,在C臂辅助下,对骨折位置进行复位操作,在复位满意之后,从大转子顶点位置入路,向近端作一切口,长度大约是3~5cm,将臀中肌切开,使大粗隆顶点充分暴露,将其作为进针点插入导针扩髓,将主钉置入后,再以螺旋刀片导针置入,正位片与侧位片置于准确位置,透视状态下显示使其正位处于股骨头颈下1/3处、侧位处于股骨头颈中1/2处,将螺旋刀片以导针方向置入,顺时针锁定,随后在其远端钉入2枚锁定钉,并将其锁住、安装钉盖。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分析,并记录具体数值。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整理和分析本次试验数据,手术指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采用(x-±s)表示,检验值为t,组间比较经P值判定,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详情如表。

3.讨论

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是股骨近端骨折,此类疾病主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以往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些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创伤恶化以及褥疮等[3]。所以,需要给予患者手术治疗。DHS内固定手术利用动力髋螺钉的动力以及静力间的加压作用,与此同时,联合加压内固定装置以及滑动式顶板固定装置,降低骨折位置加快骨折愈合时间。但是该手术方式存在一定不足,其具有较多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而且手术时间长[4],对患者预后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而PFNA内固定手术利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操作,因为髓内钉具有较小的直径,所以不用实施扩髓操作,与此同时,利用防旋钉减小应力,该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有助于旋转和拉力控制的提高[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可见,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要比DHS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好,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骨折愈合速度快等特点。

总而言之,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DHS内固定术,其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自身疾病状况,同时也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值得临床领域不断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峰.对比分析DHS及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10-110.

[2]黄兴锐,徐浩,蒋元斌,等.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2):184-185.

[3]梁发树,董昌海,李茂瑞.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6,8(4):232-236.

[4]伍先林,方小飞.两种不同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3):261-264.

[5]王刚,李树东,吕雪松,等.PFNA解剖钢板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 2016, 22(4):606-609.

论文作者:韦振飞,罗任,劳世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分析论文_韦振飞,罗任,劳世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