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论文_曹海江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论文_曹海江

曹海江(四川省怀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自贡 643200)

【摘要】在现代越来越强调管理和技术进步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施工也不例外,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都必然要和相应的技术相联系。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培训

中图分类号: K8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0-025-02

一、水利水电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是将谁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生效的平台。构成这项工程的元素有阻水设施,排水设施组成的建筑系统以及饮水,发电两个大系统。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技术和管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只有把管理和技术同时运用好,才能使工程发挥作用。

水利水电,技术是根本。技术使能量的转化成为可能,它制造机器、提出操作手段,并大大提高了这个转化过程的速度。技术的创新也很重要。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若仅有技术和资金等硬件,而没有管理的软件,则它将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目的没有纪律没有指挥的工程将会是没有灵魂的走肉,并不会发展成为任何的大项目并运用于人类,只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把管理运用好,管理好了各种设施及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那么项目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才会是建筑工程的每块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达到质的另一个提升。

二、现代化的管理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1 .技术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技术管理是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

运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二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没有受到过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技术知识。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做到以下几点:

2. 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相关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实行分级负责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建立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及故障分析、整理、反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以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有关文书数据、图表,机组的原始数据资料(包括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记录、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运行、检修、试验、检验记录等)。特别注意收集散落在各工作面、车间、班组的数据,并将其分类汇编归档,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文档查阅制度。

3.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 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操作习惯行为。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

在"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的前提下,结合本厂实际进行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制定检修网络图,使检修质量提高,工期缩短,耗材降低,人力减少。运用各种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加强仪表监督、绝缘监督、金属监督和技术监督。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5.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经济考核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业主及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和公认合理的标准。国家电力公司时期曾推出过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并纳入到达标创一流标准的评定,但因该法对水量和综合出力系数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或不确定性,其程序的计算结果难于取得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结果没能切实推行。

从维护水利水电工程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利水电工程生产运行指标应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成效,反映设备管理维护和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体工种、岗位的工作成效应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部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它们综合起来反映发电厂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三、抓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狠抓落实,用血的教训说明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职工增强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并对各类大小事故认真开展调查分析并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事故通报。

1.用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事故教训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激励人

在职工中形成" 抓安全就是抓生产的综合性治理",从而使职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平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属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人的素质要求高。工作人员要身兼电气、机械和运行工作,检修人员也身兼电气、机械检修两职,有的厂站甚至没有检修工,设备检修时才抽调运行人员出来参加检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小水电厂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有职工缺乏应有的知识,在工作中感到吃力。所以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是小水电厂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技术培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省级水电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

2) 用每年冬闲时间举办水电技术短训班;

3) 大中专院校的函授、证书班学习;

4) 与本地院校联合办学,采取函授与面授相结合,使职工能在理论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高;

5) 结合职工受教育程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干什么学什么的岗位培训方法;

6) 请本单位的老师傅或其他单位的技术人员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培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需要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才会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应有作用,所以在施工中,技术和管理要相互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并高度重视他们的交互使用才会使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12.

[2] 宋元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3]葛鑫.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水利科技》.2013.17

论文作者:曹海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论文_曹海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