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族进程的主要特征与趋势_民族论文

当代中国民族进程的主要特征与趋势_民族论文

论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主要特点及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特点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民族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49年新中国诞生,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它标志着中华各民族伟大复兴,走向繁荣进步的开端。近半个世纪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素质获得了全面发展和提高。如何正确认识各民族发展变化的现实,概括各民族发展的历程,预测各民族发展的未来,是民族理论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本文试图运用民族过程理论,就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主要特点及趋向,作初步探讨。〔1〕

一、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现实基础

民族过程是民族交往变化发展的过程。民族交往受到居住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各民族的现状主要表现为:

1.民族成分繁多,各族人口数量差异大。据统计,到1953年止,各地统计的民族名称达400个之多,仅云南省上报的就有100多个。上报的有些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称和他称;有些是一个民族内部不同分支的名称;有些是以居住地区的地名为族称;有些是不同汉语的音译,等等。民族自称繁多,表明人们的民族共同意识在不少民族地区尚未确立和完成,这种现象,正是历史上民族过程“分而未化,融而未全”的结果。另据当时人口统计,各族人口数量差异大。上100万的有蒙、苗、彝、回、藏、朝鲜、布依、壮等民族;40万~100万的有瑶、哈萨克、傣、侗等民族;不足5千人的有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珞巴、独龙、 门巴、基诺等民族。人口数量的悬殊,对民族过程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2.各民族分布不均,构成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汉族是中国众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大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包括中原一带〉、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四川盆地等。同时汉族一部分又与少数民族相互交错杂居,形成或大或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南、西北、内蒙古及中南地区。尤其居住在边疆、牧区和偏远、高寒山区。总的来看,北方地区民族成分较少,南方地区民族成分较多。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是与历史上的民族过程分不开的。纵观历史,在北方广袤的草原、平原,各民族广泛交融、同化(通过经济上的交往、战争争斗、政权更迭、民间往来等形式),使民族数目减少。而南方山区,尤其是西南山区,受自然环境限制,开发较晚,社会发展缓慢、参差不齐。各民族“依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计方式普遍,民族过程较平稳缓慢发展。其结果,导致南方众多民族集团的存在,数目繁多,再加上汉民族连续不断的迁徙而来,更显得该地区民族交错杂居明显,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并将导致未来民族过程的差异性。

3.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制度多样化。据50年代民族调查表明,各民族在进入社会主义以前,社会经济结构不一致。生产力发达的汉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且资本主义在沿海一带已有相当发展。而少数民族总体上生产力水平较低。其中壮、土家、满、布依、朝鲜、苗、回等30几个民族基本上与汉族相当或接近,约有3千万人口。 另外有藏、傣、哈尼、蒙等民族进入封建领主经济或封建农奴制经济,人口约100万。四川凉山彝族100万人处于奴隶制经济。另有佤、怒、独龙、布朗、鄂伦春、赫哲、高山、黎等民族约60万人处于原始社会残余制经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了政治制度的多样化。主要有封建宗法制、盟旗制、政教合一制、山官制、头人制、黑彝家支制、原始公社民主制等。

4.各民族宗教信仰及影响各有差异。中国56个民族宗教信仰各有自己的特点。汉族由于人口多,分布广,宗教信仰较复杂。一般来说,汉民族受儒学、道教和外来佛教的影响较大(外来佛教进入中国,分三大派,在汉族地区形成发展称汉传佛教),另有少数信仰基督教。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在西南、傣、阿昌、布朗、基诺、德昂等民族中的多数人信仰小乘佛教。另外,各民族仍保留着自己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包括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巫教、萨满教等。宗教已渗透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各方面,有的成为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显著特征。总之,宗教信仰对民族过程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可以促进民族的融合,也可以促进民族的分离。

以上是建国初期中国民族的基本情况,也是中国当代民族过程的客观条件、现实基础。在新的时代,如何更好的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走向繁荣进步,党和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定、贯彻、执行,加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民族素质,而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客观上说,这正是各民族发展变化,即民族过程演进的真实体现。无论是民族的民族发展,还是民族的社会发展,都是中国民族过程向更高层次、更高目标迈进。

二、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民族过程是民族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各国的历史、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民族关系等不同,其民族过程也各有差异。上述我们从客观上分析了中国当代民族过程的现实基础,以及主观上阐明了中国民族政策的实施对当代民族过程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一些主要特点及表现。概括为三个方面。

1.民族聚合突出,进程加快

民族聚合是历史上有族源亲属关系的民族结合为更大的民族或表现为民族内部的更密切统一。在当代中国,民族聚合具有突出的地位。表现在:(1)民族名称的统一和民族成分的确立。 针对解放初期中国民族成份十分复杂的情况,从1953年~1957年,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实地调查工作。在科学分析、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中国的民族成份。到1979年,基诺族被确认,中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使民族成份数目减少,民族名称进一步统一,从而确立了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样一种基本格局,民族聚合加快。(2)民族内部进一步团结、紧密。 在中国民族过程的历史中,各民族内部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集团。如方言集团、等级集团、血缘集团等。因而在新中国建立后,需要进一步的统一和结合,使之从形式到内容都结成更紧密的实体。汉族内部进一步加强团结统一,主要体现为普通话的推广使用。我们知道汉族有统一的文字,但存在着北方话、湘语、赣语、吴语、粤语、客家语、闽南语、闽北话的八大方言区。各方言区难以顺利通话,这不利于汉族内部的交往、亲近,不利于汉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倡导并积极推广普通话,得到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响应,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汉民族内部的统一。这正是汉民族聚合过程的具体体现。过去在新疆、内蒙古两个地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蒙古文字,给蒙古族人民群众内部交流带来许多不便。1982年新疆自治区正式决定在全自治区推广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文,放弃了本地的蒙古文。这一举措,有力的促进了蒙古族人民的交往联系,深受蒙古族人民的欢迎。居住在西南山地的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等级制严格的民族集体。各家支、各血缘集体,长期的“恩恩怨怨”造成相互械斗、对立,严重阻碍彝族内部的团结。建国后,通过民主改革,相互协商、谅解,废除了彝族内部的等级制度,并把民族的自称、他称统一为“彝”族。从而加强了彝族内部的聚合过程。另外,对居住在边远、高寒、密林深处的怒、独龙、傈僳、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珞巴等民族,根据他们生产力的十分落后,氏族、部落观念重于民族意识的实际,则把他们组织起来,逐步消除氏族、部落观念、界限。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力,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民族素质来促进民族聚合。(3)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民族意识增强是民族发展的标志, 是民族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当代中国,民族意识增强主要反映在民族成份的恢复和更改(又称“民族”回归),要求建立民族自治的地方,继承、发展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等方面。建国后,党的民族政策激发了各族群众的民族光荣感、自信心,使许多长期被迫隐瞒原民族成份的人们实行“民族回归”。如满族,1953年自报满族有242万人,到1982 年就上升到430万人,到1990年又猛增到980余万人,成为人口仅次于壮族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又如土家族,1956年,土家族被确认后,人口仅30万人,1982年增到283万人,1990年又增到570万人。又如仡佬族,1964年为2.69万人,到1982年增至5.8万人,1990年又猛增到53万。〔2〕他们都高于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初步估算,1978年~1990年间,新增加的3540万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一半以上是属于“民族回归”人口。〔3〕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促进了民族内部紧密团结, 是民族意识增强的表现。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立民族自治地方又成为各民族的心愿。从建国初到90年代初,共建立了157个自治地方。其中有45 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这对民族聚合起到了良好作用。民族意识的增强,还反映在各民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缅怀、尊重、挖掘以及对本民族历史了解的渴望上面。今天各民族优秀歌舞绘画等艺术日益繁荣,《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出版发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传统节日的充分展现,对发扬和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沟通民族内部成员的感情和联系,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总之,当代中国民族聚合过程,较以前相比,聚合程度明显加快。民族聚合过程客观上是民族内部发展的要求,主观上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照顾少数民族政策的结果。

2.民族同化普遍,内容深化

民族同化,就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的民族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分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我们反对强迫同化,赞成自然同化,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同化实质上是落后的生产方式向先进生产方式学习过程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人类历史向前发展中的一种进步现象。新中国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中国的民族自然同化是在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共同繁荣进步的道路上进行的。

民族同化易化点,一般来说首先涉及于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在中国首先反映在日常生活习俗的改变和某些传统文化的消失上。例如:在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近年来,当地少数民族工艺,象服装、染织、日常器皿、室内及建筑装饰、玩具、民族节日中的道具等,出现了同化的现象。表现在服装汉族化、装饰现代化、纹样现代化、材料高级化。〔4 〕民族工艺是民族物质文化的产物,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结晶,它的同化,表明民族同化的深刻变化。我国民族学者黄淑娉教授1990年到黔东南州凯里市的调查后,也谈到当地苗族与汉族广泛接触交往,习俗也有很大的变化。已出现服饰逐步变化,新建砖瓦房已完全没有苗族住房特色,游方、姑舅表优先婚配等习俗已基本不存在,葬俗与汉人同,很多节日也与汉族趋同。只是正月举行的芦笙会上,跳芦笙、跳铜鼓舞、对歌、斗牛、赛马等活动,还表明了鲜明的民族色彩。〔5〕在河北青龙的朝鲜族,由于长期与汉、 满等民族共同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自身特点上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现已基本上趋于同化,很难看出固有的民族习惯。〔6 〕种种现象的出现,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民族同化正有序地进行着。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语言同化在中国民族过程中,表现是很明显的。目前,除汉、回、满三个民族完全使用汉语外,土家、仡佬、赫哲、锡伯等民族大多数人已能用汉语,白、羌、畲、京、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大部分能兼用本民族语和汉语;其它民族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一部分也能说汉语,这些变化,对民族过程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民族自然同化进程中,异族通婚具有特殊意义,是民族同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各民族交往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族际间的通婚也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内蒙古鄂温克族与当地蒙、达斡尔、鄂伦春、朝鲜、汉通婚的家庭,占总户数的比例由80年代的24.39%上升到90 年代的47.92%,其中鄂温克与汉族通婚占族际婚的52.18%。内蒙古、黑龙江的鄂伦春异族通婚率为46.57%,赫哲族异族通婚率已达到70%, 其中20~39岁年龄段的异族通婚率已超过80%。〔7 〕类似情况在许多省区都能找到。这一现象的日益普遍,正是中华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团结的显著标志,表明自然同化的深刻发生。

3.民话一体化更具明显

民族一体化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接近,产生共同特点或共同性的过程,是更大民族产生的前奏。

追溯中国历史,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历程中,各民族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和异族通婚、共同疆域的不断拓展,共同历史遭遇早已使各民族血肉相连。“你变成我,我变成了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吸收,促进了各民族共同性的发展。〔8〕尤其是近代以来,寻自由、求解放,以“中华民族”之称屹立于世界东方而掀起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更是紧紧的把各民族结成一体。中华民族共同性也在民族一体化进程中,渐渐地增大。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这个作为各民族的集合体得到了更大的巩固和发展。

当代中国民族一体化是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一和接近为基础,反映在语言、地域、风俗节日、心理素质等方面。政治上,各民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上,各民族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文化上,不断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而这些,都将不断促进民族共同性的增长。

中国民族一体化,亦即中华民族共同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普遍学习各民族共同交往的族际语——汉语。

在中国,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经济文化发达,影响深远,决定了汉语作为族际语的地位。如前所述,中国少数民族除使用本族语言之外,都程度不同,或多或少地兼用、并用汉语现象。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长期学习使用一种语言,对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和族体意识的一致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各民族相互交错杂居更为普遍

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在新的时代,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又有更大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族际间的流动已形成全方位态势。北方蒙古族烤全羊、涮羊肉的南移;新疆维吾尔族的葡萄干、羊肉串风靡全国大中城市;正宗回族“兰州牛肉拉面”陶醉天下食客;吉林朝鲜族风味小吃凉面、泡菜的入关;贵州苗族酸汤鱼、布依族花江狗肉向北方的挺进……无不使我们看到杂居现象的普遍存在。据统计,1953年新疆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到1994年,只占到61.6%。此情况,在青海、宁夏、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都普遍存在。1982年统计,当时超过40个民族成份的只有13个省市区,到1990年,已增加到24个。现全国97.3%的市区都有回族分布,藏族人口也平均每年扩散到20个市县。〔10〕据报到:现全国跨省区流动的人口达8千万,其中属于族际间流动的就达1千万。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就有1万多少数民族人口。〔11 〕大量事实都说明中国民族杂居的不断扩大。

第三,传统民族节日更加大众化、族际化

历史上曾是某一民族的节日,在当代,随着民族交往扩大,有些发展逐步成为各民族共有的节日。如春节,汉族过,许多少数民族也过。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节日,如:五·一、国庆节,也成为各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另外,还有一些节日,如滇西的“三月街”、滇南的泼水节、贵州的“四月八”、广西的“三月三”、西北的“花儿会、古尔帮节”等,逐步形成地域性的多民族共庆的节日。成为当地各民族交流、联系、共谋发展的媒介。大众化、族际化日益增强。

第四,共同心理素质不断增强

在共同走向繁荣进步的大道上,中华各民族也在不断孕育、滋长出一种范围更广阔,内容更为深刻的民族群体心理素质,即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历史发展到当代,中华民族这个群体,已不是各民族的简单组合,而是有机的整体,升华为“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从根本上说,是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在精神上的反映。其内容,反映在它的刻苦耐劳、坚韧不拔、酷爱自由和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方面;反映在它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自豪感、责任感方面。

以上四点,可看出中国民族一体化正有序地进行着。它的发展将是中华民族实体在更高程序上实现一致。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民族一体化只揭示各民族在民族过程中的共同性,并不否认各民族的差别和特殊性,否认各民族的存在。事实上,民族的民族发展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各民族也正是在这种辩证发展中走向繁荣进步的。

三、当代中国民族过程的趋向

根据上述的分析论证,对未来中国民族过程的趋向,我们可以作出以下预测:

1.民族聚合程度更高

民族聚合是民族内部发展的客观要求,其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是聚合的内在动力。随着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民族内部经济生活联系将更加紧密。随着本民族知识分子不断成长壮大,将唤发他们的自豪感、民族责任心,争取民族最大利益,也将进一步促进民族聚合。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民族自治地方不断建立,民族干部不断成长,民族自治权利充分行使,也会对民族聚合产生积极影响。

民族聚合过程,同时也就是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聚合程度的提高,民族的发展壮大,民族意识也必然增强。民族聚合过程也是民族特点充分展现的过程,其结果,必将是各民族相互接近、吸收、共同繁荣的过程。未来的民族聚合,一方面是民族内部的更紧密团结,另一方面也将是相邻有较亲近关系的几个民族的聚合,尤其是杂居相邻的同一语支的民族率先聚合的可能性最大。如甘青宁的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桂黔的壮族、布依族;黑龙江的鄂伦春、鄂温克族;云南的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广西的仫佬族、毛南族等。

2.民族同化进一步扩大加深

未来民族同化进一步扩大加深,是伴随民族间迁移流动、异族通婚的扩大而展开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的涌动,走出牧区、丛林、山寨,竞相在东部沿海“安扎营寨”,从事多种经营活动,更加剧民族间迁移流动。族际交流的不断扩大,更加强了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在彼此了解尊重对方文化、习俗,消除文化偏见的基础上,异族通婚现象也就越来越普遍,甚至在某些地方成为一种时尚。各民族之间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平等、和谐、尊重氛围下,相互交融、相互认同,使民族自然同化逐步扩展。

3.民族一体化将有更大进展

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增加、扩大,是各民族在发展与接近、繁荣与融合的结合中逐步实现的。从日益发展的趋势来看,经济文化的相互借鉴、包容;生活习俗的相互吸收、拥有;地域界限的逐步模糊;语言文字的逐步统一,产生共同的特点将率先出现。正如费孝通先生预测的那样“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将来的方向大体上会是:大民族与周围小民族在经济上形成一个个地区性丛体,在全国形成若干大大小小不同的区域,大小民族互相有靠有帮,都是不会孤立的,特别是在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各民族,联系更加紧密,共同性将会增多,我们现在应该看到这个趋势”。〔12〕因此,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特点或特长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弘扬。同时,各民族的共同点即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也必然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增大、弘扬。

总之,中国的民族过程,无论是聚合、同化,或是一体化,都不会是孤立进行的。聚合中有同化,同化中有聚合。不管是聚合还是同化,都是朝更高的目标接近,这也是民族间的进一步一体化。民族一体化的结果,将是中华民族实体的出现。

(附记):此文撰写过程中,曾参阅学友钟桂明毕业论文并引用某些资料,在此仅表谢忱。

注释:

〔1〕关于“民族过程”理论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本人的拙作《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

〔2〕以上人口数据根据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 年人口普查整理而得。

〔3〕〔10〕《中国民族地理学》第270页、277页。

〔4〕《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142页。

〔5〕《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33页。

〔6〕《延边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44页。

〔7〕〔11〕《民族团结》1995年第12期13页、11页。

〔8〕《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9〕《新疆概览》一书23页。

〔12〕《民族团结》1986年第7期《费孝通谈缩小差距》。

标签:;  ;  ;  ;  ;  ;  

当代中国民族进程的主要特征与趋势_民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