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理论期刊面临的困难与对策_经济论文

当前经济理论期刊面临的困难与对策_经济论文

当前经济理论期刊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困难论文,期刊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理论期刊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受到来自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理论期刊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困难,已经成为经济理论期刊能否继续繁荣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经济理论期刊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来,经济理论期刊为宣传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探索、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培养经济理论队伍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其他传媒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经济理论期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问题和困难已经威胁着经济理论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1、经济理论期刊过“滥”,内容雷同,质量有呈下降的趋势。从中央到地方,到各级经济部门,大都有自己的经济理论期刊,品种很多,但真正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却很少。有的一个城市,同类刊物就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部分期刊在改革开放初期和“八五”期初,由于各种改革刚刚开始或正在酝酿开始,需要探讨解决的观念上、思想认识上、政策上、体制上的新问题较多,经济理论界也很活跃,所以发表了不少有份量、高质量、有较大影响的文章,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部份经济理论期刊也树立了较好的社会形象。但是,近年来由于各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经济理论界对于各种改革从理论上并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加上不少经济理论工作者纷纷“下海”,使得经济理论期刊不仅稿源减少,而且质量也呈下降趋势,不少期刊已难见到精品,即使国家一级的经济理论权威,现在各期刊社已难约到他们有份量的作品了。由于经济理论期刊“过滥”,倒是培养出了一批“剪报拼凑族”,他们把各报纸期刊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论述内容进行剪拼,到处投稿,各地经济理论期刊大多发行量少,互不了解情况,在稿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稿件有时一份有上十个、甚至几十个期刊社同时采用,“剪报拼凑”文章也就成了这部分人的专业。即使排除这方面的稿源,由于期刊过多,各期刊的稿源内容也是大同小异,雷同现象严重,这种情况随手拿来几种期刊都可以发现。

2、经济理论期刊普遍经费困难。经济理论期刊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壮大起来的,但是其运作方式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就是说,要靠政府行为,绝大部分经济理论期刊才得以生存。经费要靠财政拨款,人员要靠人事部门调剂,发行要靠主管部门分指标,下任务,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关部门对把新闻理论媒体推向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报刊业要逐步走“以刊养刊”的道路,减少财政扶持。这样,主要依靠财政支持的经济理论期刊由于发行量少,大多是亏本发行;发行量少,没有大众读者,组织广告困难。因此,经费困难也就成了目前大部分经济理论期刊的最大难题。不少经济理论期刊稿酬很低,有的没有编校费,甚至印刷费都久拖难付。

3、发行困难。本来,经济理论期刊由于读者定位不同,与普通大众传媒相比,发行面就窄得多,再加上刊物的内容雷同,质量不高,发行经费缺乏,所以,经济理论期刊发行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过去的三年,全国地方经济期刊(不仅经济理论期刊)发行1000至10000册的就占该类期刊总数的65%左右,发行10万册以上的仅占6%左右,如果仅算经济理论期刊则情况更加严重。如广西的经济理论期刊绝大部份发行量都在3000份以下。为了尽可能地扩大发行,不少期刊不得不亏本经营,或通过部门行政行为把发行任务往下押,有的基层、企业用公款订的任务数,整捆的杂志拿来,又整捆地往纸厂送,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不少经济理论期刊也就陷入了质量低→发行困难→经费困难→质量更低→发行更困难的恶性循环。

4、编辑人员不足,素质低。虽然新闻出版部门规定了各类期刊的最低专业人员数,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不少经济理论期刊编辑人员普遍缺乏,而且素质低。有的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就是一个杂志社,编辑也是主编,主编就是编辑。每到年检,就把本部门的其他人员填上凑数应付出版部门的审查。据统计,在经济理论期刊的编辑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7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经济理论期刊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了。

二、经济理论期刊出现上述问题和困难的主要原因

1、经济理论期刊体制改革滞后,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出版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可谓不多,但就期刊的生存,发展方面的改革并没有明确的法规。经济理论期刊吃的仍然是计划经济饭,仍然是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因此,各期刊社的各种运作大多是政府行为,闭门办刊,闭门发行。对于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各期刊社不是通过改革的办法提高刊物的质量,树立自己的形象,扩大发行量;没有激励机制,调动期刊编审人员的积极性,而是采用老办法,走上层路线,跑领导办公室和财政部门的多,深入基层、企业、读者当中进行调查研究的少,当然也就无法从改革中寻找到出路。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经济理论期刊宏观调控乏力和缺乏严格的管理。经济理论期刊绝大部分是地方政府、经济部门和有关院校主办。人、财、物权在主办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只是业务指导和负责导向把关。由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互相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对于办刊单位来说,只是我申报,你批准,至于如何办刊,业务并不熟悉,于是有的期刊变成了政府领导讲话、文件的翻板(报纸、文件上早就有了),有的甚至成了照顾本部门、本系统干部职工申报职称的论文杂志。而新闻出版部门虽然说是业务指导,但在这种极为松散的体制下,根本谈不上指导,一般是你申报,有指标的我就批准,至于你办得如何则是部门的事了,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也无法调控和管理。这就是期刊“过滥”和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3、相当部分经济理论期刊没有明确的读者定位,社会对经济理论期刊的特殊性也缺乏正确的了解。不少部门办的经济理论期刊由于上述的两个原因,没有明确的读者定位,为了办刊而办刊。这样在组织稿件、宣传、发行上就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牢固的读者基础,当然刊物的发展也就相当困难。诚然,经济理论期刊和所有期刊一样,从组稿到经营都有其共同属性和规律,但是,应该说,它和基础科研理论期刊一样,具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组稿层次较高,读者面也较窄,因此,它不能象一般的大众传媒那样完全面向市场。而有关部门对于经济理论期刊的特殊性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和正确理解,以至于在宏观上没有实行有效调控和严格管理,有的地方和部门以为有了刊号就能办好刊物,使内容雷同的经济理论期刊面对狭窄的读者层而陷入困境。

三、经济理论期刊走出困境的思考

不可否认,经济理论期刊作为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其继续繁荣发展是很必要的。面对当前的困难,经济理论期刊如何走出困境呢?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加强对经济理论期刊的宏观控制,协调条块分割矛盾,严格管理。应该正视经济理论期刊过滥是造成其质量下降和产生诸多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宣传出版部门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新申报的经济理论期刊从严把关,一般不予再批;对已存在的经济理论期刊根据办刊条件和办刊效益加强从严检审。对于那些办刊条件较差,内容雷同重复,亏本经营,没有多大社会效益的应该停办一批,以确保能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期刊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探索解决条块分割管理矛盾的新路子。新闻出版部门和办刊主管部门应加强联系,经常或定期通报办刊情况,在业务上和办刊导向上,加大新闻出版部门的指导力度,尽量减少主管部门的办刊行政行为,使经济理论期刊能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可以试行经济理论期刊不从属于或不是由行政部门主办和主管,而是由宣传出版部门从宏观上根据需要,确定应该保留和创办的经济理论期刊,重新配置办刊人员,走集团办刊道路,让其作为法人主体或经济实体,业务上从属于新闻出版部门管理而独立发展,有关经济部门不再办经济理论期刊,使经济理论期刊的内部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提高组稿质量。质量是刊物的生命,任何忽视刊物质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要坚决改变用领导讲话和政府文件作为刊物稿件的倾向,摒弃照顾职称论文的做法,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好期刊质量关。要改变组稿观念,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明确作者和读者定位,避免选题的盲目性。要根据读者需求,优化选题策划,准确把握读者层、读者的需求和兴奋点。要强化经营意识,对稿件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要有比较准确评估,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和合法的经营手段,组织好高质量的稿件。在组稿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商品经营手段如买断、预付稿酬、现场付酬、不同的稿件质量有不同的稿酬标准,甚至对能引起社会较大反响,从而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的稿件可以实行高稿酬等,使刊物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获得最大的出版利润。

3、经济理论期刊离不开适当的政府扶持,这里所说的扶持主要指经费上的扶持。应该承认,经济理论期刊由于其内容上的理论探索性,其读者面和发行量与一般大众传媒相比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经济理论期刊很难仅靠发行和发布广告来实现良性发展。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期刊都要逐步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所以,笔者强调要优化经济理论期刊的内部结构,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有效益期刊的健康发展;强调要提高组稿质量,用高质量的期刊赢得读者,扩大发行量,增加发行收入;还认为期刊社在办好刊物的前提下,开展必要的创收,以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但是,对在市场竞争中属于弱质的产业,在期刊中也就是弱质刊类,这种刊类对经济、社会发展又是必不可少的,实行适当的政府扶持是完全必要的。那种一刀切地主张无论是哪种刊类都完全由市场调节发展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问题是政府的扶持是采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是可以探讨的。可以通过建立某种奖励或激励机制进行扶持,也可以通过实现效益指标进行扶持。总之,不能让期刊社躺在政府的怀里安享其成,要使其有危机感和激发其奋发进取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适当扶持办出高质量的经济理论期刊,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4、正确处理好业务与创收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办好刊物,必要的创收是可以的,问题是一定要摆正业务和创收的关系。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业务放在第一位,把提高刊物质量放在中心的地位,一切工作开展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开展必要的创收,也要服从或有助于提高刊物质量。目前,有些经济理论期刊由于办刊效益不佳,为了生存,本末倒置,刊物只是作为一个阵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办刊毫无联系的创收上,这是没有出路的,虽然编辑人员口袋里增加了点钱,但刊物质量下降,就会失去他存在的价值。因此,经济理论期刊的创收,一定要在办好刊物的前提下,围绕更好地办好刊物来展开,如扩大宣传,增加发行量,开展各种改革探索的咨询、服务等,使刊物和创收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实现双丰收。

5.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理论队伍和编辑队伍。经济理论期刊应该有自己的作者群,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作者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探讨,使作者的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作者之间有机会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编辑队伍素质不高是各经济理论期刊社的一大难道,新闻出版部门和办刊主管部门除了严格要求编辑人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应建立健全编辑人员,尤其是主编、副主编的业务培训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编辑队伍达到要求的规定素质。办刊主管部门还要按规定配足编辑人员,不能因为编辑人员不足而影响期刊质量。

标签:;  ;  

当前经济理论期刊面临的困难与对策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