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论文_刘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论文_刘震,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秦古镇秦古中学 刘震 442215

摘 要: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一些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落后,造成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要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分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实验能力,运用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和结合学生生活开展生活化实验教学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教学方法落后,使得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高,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一、开展分组实验,提高合作实验能力

分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实验能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对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帮助。一是合理划分实验小组。小组的划分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划分,把学习能力好差、动手能力强弱的不同层次学生划分成一组,这样有利于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每组以4-6人为宜,并指定小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实验过程,并对其它成员进行合理分工;二是掌握分组实验过程。具体可按如下步骤实施:(1)自主预习。对实验内容、原理、使用仪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学习;(2)合作学习.在此环节主要是确定具体实验目标和具体实验方案、确定操作步骤流程、准备好实验仪器设备;(3)实施实验。根据前面学习中确定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开展实际操作,在此过程要分工合作,既要有人操作还要有观察记录数据和现象;(4)讨论交流。操作完成后要组织全组人员对实现现象、得出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既要分析结论的有效性,又要分析实验误差;(5)实验评价。进行评价时,既要有小组的自我评价,又要有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既要看到好的方面,又要注意查找问题,为下次合作实验做好准备;三是注重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安排小组合作实验时教师不能给学生讲解的太详细,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去主动探索、去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过程,要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应用微课实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创新了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运用该手段进行实验教学能极大增强学生实验积极性,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一是精心设计微课课件。运用微课课件进行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实验教学内容,确定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制作物理实验的微视频教学课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设计与实验相关的练习。学生在课前进行观看课件,做好预习,并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二是做好课中探究。在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微课学习进行答疑解惑,然后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总结;三是突出微课应用重点。利用微课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突出如下重点,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实验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及其在实验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精密、使用过程复杂的仪器,要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视频掌握其操作方法,这样能提高学生实验的精度与效果。另一方面微课课件要突出实验过程,初中学生首次参与物理实验,其实验基础不牢,多让学生观看实验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例如,在进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探究实验时,可用微课为学生演示两个小灯泡具体电路连接方式,以及实验中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这样既能提高实验效果,又能让学生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理解。

三、结合生活实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新课标中强调,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既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又能降低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参与兴趣,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结合学生生活并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一是运用生活资源进行物理实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可以用来进行物理实验,恰当合理地运用生活资源进行实验教学,能让学生感到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使他们产生较高的实验兴趣,并有助于学生初中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节课时,可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运用家庭中的拔罐器和医院输液用的长胶管来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就能较好地演示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通过演示既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又能让学生感到惊奇的现象,从而较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积极拓展课外的小制作、小实验。在物理教材中介绍了一些小制作、小实验,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物理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理解物理知识。对此可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简易物品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如自制单调可变的哨子、小孔成像装置等,都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新颖、高效、有吸引力的实验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才能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中),2017(1).

[2]张小虎.浅谈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2016(6).

论文作者:刘震,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论文_刘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