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论文_何大勇,钟道平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论文_何大勇,钟道平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活动的成败。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及管理的特点及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建筑工程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控与管理水平,以期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衡量工程各项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质量监控与管理是一项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实践工作。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各参建方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参与各方都应该按照相应标准来加强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施工质量监控及管理提出较高要求。新型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 因而,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特点及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一直是建筑行业永恒的主题,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也一直是监理单位及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及管理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质量监控管理组织体系上初步发展为第三方监控为主体、 企业自控为重点、 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趋势,省市县各级管理机构也得以进一步完善与健全。第二,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工程施工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进一步健全。第三,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被摒弃,工程施工质量、进度、造价及安全得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过程逐渐走向科学化、市场化。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具有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施工的特殊性。建筑工程与其他工程不同,在样式、规模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施工环境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施工活动存在多工种交叉施工,涉及到多项施工技术,因而建筑工程施工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保障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符合施工设计质量要求。(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水平密切相关,特定的施工技术及设备是工程施工的灵魂,而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则是这些施工技术及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三)新型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及建筑材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高层建筑及智能建筑的兴起,也使得建筑工程结构日趋复杂、功能性日趋特殊,施工技术水平相应提高,施工管理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工程施工项目数量剧增、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这些都导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总体不乐观。具体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较低,少数工程质量甚至无法满足设计功能的要求。第二,虽然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已引进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并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适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工作也得以贯彻落实,但是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行业的质量合格率较低,这表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堪忧。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工程质量监管机制落实不到位、设计图纸存在问题、施工材料管理不力、监管工作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阻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施工企业需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做好各方面的质量监管工作,以保障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施工技术的监控与管理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智能建筑逐渐增多,建筑工程涉及到的专业类型也趋于多样化,这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的专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各有差异,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满足本专业技术要求的同时,满足其他专业的施工顺序及空间位置的要求。因而施工企业需积极引进并学习新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以保障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3.2施工方法的监控与管理

施工方法的管理主要是指对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工艺流程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管理。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须严格执行分级审批制度,全面分析工程特征、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具体情况,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及控制重点,经过多次审批修改来优化施工方案及组织方案;挑选经济适用的施工机械及设备,科学布置施工平面图;编制技术方案及质量管理方案。另外,还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主要包括一般性的分部工程技术交底及特殊的技术交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全程监管,详细记录监控结果,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必须要及时提出整改方案,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实施处于受控范围内。

3.3施工工序的监控与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多工种交叉施工的现象,如果某些分项、分部工程先于其他部分完成,且后期管理不当,那么极有可能在其他部位施工过程中造成损伤,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延误施工工期,浪费人力物力及时间,甚至造成永久性质量缺陷。这就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加强工序管理,严格遵循施工工序及流程来安排施工次序并加强成品保护。其次,施工企业需实施交接班检查制度。工序交接须进行签证处理,如发现质量问题,可拒签并向质监人员反映,上道施工工序质量达标后才可开展下一道工序施工。质监人员需认真检查各关键工序,尤其是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严格根据国家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来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3.4施工人员的监控与管理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是直接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施工企业需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工作,使其自觉规范施工行为、减少违章施工现象的出现。其次,需强化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丰富其管理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主动参与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来。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应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将各施工环节的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可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有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优、综合素质高的建筑施工队伍。

3.5材料及设备的监控与管理

施工材料是建筑物的构成基础,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施工企业需对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予以重视,通过管理施工材料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使用原材料时,须遵循“先检后用”的原则,安排施工材料质量监管人员,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等,检查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施工场所;只有质量检测合格的,才能投入使用,这样有助于从根源上杜绝假冒伪劣材料的使用,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标。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也需加强管理。施工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生产工具,其质量性能直接影响到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安排设备检修人员,定期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及时做好维修及养护工作,以及时发现并排除存在的质量隐患,保障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与管理工作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从思想意识上提高重视,加大建筑工程质量的监控与管理力度,从施工技术、施工工序、施工管理、施工人员等多个角度入手,采用有效措施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其综合效益的实现,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孙丽平.应重视和强化监理在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作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2):112-113

[2]董永强.走出质量管理的怪圈———浅议工程质量管理的不利因素[J].施工企业管理,2009(1):67-68

[3]刘建国;舒平.浅谈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社科综合版),2004(2):95-96

[4]高克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及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5):107-108

作者简介;

何大勇 男(1981-7)本科 工程师 主要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何大勇,钟道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控与管理论文_何大勇,钟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