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论文

云南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论文

云南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

王凤军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论文主要从院校的视角,对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高职导游专业教育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行业需求不相适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适时改革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云南旅游业发展实际,研究讨论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问题。

一 现代学徒制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养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岗位工作实践的问题。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校企合作育人的新举措,也是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的试行可以帮助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储备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领域的现代学徒制改革。2014年8月,自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来,先后已有三批院校、企业、地区和行业组织参与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是随着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的发布,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相关《意见》明确指出,“要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

二 导游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适切性和现实可能性

旅游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对导游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导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态度与敬业精神,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事实证明,导游专业学生要提高职业能力,光靠学校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其它诸如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生活服务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导游工作经验的积累只有深入旅游企业实践锻炼才能实现。因此,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相关高职院校开展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因丑闻停颁,作家村上春树对瑞典文化界新设的文学奖“不领情”,希望组委会把自己从候选名单上去除

现代学徒制需要校企开展深层次的合作,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虽然导游人才流动性强,就业相对灵活自由,旅游企业对长远的人才储备关心不足,但地方旅游业协会完全可以从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导游人才规模,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为了推进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院校需要主动寻求与地方旅游业协会(企业)合作,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规划,积极协调相关企业落实导游专业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劳动就业相关问题。

学生在企业(旅行社)学习期间,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根据培养方案对学生开展岗位技能训练,按照“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习模式,逐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重点加强学生现场导游业务能力培养。

在我国,现代学徒制主要是针对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而提出的。旅游行业本就素有师傅带徒弟的员工培训习惯,而且在推进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地方旅游业协会十分关注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正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省委、省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正在拟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相关扶持政策。因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地方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导游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了现实可能。

2017年11月6日,在每个小区去掉东西两侧的保护行与南北两端的边缘树,选择中间的12株树作为样树进行细根采集,重复3次。依据Guo et al.(2004)的完整土块法用铁铲挖取每株样树切口处萌发出的根系,并放置在湿纱布中以保持其活性。参照Pregitzer et al.(2002)的分级方法,将根系最末端的根尖定为1级根,两个1级根相交后的根定为2级根,以此类推;不同等级的根经处理后分别放入相应的玻璃皿中,并冷藏保存(熊德成等,2012),尽快进行内源激素与氮代谢关键酶的测定。

三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一) 主动寻求与地方旅游业协会(企业)合作,实现双主体协同育人

云南是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历年来,高职导游人才培养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十二五”期间,全省旅游从业人员已达94万人。当前,云南省旅游产业已进入全面转型升级、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云南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预计到2020年全省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200万人。由此可见,旅游业人才培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需要尊重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师傅在学徒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徒)学习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校内课程还是学生参加企业培训和实践的课程,既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考核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既要注重结果性评价,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内容和方法全面科学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为此,职业院校要对相关专业学生实行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如弹性学制或学分制),将学生企业见习和社会实践、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分别纳入不同的实践课程进行管理。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施学生考核评价方案,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评价范围;要增强学校专业导师与企业师傅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二) 人才培养实行按学期分段的“2+1+2+1”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导游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导游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导游服务、礼貌礼仪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需要旅游企业选派优秀的人才、技能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到学校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院校也需要引进高技能人才,或利用假期定期轮流安排导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战经验。这样,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可以提高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学校专任教师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兼职教师传授实践经验和学生模拟训练为主,系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可通过导游讲解实训、模拟带团、参加导游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目标要求:理解诚实正直三原则及其重要性;学习重要词汇和习惯表达法;把握文章各部分的重要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和逻辑组织方法,完成相关词汇、语法和翻译练习。

对我科12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2016年度未采用微信平台互动学习,以传统模式培训,记录晨会提问知晓率、每季度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成绩,此为对照组。2017年度利用微信平台互动学习,记录晨会提问知晓率、每季度理论考试成绩以及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成绩,此为为实验组。

然而,相关资料表明,目前云南导游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诚信、自律、专业、敬业、服务等能力素质普遍不高,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导游职业生涯时间不长,与云南实施“科教兴旅、人才强旅”战略不完全相适应。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云南相关高职院校应该顺势而为,努力寻求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生(学徒)跟岗实习期间,企业师傅要凭借自己丰富的带团经验对学生言传身教。经过企业师傅的示范引领,学生反复观摩学习、实践,在多次全过程参与带团中逐步熟悉导游业务知识和岗位规范,领会导游服务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在取得导游资格证后,学生(学徒)顶岗实习期间,需要在企业师傅的指导帮助下,相对独立地完成导游工作任务,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三) 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的特征之一是校企交替培养人才。导游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需的专业知识外,重在实用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云南的实际,我们认为,校企双方可以按学期分段组织教学,采用“2+1+2+1”教学模式。大学一年级,学生主要在校学习专业相关基础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并利用假期到企业见习和社会实践,更好地了解行业、企业,了解岗位工作要求,熟悉导游业务,加深对专业的认知,进行自我职业定位,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大二上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跟岗实习,返回学校后两个学期集中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开展模拟实训,并参加导游资格考试;大三下学期再次进入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直至毕业。

(四) 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完善学生考核评价

同时,院校需要与相关旅游企业、学生签订协同育人合作协议,落实学生学徒(准员工)双重身份和人才培养双导师制,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权利义务。相关企业(旅行社)要聘请能力水平高、品德修养好和责任心强的金牌导游、优秀资深导游或导游服务技能骨干作为学生进入企业学习的师傅,院校要安排专业导师全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发展,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监督与学生学业成就考核评价。

(五) 坚持和完善“双证书”制度

为了培养适应地方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本土化导游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规划中,需要将导游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云南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与法规》、《导游业务》等课程,并通过《模拟导游》、《现场导游》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确保最迟在大三下学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之前的顶岗实习取得职业准入条件。同时,学生在学期间,经过校企协同培养,对于完成导游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训练,经过考核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高职院校按规定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在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和完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 努力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一) 建立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目前,我国试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行业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力度不足。为了降低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本,有效激发其参与校企一体化育人的积极性,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目前还未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应主动担当,积极寻求与旅游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基于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如可以在校企双方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在现有学生生均经费拨款方式不变的情况下,学生(学徒)见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期间的生活补贴、交通费、住宿费等支出,企业师傅的带徒津贴,学校专业导师相关工作补贴等主要由院校承担;因接收学生实习而产生的培训费、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报酬等合理支出主要由旅游企业承担,并依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确保学生合法权益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也使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诚信自律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形式和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尤其是学生在校外学习期间的安全问题总是时刻牵动着院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心。因此,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制定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同时,院校应积极落实学生校外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全学生权益保障和风险分担机制,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五 结语

在导游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非常现实和可能。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基础,人才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经过相关院校的改革实践,一定能够助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逐步形成。

节目的信号源有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使用专门的信号处理装置处理不同的信号,并做好信号的分类,才能保证节目播出顺利。如果要进行系统信号变换,需要经过节目上载、模拟信号调度、音频加解嵌系统、视频服务信号调度来实现,与此同时,还会对部分信号进行归类处理。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1):30-38+117.

[2] 张启富.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困境与实践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03):45-51.

[3] 王咪咪,徐小亮.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1):198.

[4] 王志勇,郑胜明,田莹.校企融合,递进实践,实境育人——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8,23(02):75-77.

[5] 赵正宝.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长效运行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23):10-16.

[6] 陈睿,焦云宏.论云南高职导游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基于云南从业导游的实证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7,8(04):8-13.

[7] 郑坚强,姜媛媛.浅析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5(14):105-106+111.

[8] 唐启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2):12-13+29.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for tour Guides in Yunn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Feng-jun

(Yunnan MinZu University,Yunnan,Kunming,China)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a hot topic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tourism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colleges, guid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rel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本文引用格式: 王凤军.云南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9,6(7):41-4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013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7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南高职院校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凤军,男,云南镇雄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Key word:Tour guide major;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Management system

标签:;  ;  ;  ;  ;  

云南高职导游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