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百合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细叶百合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金淑梅[1]2002年在《细叶百合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花圃内露地栽培2、3、4年生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为研究对象,对其繁殖生物学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细叶百合花色鲜红,植株高矮适中,具有较强的抗热、抗病及耐盐碱能力,是百合抗性育种不可缺少的亲本。特别适合在园林中作为花境材料,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怡人景象。在避光条件下,细叶百合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0℃。6天开始萌发,12天萌发完全,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萌发率下降,但5℃时萌发率有大幅升高,35℃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弱光能提高种子萌发率,萌发完全所需时间最短,仅为12天,萌发率为100%。不同果序果实内种子萌发以下部为最好,中部次之,上部最差。年龄效应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以细叶百合的鳞片为材料,通过扦插繁殖方法,观察基质、鳞茎的生长年龄、鳞茎的外、中、内层及同一层鳞片的上、中、下段对鳞片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扦插基质的选择实验中,以3年生细叶百合为扦插材料,25℃避光条件下,以草炭+珍珠岩(1:1)的混合物为基质时,鳞片产生的小鳞茎数最多,150片鳞片可产生172个小鳞茎;从年龄效应和位置效应的实验观察,4年生细叶百合鳞片生成小鳞茎最多,小鳞茎的平均直径也较大;鳞茎的外、中层鳞片的下部在适宜条件下比鳞片的中、上部容易诱导出鳞茎。利用鳞茎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BA和NAA。结果表明:最适宜鳞片分化的激素组合为MS+BA1+NAA1。不同部分鳞片分化小鳞茎能力大小依次为外层、中层、内层。对鳞片分割处理可显着增加单个鳞片分化小鳞茎的数量,分化能力大小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4年生鳞片分化能力最好。应用ELISA激素测定法测定细叶百合鳞茎中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的含量,发现不同年龄,不同位置鳞片中的叁种激素含量均有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IA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ABA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外层鳞片和鳞片下部IAA含量最多,ABA含量最少,且具有较高的IAA/ABA和GA/ABA值。2年生细叶百合只有13.55%的植株进入生殖阶段,3年生以上的植株全部能开花。实验地扦插苗比实生苗、组培苗生长旺盛。

杨青杰[2]2003年在《细叶百合与生产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花色红艳,是着名的野生花卉,同时还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中药功效。由于细叶百合的抗逆性极强,又是百合抗性育种的重要亲本。本实验以东北林业大学花圃内栽培的细叶百合为研究对象,针对与生产有关的几方面因素进行一系列研究。从种子活力、鳞茎的生长发育、摘顶处理与鳞茎发育及生物量的关系、淀粉粒的形态及分布、鳞茎中的可溶性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细叶百合种子的萌发率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下降。贮存1年种子总体萌发率下降8.67%;贮存2年种子总体萌发率较当年种子下降34%。胚的形态对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但直胚种子萌发完全时间要略长于弯胚种子。细叶百合种子大小对萌发开始时间、萌发率及萌发完全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与成苗率成正比关系。细叶百合种子的母株年龄与其后代的生育期有直接关系,随着母株年龄的增长其种子繁殖的后代生育期提前。 (2)细叶百合鳞茎体积及生物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周径、鲜重、干重几项指标的年增率变化先增高后降低。细叶百合的着花数和鳞茎的鳞叶数与植株年龄有关,二者数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鳞茎体积、鲜重、干重与株高和叶片数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3)细叶百合的鳞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年仅形成1个侧生小鳞茎,且此鳞茎是下一年唯一能抽生花茎、进行有性生殖的鳞茎。种球的增重主要是在开花以后。 (4)对细叶百合鳞茎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可确定细叶百合的淀粉粒属单粒无层纹淀粉粒,其直径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大。在2年生鳞茎中,外层鳞叶淀粉含量小于内层;而3年以上的鳞茎情况正好相反,3年和5年生鳞茎的内层鳞叶中的淀粉含量要小于外层鳞叶,外层鳞叶年龄至少为2年。1~3年株龄的植株淀粉粒分布密度随年龄逐渐增加,同龄植株鳞茎中的淀粉粒相比较,扦插植株比实生植株的淀粉粒分布密度高。5年生植株的鳞茎中淀粉粒密度有所下降,但淀粉粒体积增大。 (5)不同株龄植株、同龄不同发育形态植株以及同龄不同繁殖方式后代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年生未抽茎植株鳞茎可溶性糖含量为20.92%,而抽茎植株达37.67%,上升16.75%。3年生实生植株产生的鳞茎含糖量比鳞片扦插长成的植株低5.49%。而5年生鳞茎的可溶性糖含量比3年生鳞茎下降2.15%,比扦插3年生植株下降7.64%。

杨利平[3]2002年在《细叶百合的生殖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花色鲜红,植株高矮适中,具有较强的抗病、抗热及耐盐碱能力,是百合抗性育种不可缺少的亲本。本研究以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花圃不同环境中栽培的2~4年生细叶百合及大庆草原的野生细叶百合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栽培的2年生细叶百合只有13.55%的植株进入生殖阶段,3年生以上的植株全部能开花;细叶百合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需要传粉者;相对生殖成功率与植株年龄呈正相关,2年生细叶百合全光条件下的相对生殖成功率是林下的7.5倍;细叶百合无多父本效应,单一父本所得种子活力较高;雌蕊先熟,在开花前五天柱头即有可授性;自花授粉的座果率为自然授粉的1/2;毛百合(L.dauricum)及松叶百合(L.cernum)的花粉对细叶百合的生殖有极强的干扰作用。 传粉昆虫主要为蝶类和蜂类,不同生境、不同年份传粉昆虫的种类有一定差异,其中小齿淡脉隧蜂(Megachile willoughbiella)的传粉活动最为活跃;花蜜分泌高峰与昆虫访花高峰协调一致;气象条件影响访花昆虫的种类、频率和行为;昆虫访花频率与空气温度、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 哈尔滨全光下开花植株各器官生物量生殖分配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鳞茎(59.56%)〉叶(13.03%)〉茎(12.63%)〉生殖器官(9.09%)〉根(5.69%);哈尔滨林下开花植株各器官生物量生殖分配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顷序为鳞茎(52.02%)>茎(17.73%)>叶(17.39%)〉根(7.70%)>生殖器官(5.13%);大庆野生环境下开花植株各器官生物量生殖分配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鳞茎(73.92%)〉茎(12.52%)〉叶(8.80%)〉根(2.77%)〉生殖器官(1.83%);哈尔滨全光下植株各器官在整个生长季全氮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叶(2.19%)〉生殖器官(1.50%)〉鳞茎(1.16%)〉根(1.03%)〉茎(0.99%);各器官在整个生长季全磷含量平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殖器官(0.0322%)〉鳞茎(0.0316%)〉茎(0.0287%)〉根(0.0266%)〉叶(0.0264%);茎、叶中全氮与全磷含量季节变化呈显着正相关;生殖器官中全氮与全磷季节变化呈极显着正相关。 2年生细叶百合种子的萌发适温为20℃,对光照不敏感;3年生种子的萌发适宜条件为光照20℃,种子萌发完全的时间与光照强度成正比;野生细叶百合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光照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隔年陈种子萌发率没有下降,25℃时萌发率高,弱光能提高种子萌发率。 栽培条件下,细叶百合自然产生小鳞茎的植株不超过植株总数的12.13%;25℃避光是鳞片扦插生小鳞茎的最适条件;中层、外层鳞片生小鳞茎的数量多于内层鳞片。

胡昕[4]2012年在《干旱和遮荫对2种百合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和松叶百合(Lilium cernuum Kom.)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试验以采自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上述2种百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模拟干旱环境和人工遮荫条件对这两种百合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对植株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1.1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干旱胁迫对株高和茎粗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株高/茎粗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上升,且细叶百合明显高于对照。干旱胁迫致使松叶百合的叶面积、叶鲜重和干重显着或极显着低于对照,细叶百合叶面积、和叶片鲜重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干重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对照。1.2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细叶百合叶绿素a下降幅度较大,松叶百合叶绿素b下降幅度较大。干旱胁迫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细叶百合呈现下降的趋势,松叶百合有上升的趋势,但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1.3对叶片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与对照比较,细叶百合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大而上升,松叶百合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SOD活性的变化,细叶百合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最低值出现在45%处理,最大值出现在35%处理。松叶百合的SOD变化与细叶百合相反,最大值出现在45%处理,最低值为35%处理。1.4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2种百合叶片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均低于对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比值高于对照,疏密度低于对照。2遮阴处理对植株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2.1随遮荫程度的增加,2种百合的株高、株高/茎粗、叶面积、叶鲜重都高于对照,叶干重/叶鲜重低于对照,且松叶百合的变化幅度较大。2.2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都较全光照下有所增加,细叶百合叶绿素含量随遮荫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松叶百合随遮荫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遮阴处理均高于对照; SOD活性细叶百合随着遮荫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松叶百合呈逐渐下降趋势。2.4遮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在全光照及50%遮荫条件下,2种百合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型曲线(9:00和15:00),并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75%和90%遮荫条件下,松叶百合亦呈双峰型曲线,但出现时间与上述不同(11:00和13:00);细叶百合净光合速率在13:00出现峰值。2种百合的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低于对照,而净光合速率高于对照。在各处理间,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均随遮荫程度增加而降低。2.5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遮荫处理使2种百合的叶片上表皮厚度减小,下表皮厚度增加。细叶百合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以及CTR和SR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松叶百合与对照相比有所减少。综上分析,细叶百合对干旱和光照强度的适应能力强于松叶百合。

靳洋洋[5]2017年在《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显着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以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为试材开展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长白山区百合属五种植物在物种水平上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垂花百合的遗传多样性测度Shannon’s信息指数I=0.4393,毛百合I=0.4371、轮叶百合I=0.3975、细叶百合I=0.3948,珠芽百合I=0.3037。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轮叶百合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明显低于物种水平,Shannon’s信息指数最高为0.2031,居群间遗传分化极大,基因流微弱(Gst=0.5248,Nm*=0.4527)。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分化极为显着(P<0.0010),Mantel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水平地理距离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r=0.0182,P<0.01),遗传漂变是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变异的主要原因,而Φ值=0.581,表明轮叶百合居群以自交为优势,这种繁殖方式进一步加速了居群的分化,弱化了基因交流;毛百合居群水平上的遗传多样低于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s信息指数最高为0.3133,居群间遗传分化极大,基因流虽弱但大于1(Gst=0.3053,Nm*=1.1379),可以抵制遗传漂变对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分化极为显着(P<0.0010),Mantel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与水平地理距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7002,P>0.05),而Φ值=0.417,表明毛百合居群兼有自交和杂交,这种繁殖方式削弱了居群的分化。细叶百合、垂花百合及珠芽百合的自然资源较少,仅有一个居群,无法进行居群间的比较分析。2.以ITS2通用引物为条形码完成了细叶百合的分子鉴定,同时我们还发现并使用3条ISSR引物(UBC807、UBC826、UBC866)实现了长白山区百合属5种百合的物种鉴别。3.轮叶百合与毛百合蛋白质含量低(分别为0.99%,0.44%,食用百合参考标准为6.7%),两种百合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别为69.65%和76.18%,食用百合参考标准为79.5%)。冷浸出物含量较高(分别为37.93%,32.36%,中国药典要求≥18%),进一步利用HPLC法分析其药用成分甾体皂苷类成分以及粗多糖组分,发现:两种百合的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并且轮叶百合的甾体皂苷类成分高于毛百合,但粗多糖组分含量均较低。综上所述,细叶百合、垂花百合及珠芽百合在长白山区为稀缺自然资源,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轮叶百合及毛百合均有一定的药用开发价值,其种质资源的保护意义明显。

参考文献:

[1]. 细叶百合繁殖生物学的研究[D]. 金淑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02

[2]. 细叶百合与生产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杨青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3]. 细叶百合的生殖生态学研究[D]. 杨利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02

[4]. 干旱和遮荫对2种百合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胡昕. 吉林农业大学. 2012

[5]. 长白山区五种百合属植物保护研究[D]. 靳洋洋. 吉林大学. 2017

标签:;  ;  ;  ;  ;  ;  

细叶百合繁殖生物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