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案例论文_周双华

《将相和》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案例论文_周双华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镇第四小学 323900

一、案例背景

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阅历和独特的教学经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常常采用独特的个性化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进行“个性阅读”,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保留他们原有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鼓励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感悟和体会,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案例描述

《将相和》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歌颂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热爱祖国、顾全大局的思想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我在讲“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时,通过分析“秦王不讲信用”和“蔺相如不辱使命”,展开了一场关于“信用”和“蔺相如能够不辱使命的根本原因”的讨论,把学生引入了深入挖掘、多元感悟的个性化阅读轨道。在总结这个小故事时,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师: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揭穿了秦王的阴谋。蔺相如说如果秦王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和他换;如果没有,就一定把和氏璧给带回来,结果真给带回来了。蔺相如是讲信用的、热爱祖国的。生:秦王不讲信用,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理屈;蔺相如完璧归赵,不辱使命,保卫了赵国。生:蔺相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着,这时——生1(突然站起):老师,蔺相如也没讲信用,不值得我们学习。师(惊愕):为什么呀?生1(接着说):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才能交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秦王在举行典礼时,蔺相如却叫人把和氏璧带回赵国了,这不是不讲信用吗?师(默然):这是机智……生1:机智,也得讲信用呀!生2:如果不这样,秦王夺走和氏璧怎么办?生1(笑着说):等到举行典礼时,他还可以“以头撞璧”呀。反正秦王是喜欢和氏璧的,不忍心看到有人把它弄坏。师(点头默许,夸赞):这不失为另一种方法。你给蔺相如想到了一种又讲信用,又能完璧归赵的好方法。不错,大家鼓掌。生:老师,秦王答应蔺相如举行典礼时以城换璧,是不是也在揭穿蔺相如不想交出和氏璧的计谋呢?师(意想不到):你说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生:秦王是一国之主,他既然知道蔺相如指出的和氏璧瑕疵是假,那么他也会料定蔺相如是不会给他璧的。蔺相如和他约定举行典礼时交出,秦王答应了,这也是他的将计就计吧。生:秦王也不简单,他也挺聪明的。师(再次点头):不,这不叫聪明,这叫狡猾。生:为什么?师:用在坏人身上这就得叫狡猾。生:老师,您说蔺相如揭穿了秦王的骗局,让秦国理屈,完璧归赵,从而保卫了赵国。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师:(见学生有新的见解,于是顺势利导)不是这样的,是怎样的呢?你说说看。生:秦国还没有准备好,军事实力还不够强。生:赵国还很强大,秦国不敢进攻赵国。生:老师,你看课文的开头“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可见秦国进攻别国是不需要理由的。过了几年以后,秦国把赵国给灭了,那时秦国也没有什么理由呀,也是理屈呀。所以秦王并不在乎是否理屈,没有进攻赵国,使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根本原因是赵国还没有衰败,而秦国此时实力还不足够大,没有准备好,或是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我心里不禁一惊,对呀,秦国先灭掉的是韩赵魏,这时也的确没有什么充足的进攻理由呀,我不禁汗颜。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此深透,是我所始料不及的。我当即对他进行了表扬,夸他对问题思考得深入。

师: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后,巧妙地要回璧,并理直气壮地说要用头撞璧,让秦王既恼怒又害怕,说明他聪明、勇敢,是不是呀?学生点头表示认同。师:秦王按蔺相如的要求举行典礼时,蔺相如早叫手下把璧送回赵国了。他这样做,完全可能激怒秦王惹上杀身之祸,可他却大大方方对秦王说明(让生读蔺相如的话)。难道这不是说明他勇敢机智,热爱祖国吗?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三、案例反思

文本可以让学生有精神寄托,学生可以在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寻找自我。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他们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何才能让学生有多元化的思维,并且能够做到个性化阅读,更深入地挖掘文本?

1.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的过程实质上指主体对事物原本意义和引申意义的理解和把握这一心理过程。与经验相比,体验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包含诗意、深义和个性色彩的形态。它不仅是对人内心丰富性的体现,更是对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和个性的根本规定的揭示。当前我们所运用的阅读教学模式是“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这种方式重视的是人的认知、理性和分析,忽视了人的情感、感性和综合能力。这就说明当前所践行的课程观更多的是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没有重视人的发展,这就导致了人缺乏情感诉求,所以精神世界也比较空虚。由于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能动性,所以都会创造出自己的纯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只有在自己在创造、理解、建构和体验过后,才能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即是精神世界。新课程要求,语文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条分缕析”式的教学方式应该修正自身缺陷,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和精神世界的构建贡献力量。

2.培养学生的阅读文化理解力。作为人类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要展现出语文的人文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文化,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能感受到博大的中华文化,从中发现民族文化的智慧,并融入自身;能吸引学生主动关注当代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还能从文化学习中汲取优秀的知识营养。

总之,当前迫在眉睫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这也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发掘出更多的新的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更加美好的感受。

论文作者:周双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6

标签:;  ;  ;  ;  ;  ;  ;  ;  

《将相和》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案例论文_周双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