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理想色彩的语文教育改革--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_语文素养论文

充满理想色彩的语文教育改革--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_语文素养论文

充满理想色彩的语文教育改革——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师资培训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师资论文,新课程标准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的世纪,中国教育面临一次重大的改革。人们普遍认为,新课程的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是对旧教育理念、旧教育模式、旧教育传统的拨乱反正!是对现代国际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经验的兼收并蓄!是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不少人把此次改革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由于政府的推动,新课程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显示出大的气势。从2001年开始试点实验,到2002年试点实验的扩大,再到2003、2004年大面积的铺开,凸显了政府和教改专家们的决心。新课程的实施,其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和新课程一起发展,否则,就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再理想的目标设计也不能变成现实的实施。这样,新课程的实施就是一句空话。那么,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是怎样,实施过程又有什么体会?这值得我们去探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态度来思考和实施新课程。2003年下半年,笔者选取了一个从2002年9月开始实验的省级实验区里的所有初中语文教师作为对象,以座谈会和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其实验一年的各种材料综合分析,提出几点思考意见。因实验区里只有初一(即七年级)开展实验,参与实验的语文教师少,所以回收问卷总共48份。但因包括了条件好的城区学校和条件一般的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故笔者以为其覆盖面广,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理想化的教学理念

语言是民族的根系,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之所在。语文教育改革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理念:语文性质上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新表述;课程地位上提“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从历史看,中国学校教育中许多大大小小的教育改革,都是从语文入手的,因而语文的整体定位和设计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新课程提出了语文的三个特点: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映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三是汉语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有不少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再理想、再完美的设想都需要看它是否能在现实中实施,否则便是纸上谈兵。从调查看,大家普遍认为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好,48份问卷中有3人认为符合现实可行;有42人认为可行但有距离;只有3人认为太理想化,不可行。在问到对“语文教学大纲”改称为“语文课程标准”的看法时,回答觉得有必要的是34人,没必要的是6人,而无所谓的为8人。在问及新标准是否可行时,认为可行的是38人,认为不可行的是3人,其他人特别注明在农村中不可行。从座谈会中了解到的情况看,农村中小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改革的力度较小,开展的难度较大,教师的信心比较不足。应该说,改革本身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以超前的、理想的标准来要求现在的教师,使之存在一定的距离是正常的。但课程改革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一步推进。我们应有一个过渡的环节,让教师觉得可以操作。否则,新课程改革不但不能调动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反而挫伤教师教改的热情。问卷中“对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的态度”,赞同者42人,不赞同者4人,没有回答者2人。可见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从内心深处是赞成新课程改革的。

另外,对一些新的概念、提法,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对“语文素养”的提法,认为好的有42人,认为不好的有2人,不置可否的有4人。对把初中改为七、八、九年级,认为有必要的为26人,认为没必要的为9人,而认为无所谓的为13人。对“革命”一词,目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很热衷使用,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这大概受了西方的影响,但基层一线的教师却大多不喜欢这一词语。这里涉及到对以往的语文教育的评价和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态度问题。旧的基础教育是否应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是否有值得保留的东西?新课程改革之初的彻底否定,以行政的压力,把语文教育的传统“一刀切”砍掉的做法,教师们普遍觉得过于简单化了。问卷中教师看法的结果是:实施新课程,对传统语文教学应:全盘否定为0人,否定大部分的为7人,否定小部分的为37人,不否定的为4人。

语文教育改革既要继承我们民族语文教育的长处,又要借鉴当代西方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但语文不像基础教育中的其他学科,语文有着很强的中国文字的特点。近一百年来的语文改革,我们都是不断地以西方的观念,来否定传统的语文教育。同时又把我们成功的例子去套西方的理论。笔者以为这个传统既有我们本身的东西,又有不少是前一次从西方引进的东西。比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引进的苏联文学教学模式,就成为这次语文教育大讨论炮轰的重点,但许多提出批评的专家学者还以为是我们固有的东西。我们在引进西方教育理论时,失去了太多自己优秀的东西,又把引进的缺点当成我们传统的弊端。再过十年、二十年,今天一些专家学者大力倡导的某些欧美教育理念会不会又成为弊病?这方面没有专家好好去梳理。我们不要太多的西方名词术语,该好好挖掘整理传统语文教育思想了。

新课程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那就是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理解,认为教师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是平等对话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这种师生关系,中学老师赞同者为43人,不赞同者为3人,其他为2人。实际上,在教改之前,不少教师已对过去的师生关系有了认识,不少人已经进行了改革。但不管怎样改,笔者以为古代中国的表述是最好的,即“亦师亦友”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关键看你怎样去处理。《论语》中孔子那种对话模式,那种平等、和蔼的风范,不正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吗?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从字面来说是有创意的。尤其是强调开发校本课程,给基础教育吹来了一股春风,触动了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把一线教师推到了开发主体的地位。但从实施的情况看,并没有设想的那么好。问卷中,“是否有进行与语文课程相关的校本课程建设”,回答有的是21人,回答说没有的是27人,这个比例不小。“没有开发的原因”的回答有以下:学校没有要求的4人,觉得没有条件的19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的4人,其他未回答。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这个设想是落实得最不好的。这说明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这方面没有落实到位。这也表明新课程改革要大面积铺开是容易的,但要按设想的目标深入下去还需要花很多的功夫,否则,就是流于表层化的改革。对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普遍赞同,但对探究性的理解还不到位。不少老师在实际操作中视为畏途,不敢放手去做,或不懂怎样去做。

二、理想化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三个维度的目标设计是一个重大突破。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这是对传统陈旧落后的语文教学价值观的梳理、提炼,以及在新的角度的提高和条理化。它纠正了原有课程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弊端。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设计是好的。那么,在实际教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问及“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可操作性”时,老师认为可操作的有7人,认为有些难的有36人,而认为很难的有5人。三维目标中,后两个维度的目标在教学与教学评价中弹性比较大,无法落实及把握。

新课程改革中,专家学者最为得意的一项内容是把“培养学生个性”写进了新课程。应该说这是个历史的突破,提得非常及时,值得大书特书。与之相联系的,是在教育中要贯彻“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几千年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倡导集体意识,泯灭人的个性,而独立的人格恰恰是创新人才的“脊梁”。我们应该意识到,学校教育能够造就英才,也会毁灭天才。教师的独立人格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触及灵魂的工作,在教给学生以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致力于人的精神和人格的塑造。我们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独立独行的人,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独立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教育目标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是一批有着忧国忧民意识的文人学者提出来的伟大设想。教育必然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个性培养’,您认为有意义吗”的问题,老师认为有的是46人,而认为无的是2人。可见这个提法是得人心的。现在的问题是能实施吗?怎么实施?问卷中认为在实践中可行的有14人,认为难以贯彻的有34人。认为影响个性培养的主要因素有(多项选择):社会(42人)、学校(36人)、教育主管部门(27人)、家长(40人)。从中可以看出影响个性培养的因素是很多的。现在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提供给教师一种个性培养的环境。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师处境堪忧,其生存状况(指各种生存)是新课程制定者难以想象的。在各种压力下,教师基本没有个性。没有个性的教师又怎样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当然,还有更成问题的是教师的多重人格问题。这有待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

三、理想化的教学评价

谈到新课程的改革,人们自然都会想到现在的考试制度和教学考核制度。现在中小学校一切都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许多工作如评优评先、评职称、定奖金、提位子等等都和此挂钩。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把高考录取率作为衡量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绩。而且,新课程改革之初,一些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也不自觉地以旧的考试模式下取得的成绩作为课程改革的成绩加以宣扬。可见旧的观念已是根深蒂固。现在,有些地方搞两套方案,对上面展示的是新课程倡导下的素质教育,对下面强调的是能够出升学率、完成升学指标任务的应试教育。这成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下的一个奇特的现象。因此,不少人认为,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不改革,新课程改革就很难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初,许多学者专家也提出要坚决彻底地改革高考制度。但在2003年后,这种声音有所改变,大部分人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高考制度是一下子改变不了的。高考是中国教育界唯一比较公平合理、比较干净的地方。高考制度如果按一些专家学者理想的方案改革,那么我们唯一的净土可能都要被贪污腐败给腐蚀了。基于这种认识,现在更多的人主张在考试的内容、组织的形式上进行改革。比如扩大自主权,让更多的省市能自主命题;在考试内容的导向上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等等。这在2004年的高考中体现得很明显。拥有自主出题权的各个省份,竭尽全力各显所能,努力使自己的试卷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作文题目成为这年高考的一个亮点。问卷中对“现行考试制度(高考、中考)与新课程改革是否矛盾”的回答,认为矛盾的有19人,认为不矛盾的有2人,认为要适当调整的有27人。

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新课程改革重视过程与方法,大力倡导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主张平时注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最能反映学习进步的成果、学生的作品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同学的评价、家长的反应等等。“成长记录”的设计符合时代的要求。实施起来又怎样呢?问卷中有个问题是“对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学生的形式的看法”,认为好的有33人,认为不好的有12人,没有回答的3人。而对“使用起来是否方便”的回答则是:认为方便的有5人,认为不方便的是28人,认为适中的是15人。座谈中教师普遍提出这些问题:一个老师记录50多、甚至60多位学生如何忙得过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核评价如何操作?这不能不让我们更深地去思考教育体制问题。许多地方为了节省财力,压缩学校教师编制,人为扩大班级学生数。笔者以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小班化教学应该开始实行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管理模式应该改变了。比起课程改革来,这才是最为根本的。

四、理想化的教师培训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人成为最重要的因素。“课程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斯腾豪斯的这句话精辟地点出了实质。课程改革之初,专家学者的决心很大,要让所有老师“洗脑”一遍,不培训不上岗。但教师培训是个综合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等。

以培训的内容来说,理念的理解是关键。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培训过程中专家所举的事例太多是极少数的个案,无论是批判旧教育观念的例子,还是宣传新教育理念的典型,都是如此。如这个语文教学的例子:“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孩子回答:“变成了春天!”这个回答是多么富有想象力,又是多么富有艺术性。可居然被判为零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水”。到处的培训班都在引用这个例子。以偏概全,采用偏激案例,这是培训中的大忌,会使受训的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还有,刚开始时,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改专家居高临下的姿态,产生过不良的影响。不少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本身的观念就没有转变,不少省、市、县教育主管领导在新课程培训班上的开场白还有不少是老观念。问卷中,一线老师认为目前教育主管部门的观念和管理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3人,不太一致的37人,相矛盾的8人。在中国目前这种行政权强大的教育界里,这种状况是很危险的。

改革之初,专家学者过高地估计了各地教育改革的投入,对大面积、高层次的培训寄予过高的期望。从问卷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看出:“您所在学校对培训经费投入:很足的0人,比较足的9人,不足的32人,没有的7人。”从老师的愿望看:“您希望参加哪一级的培训:国家级的16人,省级的20人,市级的9人,县区级的2人,学校级的1人。”从座谈中了解到,教师希望听到高水平的培训讲座,以及能与专家学者进行直接的交流。笔者所调查的这个省级实验区的课程改革老师参加培训的情况是:国家级的0人,省级的4人,市级7人,县区25人,学校级的7人,自学的5人。层次越低的培训越容易流于形式,效果越差。从座谈中了解到,培训时间也由过去的七天变成现在的一、二天。老师对培训效果的回答是:认为很好的16人,一般的22人,有一些的8人,没效果的2人。对“参加培训后,您的教育观念是否转变”问题的回答是:有很大转变的是7人,基本转变的是27人,有初步转变的是10人,很难说的是4人。这种情况与刚开始设想的理想的培训目标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中的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的问题,以及理想化的新课程设计与现实实施之间的问题。只有理性地思考并解决好这一问题,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标签:;  ;  

充满理想色彩的语文教育改革--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与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_语文素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