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梅 (临汾市中心医院; 041000)
【摘要】目的:针对创新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实施研究。方法:选择某院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心内科收治的 100 例患者充当临 床研究对象,随机、平均的将其划为每组 50 人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优质护理。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护理两组患者后,在护理效果对 比中,观察组比对照组好;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且 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在心内科护理期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护 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内科;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173-02 1
前言 优质护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要求不断提升的社会大背景下出 现的产物,优质护理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科学的护理模式,顾名思义,优质护理 就是护士为患者提供的最佳的护理服务。心内科是临床重点科室,收治的患者 绝大多数是病情严重的,患者的病情变化快,病情复杂,需要接受及时的治疗 与护理,其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那么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内科护 理工作中,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去实施护理,让患者受到护士的关怀与尊重,使 患者接受最专业与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有关的情况 汇报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 2017 年 5 月~2018 年 5 月心内科收治的 100 例患者充当临床研 究对象,男女比例为 1:1,年龄在 28~6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5.5)岁。 然后随机、平均的将患者分成每组 50 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身高、 体重等一般资料对比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 P>0.05,数据差异存在可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如叮嘱服药、日常体检等。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如下: 一是,完善排班制度构建;全面梳理本院本科室的护理人员队伍情况,掌握护 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学历、工作年限等基础信息,在此基础上合理搭配护理人 员,并科学安排排班制度。排班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兼顾各个护理人员的个人 需要和要求。实行小组责任制,确定小组成员个人具体分工及职责。二是,提 供技能培训机会;医院要为心内科所有护理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要定期 安排、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实践护理技能培训与理论知识学习活动,同时要通过 考核的形式对护理人员培训后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三是,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要坚持人文护理理念,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及家 属沟通,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并了解患者病情,对患者表现的负面心理现 象,要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一般可通过沟通减压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或降低 压力;同时,要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要向患者普及疾病及治疗方法相关信息, 避免患者由缺少对疾病的了解而造成恐慌的现象,并在此过程中为患者普及成 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在日常 护理期间,要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医院实际状况尽可能的 满足患者要求;同时,要定时清理患者居住的病房,要做好通风换气、消毒等 工作,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在进行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要先 向患者作出解释,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才能实施相关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研究 本文搜集的资料全部使用 SPSS20.0 软件处理、解析,通过 t 检验计量资料, 通过卡方检验计数资料,若 P<0.05,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在护理效果比较中,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 P<0.05,数 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详见表 1。
论文作者:梁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内科论文; 差异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