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_程宏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_程宏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时,要坚持做到结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选择体育项目;组织体育竞赛来加强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挖掘各类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锻造完美人格起到积极作用。笔者以二十多年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和采用文献查阅等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策略探讨。

一、结合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来选择体育项目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最有难度的一项就是体育教师做到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采用“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不利于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适合每位学生的,需要体育教师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实际状况,即备学生,例如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对体育项目的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等,对学生们这些综合性体育锻炼方面进行掌握,进而选择出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参与兴趣,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对心理自卑的中小学生应当选择较为简单的体育项目,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参与体育项目的自信心,如踢毽子和跳绳等娱乐性体育项目;对于性格较为冲动或者性格内向容易生气的学生,体育教师就要充分锻炼他们的体育运动耐心,例如慢跑和太极拳等较为缓慢的体育运动项目;对于性格较为孤僻的中小学生,体育教师就应当充分加强他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合群度,为他们选择一些集体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打篮球、拔河以及踢足球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要注重体育项目自身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磨炼与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二、组织体育竞赛来加强中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中小学体育运动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特征,组织体育竞赛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竞争性的体育运动来充分锻炼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解决运动时遇到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做“丢沙包”游戏活动时,不仅能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还能够提升反应能力;在进行“拷贝不走样”体育游戏中,需要学生们共同配合遵守“拷贝不走样”的游戏规则,充分锻炼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在100米赛跑中,体育教师可以对中小学生及时开展挫折教育,让学生们通过努力提高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同时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来充分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水平。

三、充分挖掘各类体育运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体育运动与体育竞赛两大类。中小学体育运动主要包括球类运动、体操运动以及田径类运动等项目,而中小学体育比赛大多以集体活动方式来进行的校内外体育竞赛。在中小学生参加的每项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中小学中长跑耐力项目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合理呼吸方法、克服“极点”的同时,应积极鼓励他们通过耐力项目锻炼来提升良好意志品质,不仅如此,合理的耐力项目开展还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心理忍耐力;通过每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测试,中小学生能够培养自我挑战意识;通过参加球类运动等集体性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在中小学校校内田径、球类等各项运动队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体育教师可适时鼓励学生通过运动训练锻炼自我思维能力,并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通过比赛可以提升学生抗焦虑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等。特别是中小学生在参加体育比赛时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起伏活动,因此体育教师(教练员)应当及时给予心理调节,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呢?首先体育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才能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充分落实下来。如果体育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关系处理的不够好,体育课堂氛围就会表现的非常沉闷,就会出现教学不配合等一系列问题,有些学生还会与教师刻意的拉开距离。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同伴积极合作探究学习。其次体育教师还要以尊重学生的情感为基础,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来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

例如,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时,体育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几个体育游戏供选择,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出学生们最想玩的游戏,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重差异化的教学培养,采取相适应的体育心理教学措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运动体验中获得乐趣和进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量.生本教育理念价值引领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1:13.

[2]白剑行,李心.试论中国教学体系下的体育教育[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

论文作者:程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论文_程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