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水务局 2524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混凝土渗漏的有效的防治,对增强建筑物的耐久性、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做好混凝土的防渗漏工作,也是对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水利工程;渗漏;应对措施
一般情况下,渗漏处理采取的办法是防水堵漏。为有效止水及降低建筑物的内部水压,应尽可能靠近渗漏的源头进行堵漏,这也有利于稳定建筑物。在时间上,枯水期、无水期是修补渗漏的好季节。而在有水的状态下如果也必须修补,则应遵守“先排后堵、下排上载”的原则。
1水利水电建筑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
1.1混凝土防渗墙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不仅可以做地基基础防渗,而且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具有险情隐患的堤坝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基坑防渗处理以及临时施工围堰中。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应用在水利施工工程当中可以处理多种水利工程渗漏问题,还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墙体厚度和防渗墙深度进行合理控制,而且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不过缺点在于造价高、成本难以控制。在对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材料进行选择时,应该通过实验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材料,可以在墙体材料中加入一些防水剂,从而提高防渗效果。
1.2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首先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流动性和胶乳性质的浆液混合在一起,然后把混合物注入到岩层的裂缝中,在注入时主要使用的是钻孔的方式,岩基中的灌浆帷幕。现阶段,技术人员在进行灌浆的时候,对堤防大坝进行处理通常采用的是孔口封闭灌浆。一般来说,在对大坝施工灌浆时,裂隙容积越大,泥浆的注入量越多,而裂隙容积与灌浆的压力之间是成反比的,当裂隙越大时,注入的泥浆量就会越大,而泥浆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是逐渐变小的。在水利施工中,为了保证泥浆量的均匀分布,需要综合的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地质条件,而且还要参考防渗的相关要求和规定等,并合理的调整注浆压力,最终整理出最优的灌浆施工工艺。
1.3高压喷射防渗墙
借助于高压射流的冲击作用从而干扰覆盖层,使其发生位移或者是形变。施工人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泥浆灌注,最终保证土层颗粒和碎石以及泥浆之间的混合度加固,从而达到与之相对的匹配度。为了使得防渗效果大大增强,可以借助于泥浆液的固化作用,从而形成防渗体。通常来说,当大坝的土质为砂性土质以及粘性土等中小粒的时候,主要应用此项技术。
1.4清孔与刷壁
清孔与刷壁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必不可少的一个施工环节。清孔方法中最主要的是抽桶换浆法,首先把油桶放到孔底部,然后让淤积物被冲击,淤积物会随着冲击的力量进入到桶里面,当达到特定的数量之后再从槽孔内抽出桶,把淤泥清倒干净,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孔底的淤泥清除干净,而且还可以置换泥浆。通过刷壁可以把连续墙上的泥土清除干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刷壁的时候需要检查铁刷工,看其上面是否粘有泥土,需要保证上面没有泥土,一般来说,最少也要刷20次,泥土需要彻底清除干净之后才可以保证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衔接。否则,容易发生渗漏现象,而且还会对混凝土的防渗墙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2水利工程混凝土渗漏防治措施
2.1施工过程中的渗漏防治
2.1.1蜂窝处的渗漏处理。先凿去蜂窝混凝土直至密实的地方,后进行外围清洁,找出渗水的点,用钢管导出渗水,并用水玻璃的速凝砂浆把导管四周封住。如果渗漏的面积较大,则需借助支模,在支模上部下料进行小石子浇筑以膨胀混凝土,再通过人工捣实。
2.1.2温度裂缝的渗漏处理。先进行裂缝走向与渗点的寻找确定,在主要的渗点位置凿出深窝,用细钢管嵌入灌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细钢管嵌入的数量,钢管间的距离则依照灌浆浓度和裂缝宽度等因素来确定。接着,用表面薄膜法封住裂缝其他部位,以防止漏掉藻浆材料。在灌浆过程中,浆液的浓度应由稀逐渐到浓,速度不宜过快,藻浆顺序为由下抽上地依次行进,最后需进行封孔的处理,避免渗漏继续扩大。
2.1.3架立筋位置的渗漏处理。应在架立筋四周凿开混凝土,深度为保护层之下一定深度,开口呈口小肚大形状,以除去架立筋并沿着渗水的位置打入细钢管导出渗水,后用水玻璃的速凝沙浆将导管四周封住,并密实地填塞高标号的小石子以膨胀混凝土直至其达到一定的强度后进行灌浆封孔的处理,最后磨光混凝土表面以防阻水。
2.2裂缝处的渗漏防治
2.2.1表面的处理。找到裂缝发生的位置,用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材料进行涂抹、粘补、嵌补等,这一办法通常适用在表面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小,但渗漏量比较大的裂缝,一般采取埋管导渗或者钻孔导渗。埋管导渗是沿着漏水的裂缝于混凝土表面凿开上小下大槽型的孔,然后在渗漏主要位置进行引水铁管的埋设,并用棉絮沿着裂缝进行填塞,让漏水从引水铁管集中排出,再快速封闭槽口,封堵引水管。钻孔导渗则是用风钻于漏水的裂缝一侧位置钻斜孔,从钻孔当中导出漏水,并封闭裂缝。
2.2.2结构内部的处理。只要进行防渗堵漏的裂缝或者浅缝,可选择水泥灌浆。对于渗漏裂缝开度小于0.2mm,流速较大并受温度变化影响的那些裂缝,需采取化学灌浆的处理办法。
2.2.3表面处理和内部处理相结合。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产生影响的裂缝,要进行结合处理,内修外部,从而达到结构的补强及防渗效果。
2.3变形缝的渗漏处理
建筑物的变形缝位置发生渗漏时,首先要用沥青补灌,补灌效果不佳时,则需要用丙凝浆液与聚氨酯进行化学浆液灌浆。其中,帷幕灌浆的技术,是将具备胶凝性的浆液按照一定配比,通过埋管、钻孔等办法把浆液压送达岩体的孔隙与裂缝内,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可阻水的帷幕,通过加深加厚阻水帷幕完成对基础的防渗。通常,在建筑物的质量、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较高灌浆压力有助于工程的防渗。
结语
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一门很常用的技术,其具有多种多样的施工方式。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渗技术并将防渗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水利工程施工当中已经成为当前施工单位所需要研究的重点。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分析土层当中各类型土层的分布情况,对防渗技术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文光。分析水利工程中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5(24)。
[2]曹新,高琳。水利渠道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及应用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6(24):117。
论文作者:李,伟,张艳珍,王双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裂缝论文; 防渗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渗论文; 泥浆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浆液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