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之我见论文_李健

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之我见论文_李健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初级中学 250111

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我们习惯上感觉文言文应该侧重于“言”的教学,因为它毕竟是距离我们现在生活太远的一种语言,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也比较大,而且考试时涉及较多的考点,所以把一节课的重心放到其上面是必要的。于是有许多语文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语言文字的疏通与掌握,句子的翻译上,对文章的感情与内涵一带而过,甚至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就完了,根本不去做任何的研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从字面上弄个透彻,这样教可能知识落实得比较好,但是这样教学生不快乐,课堂过于沉闷。

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教材编写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摘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像初中教材中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文。所以课堂上就要让学生充分咀嚼到其味道,自然不可偏废。于是有的语文老师干脆就将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大致把现代文教学的方法搬到文言文教学中,认识字面和句面意思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进行。这样教学生学习文言文会觉得轻松,教师却会觉得不踏实,因为学生对课文字面的认识漏洞较多,有时就要回头再把字面落实一下,非常费事。

这样看来二者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我认为“言”是“文”的理解感受的基础,“文”是“言”的学习应用田地。但是它们都不是学习的目的,只是手段,无论什么学习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发展。所以对待文言文教学要有一个冷静的心态,从根本上来找出解决的办法,合理处理二者的关系,教学中力争二者兼顾。

一、文言文教学中处理好“言”和“文”的关系,意义重大

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就是看你如何处理好“言”与“文”这一对矛盾。从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这两者关系处理不好。

二、平日教学中在“文”和“言”关系处理上的一些误区

在日常教学及一些教学研究活动之中,我留意了一些课堂对“言”和“文”的关系处理,发现常常会表现出很多问题。简单地梳理,主要表现为三种:一种是面广量大的课有“言”没有“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种是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去,就是只有“文”没有“言”,这种课程是架空的课。那么现在呢?从理念上讲,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文言文既要有“言”又要有“文”,但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僵化现象,简单地“言”加“文”,将两者割裂开来。表现形式有先“言”后“文”,这个“文”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不是从“言”内在体现出来的。

三、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

文言文要教得基本到位,“言”和“文”一定要融合在一起。但是形成这样一个认识以后,在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的具体、实在的深层问题,就是两者怎么融合。

1.平日教学中对“言”的理解往往不到位。这里有一个认识上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文言文的“言”、“文”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文言文的“言”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很多老师意识到要注意到“言”, 但是他对这个“言”的理解非常狭窄,他认为所谓文言文的“言”就是知识。甚至有更狭隘的理解,像我们学校,有人认为文言文的“言”就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这种理解尽管注意到了两者的结合,其实还是没有全面地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言的内涵不清楚。

文言文中的“言”是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

文言文的“言”有很多层次和方面。第一个是大家关注的,就是词语的积累。实词主要是一个强调厚实的积累、实在的积累。虚词要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掌握哪个虚词有多少用法。第二个文言文的“言”,要了解一点古代汉语的语法,懂一点效率可能高一点。第三个是掌握文言文本身的诵读方法、解读方法,它有它的特点,这个都是“言”的基本内涵。其中有一个常常被我们老师所忽视,就是文言的语感。应该说语感是文言文的“言”的最高层面,学生做题时,从平时阅读浅易文的过程来看,他真的套用去分析的也不多,要回想一下这个诗词有几个意象,一个一个套的也不多。语感形成以后,你才有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文”的内涵是指文章、文学、文化。

文言文是“四文”,除了“文言”以外还有文章、文学、文化,那么就“文”的层面来讲,至少有这样三个大的层面。第一个“文章”,因为很多经典的文言文,比如说《岳阳楼记》,它本身从文章学的角度讲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我们仅仅抓住一个“言”,把这么好的一种架构放弃了,那这文言文教学很多应该承担的任务就体现不出来。

2.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言”和“文”的融合。对文言文的“文”和“言”的内涵要跳出以前那个狭隘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两者怎么融合。两者的融合要立足于“言”进行教学,在“言”的教学过程中去融合“文”的内涵,跳出狭隘的“言”。“言”与“文”的教学处理要轻重合理。“言”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首先应该进行字面意思的教学,引导学生扫清字面障碍。但应把握好尺度,不能一概把字面作为教学最重甚至全部内容。

学习文言文,了解祖国灿烂的古代语言文化,不只是知道几个字句的现代汉语的用法完事,还要充分认识一篇文言文主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价值。

论文作者:李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之我见论文_李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