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一例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的影响论文_孙静娟

社区护理干预对一例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的影响论文_孙静娟

孙静娟

无锡市北塘区山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3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HLP)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显著的今天,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心血管疾病作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不仅给中老年人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也是目前死亡率、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正常人群发病率为20%-40%,我国已有高血脂症患者8000万人,而且每天仍以万人的速度递增[1]。HLP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血(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与左心功能不全成正相关[2]。因此,近年来国内针对高血脂症的治疗与护理越来越重视,研究与治疗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对1例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在社区责任护士干预下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平时表现头晕、胸闷、乏力、失眠、健忘。查体:总胆固醇最高6.3mmol/L。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最低0.82mmol/L。三酰甘油(TC),最高2.5mmol/L,验血后最后诊断为高血脂症。该病人以往不愿运动,总在家里看电视,睡觉。社区家庭责任医生干预后,每天慢跑40min,并且每周一、三、五游泳,二、四、六打乒乓球。周末参加一次老年合唱团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合理有效的运动治疗,该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了良好的康复。经过治疗和护理现已康复。

护理干预方法

1、建立档案及健康教育。每月至少上门1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身体检查(免费测量血压和体重)及合理用药指导,发放健康教育知识手册,讲解高血脂的诊断标准、症状、危害、易患人群和防治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每年全身体检一次。2、饮食干预。饮食治疗是首要的基本治疗措施,关键是长期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持体内的脂代谢正常,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3]。此患者以往吸烟,饮酒,平时总喜欢喝咖啡,饮食上经常吃动物内脏、鱼子、甜食、肥肉。发病后经社区医生的嘱咐,在家属的督促下患者不再吃以前常吃的食物。现经常吃的食物有:蕃茄、蘑菇、洋葱、大蒜、豆油、花生油、奶类、鱼类、红枣、豆类等产品,燕麦片、荞麦等。3、药物干预。中老年患者用药十分谨慎,嘱不要自作主张服药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有效用药。中老年患者常常多种疾病并存,作为社区责任医生来说,也要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给患者用药。嘱咐患者坚持长期用药,反复向患者讲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及用药方法,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4、运动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老年患者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可以相对明显提高心肺功能指标的有氧运动,尽量避免需要很强肌力的无氧运动,而对敏捷性运动也同样需要量力而行。运动强度要求适宜,根据心率判断运动量,老年患者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220-年龄。还可以根据运动反应来判断,如运动中出现身体发热、出汁、轻度疲乏、肌肉有酸胀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且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表明运动量适宜[4]。比较适合中老年疾病患者的运动项目主要有:打太极拳、大步走、慢跑、广场舞、骑自行车、爬山(矮而平)、上下楼梯等,每天坚持30-60分,以达到热量出入平衡,有利于减轻体重、降低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心理护理。该患者对疾病的病程认识不深,对治疗进程理解不够全面。患者认为此病的治疗和康复不易,寻医问药心切,易产生焦虑和恐慌的心理。尤其是看到与自己病情类似的患者,很容易与自己的病情联系起来,因而产生恐慌心理。社区责任护士要针对该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疏导,排除其心理障碍、消除焦虑和恐慌的心理,让患者在疾病的认识上得到好的调整,要主动向该患者及其家属宣传预防治疗心血管理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心血管理疾病的病因,与此同时要让他们清楚的了解治疗过程并相信心血管理疾病是可以康复的疾病。出于各种思虑,患者情绪易起伏不定,这对病情的好转不利。社区责任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始因、耐心开导,主动沟通,给予支持,排除压力,鼓励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讨论

1、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脂症患者的保健意识。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高血脂症本身没有明显症状,而心脑血管疾病隐蔽性强,血管病变发生的很长时间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故患者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即使发现血脂异常也很少积极处理,患者容易忽视治疗,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社区对高血脂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使患者真正明白高血脂症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2、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高血脂症主要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引起。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饮食及生活习惯干预,指导患者调整膳食结构,合理饮食,指导进行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劳累,情绪稳定,消除疲劳,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降低发病率。

3、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社区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系统的高血脂症防治知识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社区护士和家庭人员的督促下,患者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控制血脂效果明显。

4、实行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建立社区—家庭双重督导机制,促进患者康复。控制血脂水平对降低心脑血管理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对患者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有利于对中老年患者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和督导,帮助其树立健康意识,督促患者更好地自我管理,同时给患者提供持续性的服务,也有利于患者获得家庭的支持。家庭成员随时监督患者遵医及护理干预计划的实施,促使患者按时服药,有规律地生活,进行适当运动,并定期复查血脂;家庭及时发现社区护理干预过程中的问题,随时和社区护士联系,使患者得到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建立一种有效地控制患者血脂水平的社区—家庭双重督导机制。

小结

许多中老年高血脂症的患者患病因素与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特别是护理人员应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提醒中老年患者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同时配合一些健康有益的运动来提高身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小丽,任爱花.行为干预对高血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8c):2185-2186

[2]彭玉梅.6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89-93。

[3]郭乃超.老年人心血管理疾病防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24(3):234-237.

[4]肖建德.实用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片社,2004.311-314.

论文作者:孙静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一例中老年高血脂症患者的影响论文_孙静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