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别样的你论文_柳建栋

特别的爱给别样的你论文_柳建栋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学 265300

近年来,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等情况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问题学生”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就可能成为其他学生的“病原体”。一些教师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关注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关注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帮助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缺失,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春雨润物细无声”,要用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对待问题学生,要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心中有问题学生,但眼中千万不要有问题学生。不少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品德、行为、心理问题,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善于了解“问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恰当的教育方法。

一、运用“倾听—复述—学生谈感受”策略,引导“问题学生”自己认识错误

在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教育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转变“倾听—复述—学生谈感受”的“问题学生”转变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第一步,倾听学生讲述事情发生的经过;第二步,师生补充复述事情发生的细节;第三步,请学生谈自己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存在的不妥当的地方。

“善于倾听”可以真实了解事情的经过,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许多教师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当成了学生的领导者、管理者、监督者、评判者,对待孩子的“犯错”缺乏耐心,不愿倾听学生的心声,喜欢过早地对“问题学生”下结论,最终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以致错失了许多教育的良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适时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平时我们所说的“冷处理”实际就是在学生情绪激动的时候,允许学生宣泄情绪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情绪宣泄完了,也就逐渐平静了,理智才会占据学生的头脑,学生才会耐心听老师的分析教育,才会客观地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倾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并让学生把情感宣泄出来。教师始终处于倾听的位置,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公平公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生复述事情的经过,可以启发学生判断事情的是与非,发现自己的错误,师生对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补充复述,既保证了教师客观、正确地了解事情发生过程,也能帮助学生重新回顾事情发生时自己忽视的一些情况,正视被忽视的细节,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我还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引导学生谈感受,确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有了前面的两个步骤,第三步请学生谈自己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时,学生往往已经能冷静客观地对待发生的事情,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地认识到自己处理事情不正确、不合理的一面,进而改正错误。

二、运用“关心式批评”,引导“问题学生”认识违纪的危害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技巧就在于能够机智、敏锐地看到孩子那种要求上进的心理,给予信任,加以适当的引导。”“问题学生”出现了问题,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当老师找到“问题学生”时,学生会本能地采取自卫保护的措施,拒不认错或推卸责任。因此,当有学生犯错误时,我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爱护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损害,让“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情感上拉近距离,从而接受教育,听从劝告,然后再分析事件本身还会造成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探寻自己处理事情的不当之处,从而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劝诫,自觉改正错误。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关心爱护的心理,学生更是如此。老师以“爱护”的口吻引导学生分析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损害,学生就更容易从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所做的事,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承认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形象的心理,学生拒不认错和顶撞班干部,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己“没有错误”的良好形象。既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拒不认错和顶撞班干部,那么为了实现维护自身形象的目的,学生当然也可以承认错误并且道歉了。

三、实行赏识教育,引导“问题学生”重拾信心

实行赏识教育,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如此,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较不喜欢,并常常横加指责。使他们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让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格,纪律意识淡薄,老师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有一次放学时,我发现班级的课桌里乱七八糟地塞满了纸屑和塑料瓶,正想发火。就这位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们可以把它变为宝。”他提出勤工俭学的方案。我抓住这件事,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聪明,有经济头脑,为班集体获得了班费。从此我发现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作业认真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我时常到教室转转,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适时拿起表扬的武器。后来他对我说:“老师对我的帮助、鼓励使我有了进步,以后不能再给您添麻烦了。”由此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赏识不等于骄纵,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是教育中的大忌。

论文作者:柳建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特别的爱给别样的你论文_柳建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