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机制转换与企业制度创新_制度创新论文

资源配置机制转换与企业制度创新_制度创新论文

资源配置机制转换与企业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制度创新论文,机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从单纯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经济高效益高速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形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转换资源配置机制,即实行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然而我国的实践表明,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是与企业制度创新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临诸多困难之时,很有必要在理论上认清这一问题,以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的改革。

一、资源配置机制转换对传统企业制度的挑战

依靠何种机制有效进行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是基于两个基本的假定,即资源稀缺假定与人追求自身利益假定。资源稀缺性的假定是指能够用来增进社会财富、满足人的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信息、时间及各种产品等等)是有限的。不仅一定时期的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源被用于此处,便无法用于他处;而且就长久时期看,被人们认识了解的资源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也是有限的——人的需要总是多于社会能提供的资源。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假定即认为,人们的基本行为方式总是在社会既定的条件与约束之下追求自身需要的实现,当面对能够给自己带来不同好处的不同行为选择时,人们总是愿意采取那种好处多、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换言之,人们的选择决策是从自身需要出发进行成本和收益比较后作出的,成本小、收益大者是人们选择的对象,尽管成本和收益大小的比较有时是间接的、不易立即显露的。

上述两个基本假定的设置表明资源配置并非随意进行。作为人的群体的社会在为追求更多自身利益时,必然与资源有限发生碰撞,产生矛盾。矛盾的发生也同时培育了解决矛盾的办法,即社会或人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形成和选择某种资源配置机制,使有限的资源用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或人的需要。尽管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常常无意识去细究有限的资源是如何配置的,但是面对着分工与经济结构的细密化、复杂化,为达到客观的经济活动目的,人们又总是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中作出比较、选择,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机制,从全社会范围而言,它应当是一系列经济制度、规则与组织机构设定及其运作的有机整体。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到以分工和协作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社会,经济主体交换各自生产的不同使用价值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要使交换得到完成,必须建立相应的经济制度,设置一定的组织机构,并使交换双方遵守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共同规则。社会对经济制度、规则与组织机构设定的不同,其运作程序表现及其内在规律便不一样,从而就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概括为两种极端的形式,即计划(或行政)配置机制与市场配置机制。计划配置机制的配置资源的基本特征是国家代表全民拥有并且直接占有全社会资源,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资源。即资源分配的主体是宏观控制主体——国家政府而不是微观经济主体,分配的工具是国家统一制定的计划,而不是在市场活动中与微观主体相联系的价格、竞争和供求的变化。市场配置机制分配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承认成千上万的微观经济主体独立拥有它们所占有的社会资源的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收益权,经济主体服从客观存在的交换活动中形成的市场价格、供求和竞争变化对自身利益的作用,改变着社会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而不是服从国家统一计划对资源的配置。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没有纯粹由计划配置机制分配资源也没有完全由市场配置机制分配资源的实践,但是的确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它们的基本分界线就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或以计划配置机制为基础,或以市场配置机制为基础。一般而言,历史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是计划配置机制为主的经济体制,而相当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主要实行市场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与这两种不同资源配置机制相对应的,则是两不种同的企业制度。这是因为,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所表现的不同基本特征,根源于其对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的认识和处理的不同。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以计划配置机制为主的经济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它对我国传统企业制度的形成与运作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国家统一配置社会资源必然要求社会资源的所有者是单一的全社会。这一要求导致了我国传统企业制度中的所有制形式在原本无法实行社会所有制的条件下仍强制性地在全社会统一实行公有制,并总是寻找机会将集体所有制实质上“升级”为全民所有制。诚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标志,也是计划配置机制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但是,当计划配置机制形成并且运行后,则进一步排斥企业的其他所有制形式,包括其他公有制形式,只有“优越”的全民所有制才符合其运行的要求,从而使我国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走上“纯而又纯”的道路,并进而否定了企业的产权边界使全民所有企业的资产在理论上人人所有而在实际中人人都不所有。这就形成了人人都不对企业资产负责的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权制度。

其次,以国家政府为主体,以计划作为配置资源基本工具的计划配置机制的运作必然形成“工厂”式的企业组织形式。“工厂”式的企业是按行政方式组织起来的生产单位,其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立缺少相互独立、权责明确、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组织形式正是无条件服从国家计划统一配置资源的必然产物。就是说,根据行政原则组织起来的工厂,其投资决策、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原材料供应以及劳动人事等资源配置问题都由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决定,企业不管大小都只是国家的一个车间。这样,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只是为了保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是以对上级负责为宗旨的。由此,而形成的工厂式的企业就成了对其自身占有资产没有权力、不负责任、不担风险、不享利益的畸形企业组织形式。

再次,以计划统一配置社会资源导致企业对自身利益追求行为的扭曲,破坏了合理经营机制的建立。一般而言,人的主观因素对计划配置资源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况且,这一机制强调的是社会和国家的统一利益,这就导致在企业制度形成过程中由于产权不清,剥夺了企业独立的利益。但是,企业独立利益的被剥夺毕竟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客观存在。在强制性的行政关系中,企业仍然会千方百计为自己争利益,只不过在计划配置资源机制的约束下,这种争利益的行为被扭曲了。例如企业常常选择省时省力、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行为;出工不出力、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等。企业追求自身利益行为的被扭曲,进一步破坏了企业合理经营机制的建立与存在。一是企业经济运行目标被模糊了,企业缺少独立的经营目标与方向,便无法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被弱化了。正常的利益刺激与激励机制无法建立。三是企业短期行为的泛滥使约束机制的建立阻力极大。

最后,国家制定计划控制资源配置必然造成传统企业制度中企业与政府的依附关系。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一切资源有赖于国家计划的统一分配和调拨,强有力的行政计划控制,使得企业的所有权依附于行政权,企业只能作为国家政府行政的附属物,由国家体现其所有权乃至经营权。再进一步看,国家不仅分配了企业的资源,还以超经济的权力凌驾于企业之上控制着企业资源的流动,从而使企业无论在资产存量的构成形式还是在资产增量的变动上都必须按上级行政部门的规定办,企业完全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地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使企业实质上被各级政府所操纵,用来为获取本部门、本地区利益服务。其结果,企业间缺乏横向联系,形成了企业的封闭性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更强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关系。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制度实质上是计划配置资源机制运作的微观基础。

当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们就是要以市场配置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取代计划配置机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显然,资源配置机制的这种根本转换必然会要求革除与计划配置机制相适应的传统企业制度,以市场配置机制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就是直接向传统企业制度提出了挑战。

二、企业制度变革滞后与资源配置机制转换的矛盾

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对传统企业制度提出的挑战,要求我国的企业制度变革要与市场机制取代计划配置机制的变革相配合。国内外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创造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格局,以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配置资源。我以为,转换资源配置机制,以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是我国改革的实质内容。推进这一实质性的改革,无疑应当形成市场和市场机制。但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传统计划机制赖以运行的基础条件看,不在建立市场、培育市场机制的同时,创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赖以存在的微观基础——合格的企业制度,计划机制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难以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初步发育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运作便会脱轨,使改革受阻。我国改革的实践对此已有反映。虽然,从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就提出企业改革是中心环节,但出于种种原因,改革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制度变革实质性的突破缓慢,发展滞后,产生了与机制转换不相适应的诸多矛盾,在此,我们仅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来加以说明:

第一,通货膨胀的反复出现。我国自1988年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1989年通胀率依然很高,1990年被猛压下去,1992年后通胀率又开始向上爬,至1933年,通胀率再次严重突破两位数,1994年下半年,国务院的中心任务依然是抑制通货膨胀。可见,我国在最近的几年中,通货膨胀已反复出现,探究通货膨胀的成因,从根本上说不外乎是需求拉动或成本推进。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会促成通货膨胀成因的生成。本文限于篇幅不能全面论证引起通胀原因产生的诸多因素,仅从我国实践出发,指出这样两个因素:一是我国价格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与微观主体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产生的矛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客观地说是从加大市场调节的份量开始的。改革伊始,最重要的措施便是调整物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逐步确立,我国价格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从1987年开始,闯价格改革关,逐步加大放开价格的幅度(其间1988年曾想采取较大步骤进行价格改革,但终因条件不成熟而推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90%以上消费品的价格已放开,85%的生产资料价格的双轨制向市场轨合并,实行市场价格。至1993年,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市场供求为主要导向的价格形成机制。任何明眼人都不会回避的客观事实是:伴随着价格改革的推进,价格不合理的状况尚未改变,我国的通货膨胀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重要原因是:价格改革的承受主体——企业依然受传统企业制度的束缚。在产权关系不清的条件下,面对价格改革后市场价格发出的信号,它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动脑筋、想办法,采取积极参与市场价格和非价格的竞争,重新调整投资与生产经营方向与规模,或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和管理方法的变革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这样,社会就陷入了多数企业成本节节推进的困难境地。在价格放开之时,导致成本推进引起全社会物价轮番上涨,出现通货膨胀。二是计划投资机制的变革与企业制度变革落后产生矛盾,价格是商品与货币关系的指数。在商品一定的条件下,价格与流通中货币数量成正比。此时,货币的过量发行,必然促成需求的全面膨胀,迫使物价水平全面大幅度上升,形成通货膨胀。我国前几年已出现过的几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过量发行的因素在作崇。例如,1988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长了49%,创建国后的最高纪录。1993年的通货膨胀也与货币投放过多过猛直接相关。那么,银行为什么明知过多投放货币不好还要“一意孤行”呢?从我国的实际看,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我们推进了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的改革,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过去的财政拨款为主变为从金融市场上获取各种不同形式的信用资金为主。另一方面,企业的产权制度依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正常独立的经济利益没有确立,运行目标依然受到政府的控制。这样两方面的情况碰撞在一起,使企业在“趋利避害”的自然法则作用下,不会去接受资金价格——利率的调节,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益,而是设法寻求政府的保护。这样,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不好,无法按时归还借贷款项,便向政府叫喊缺乏资金、缺乏货币。眼看市场机制失灵了,政府便逼着银行增发贷款、增加货币投放,从而促成通货膨胀。

第二,宏观间接调控的失灵。宏观经济的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宏观调控主要应当借助市场的作用,运用市场机制作用的中间环节实行间接调控。这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调控有着根本的不同。毫无疑问,实行间接宏观调控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之上。只有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作用,市场发出的信号才能基本反映市场活动的真象,国家才能依据市场信号参数及其他市场活动规则,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使之再作用于市场、影响市场,从而间接调节和引导社会各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展开。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因此,长期以来,社会主义经济有着宏观调控特别是宏观直接调控的传统。当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随着市场与市场机制形成的逐步推进,宏观调控的方式与相应地在发生变化。例如,我们在投资规模的压缩、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等方面,近年来都采取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试图通过宏观间接调控取得成效。但实践结果很不理想,投资膨胀有增无减,物价水平依然上涨,不得已,只好重新采用行政手段实行直接调控。宏观间接调控为何失灵?当然不乏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原因,但我以为当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改革滞后,在宏观经济政策作用市场后企业对市场发出的信号反映不灵敏,甚至不予理睬。早在1989年初,我便提出根治我国基建规模膨胀痼疾的出路在于产权重构(参见《争鸣》1989年等2期第142页)。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我依然坚持并重申拙文的观点。就我国最近几年投资膨胀来看,它其实是企业改革缓慢、企业尚未成为产权、产责、产益主体,使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软弱无力的结果。为此,需要说明如下: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未根本变革,产权关系不合理,这样就使增减投资事实上成了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的筹码。因为投资增加,意味着本企业支配的国家资源增加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规模扩大了。这样,投资的增加可带来产值的增加,也就可带来更多的工资奖金收入。这就形成了企业投资冲动,投资膨胀难以避免。当国家采取宏观经济政策例如税收政策来控制投资膨胀时,不仅难以被企业接受反会受到企业追求眼前利益行为的抵制,甚至出现停工停产工资照发、企业亏损而奖金福利不少的现象。此时,国家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不得不再增加投资。如此,宏观调控徒有虚名,间接调控失败。这种由于宏观间接调控的失灵而迫使政府不得不回头进行直接调控的事实,又恰好证实了这样一个观点,企业改革落后,市场机制便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难以到位。

仅从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在推进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的同时,必须注重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只有通过企业制度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在转换过程中才能较好发挥作用,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

三、资源配置机制转换对企业制度创新的推动

尽管我国企业制度创新进展不尽如人意,尽管企业制度创新的滞后产生了不少矛盾,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在培育和建立完善市场机制的过程中,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必然推动着企业制度创新。

首先,从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基本前提和内容看,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两种资源配置机制的不同特征根源于对追求自身利益经济主体的认识和处理的不同。承认并尊重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的自身利益,从而承认它们在一定约束下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动力与能力是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基本前提。在这样一个基本前提之下,市场机制成为人的群体所选择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这一资源配置方式如有同志指出的是涉及到如下问题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①微观经济主体对与之相联系的资源所拥有权利的明确界定与承认,即产权界定到位;②经济主体参与产权交换与转让的竞争所需遵循的规律与规则;③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诱导资源的配置和流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5期第36页)由此可见,完善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建立及其前提本身就蕴含着变革传统企业制度的内容。

其次,从正常运作的市场机制的本质要求看。为了体现市场机制的一系列制度,运作中的市场机制本质要求是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公平竞争的主体当然主要是企业,优胜劣汰的对象也主要是企业。因此,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首先要求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具有市场行为,即能够对市场信号作出迅速反应,要求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反应能力,能适应资源有效流动的客观要求。这些都需要企业有自己内在的资产激励与制约机制,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其核心在于企业应当成为能够以自身财产对其市场行为和市场后果承担终极责任的经济实体。比较我国企业的现状,企业只是名义上的法人,只是在名义上实行自负盈亏。显然,这不符合市场机制运作的本质要求。因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旦运作起来,便将强行推动企业的制度创新。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改革并非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再次,从现代企业制度演变的历史看。分析一下企业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它也应是市场机制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完善的市场机制及其运作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推动力。在人类社会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初始阶段时,价格、竞争、供求尽管已经存在并有所表现,但由于市场发展的限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与运动尚未形成,商品生产者主体形式是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生产单位;当社会发展到社会经济活动主要通过市场展开及市场机制形成之时,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由家庭演化为企业——拥有独立财产资金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此后,在市场机制运作的本质要求不断实现过程中,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完善着自己的体制和机制,大体形成了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即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法人)制企业(参见《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第37页)。其中公司制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占据着支配地位的企业制度。就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制度的演变来看,它主要表现在公司制度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广度和深度的推进而逐步完善和成熟上。例如,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虽同属于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同形式的公司制企业,但相比较而言,股份有限公司最具有大规模的筹资能力,易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因而最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也就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适合大中型企业的组织形式。简言之,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推进的结果。

上述三方面的分析表明,当我们全力推进市场的发育和资源配置机制转换时,企业制度创新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被推上了中国改革的历史舞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应顺应这一改革发展规律,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制度创新步上新台阶。对此,简要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育过程中已形成的多种经济成份的格局及其强大力量,实实在在地研究和构造国有企业所有权关系与实现形式。事实表明,中国多种经济成份格局的形成不仅是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也是市场机制培育的要求和结果。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当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重视国有企业所有权实现的改革,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内容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解决了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实现问题,才有条件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

第二,适应市场机制运作的要求,实事求是确立各类企业制度创新的具体目标。企业制度创新的共同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市场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使各类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制度创新的具体目标,以便在竞争中取性。因此,社会不仅不能要求各具特点的企业采取相同的市场组织模式,而且应当鼓励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和创造有自己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对企业改革的进展,应适应市场机制作用在不同范围中广度深度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宜一刀切、齐步走。

第三,根据市场机制在公平竞争中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要改变旧制度中封闭性的弊端。我国原有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封闭性,表现是:企业行政隶属关系阻碍企业有效使用各类资源,不同所有制企业处于不平等地位,使资源不得相互流动而凝固化。改革以后,这种状况不仅没有根本改变,而且新组建的公司、集团,不少还在重走封闭的老路。企业组织形式的封闭性是与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发挥作用相对抗的。因此,顺应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要求应尽快破除封闭性。一是创造和选择开放的企业组织结构,使公司内有社会,市场上有公司,能够吸纳不同所有者的资产和不同利益主体的资产集中经营;二是重新构建中观决策机制,冲破地区、部门传统利益的制约,剥夺部门、地区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权力,将这部分权力移交给具有新型结构的真正的企业,使企业具备中观决策能力,政府机构则从中观决策领域中避开,为企业资产的流动组合及开放企业组织之形成奠定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资源配置机制转换与企业制度创新_制度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