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及其成因_海外投资论文

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及其成因_海外投资论文

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及其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跨国公司论文,原因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美国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跨国公司在经营战略上作了重大调整。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对于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在本世纪末的发展,对于国际经济贸易形势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美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见于以下几方面:

(一)、放慢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由海外生产转向国内发展。

二次大战后前三十年,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一直保持在年均10%左右,70年代年均增长11%。80年代后,美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82-1992年间,美国海外直接投资额由2078亿美元增加到4867亿美元①,仅增加1.34倍,年均增长8.9%。这一速度是战后以来最低的。从国际比较来看,欧共体作为一个总的投资者,其流出存量已赶上美国,若计及内部各国间的投资则早已超出美国。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增长更为迅速,从1980-1991年,净增8.6倍,年均增长22.9%。

海外直接投资速度放慢直接导致海外子公司的资产、产值、销售份额下降。1977年,美国海外子公司在美国跨国公司总资产中的份额为24%,占总产值的25%,占总销售额的31%;到1989年,分别降为21%、23%、28%。美国海外子公司的资本开支在80年代大幅度下降,1988年前资本开支的增长率不曾超过5%,且有三年为负增长,1988年的增长率为24%,但此后又连续递减,1991年跌为10%②。美国公司国外厂房设备投资所占总厂房设备的比重下降。

不仅如此,海外子公司的资金还大量回流国内母公司,仅80年代上半期的1982年、1983年、1984年,回流资金就达320多亿美元。同时,海外子公司的利润再投资成为美国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即使在90年代后美国母公司加强对外股权投资的情况下,这一状况仍未改变,1993年,海外子公司的利润再投资仍占海外直接投资的54%③。

美国跨国公司国外大规模投资的趋势已经逆转,注重在国内发展是美国公司的基本战略。80年代以来,美国母公司加快了设备和技术更新,尤其是用计算机信息设备装备新的工厂和生产线。例如,仅在1992-1993年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就引入了5种新的汽车底盘设计。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为推出运动车、微型卧车、小型运货车等新型汽车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通过计算机方面的投资以加速工厂的自动化、更新办公室管理成为美国公司的主要倾向和趋势,从而又促进了美国计算机行业中大型跨国公司的国内投资。许多制造业跨国公司也通过各国投资方式渗入信息工业。放慢对外投资步伐,让国外子公司成为海外投资主体并将资金汇回无疑加强了母公司的国内投资。美国公司干脆卖掉国外子公司加强国内投资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二)、收购与兼并成为美国公司的主要投资形式,子公司的生产结构和布局逐步调整。

80年代前,美国跨国公司偏好“绿地投资”——在空地上新建子公司。1951-1975年,180家美国跨国公司建立的1.3万家海外子公司中,新建的占46.6%④。80年代后,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用于新建企业的比重减少,购买和兼并东道国现有企业的比重上升。1983年,美国公司获得的外国公司为149家;1987年上升到177家⑤;1989年增至185家,购并金额增至165亿美元⑥。

美国公司跨国兼并的对象主要是西欧企业;对日本企业的兼并微乎其微,1982-1989年间仅28家。美国公司运用兼并作为主要投资形式在于生产领域和区位布局的调整。从1977-1991年,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总值中,制造生产值由44%上升到51%,石油业的产值由38%减少到25%,批发贸易业产值由7%上升到12%,服务业由2%上升到5%。就区域看,西欧子公司的产值由43%上升到61%;制造业中产值比重最大的三行业次序换位,由计算机及办公设备为主的机器制造、汽车运输设备、化学业转换为汽车运输设备、化学、机器制造;服务业产值占海外子公司服务业总产值的比重由54.4%增加到71.5%;西欧石油业子公司的产值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亚太地区,美国海外子公司的产值份额由10%上升到15%。亚太子公司的生产仍集中于机器制造、化学和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但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占此行业全部子公司产值的份额上升了17个百分点,计算机等机器制造占该行业全部子公司总产值的份额上升了10个百分点。在加拿大美国子公司的产值由1977年的17%降为1991年的13%,主要是制造业产值份额下降,其中又以汽车运输设备制造业为最,尽管它仍是美国加拿大子公司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在拉美、中东和非洲,美国子公司的产值比重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拉美减少略少,中东地区美国子公司的产值比重由14%减为1%,非洲子公司的产值由5%减至2%⑦。

美国海外子公司的分布显然倾向于最发达的市场区域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生产结构上伴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母公司的行业特性调整。

(三)、以美国母公司为主体,广泛建立国际经营联盟。

美国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同美国公司或外国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同盟。这种同盟通常以签订双方或多方合作协定来缔结,合作期一般约定为5-7年,并可续定。从形式上看,它与合资企业颇为相似,许多同盟确以相互拥有股权为基础,但它并不以是否拥有股份资本联系为必要条件,其利益和资源的分享和控制源于各公司所从事的环节或领域。共同开发、共同生产、共有市场,相互增进、平等合作是其主要特征。它包括共同研制、供应合同、技术转让与互换等各种股权参与和非股权合作形式。

在汽车工业,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同日本汽车公司、西欧汽车公司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公司结成了各种战略同盟。在钢铁工业,美国钢铁企业象国际钢铁、内陆钢铁、阿姆克等大公司都与日本最大的几家钢铁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信息技术工业,战略联盟最为广泛,IBM公司同国内外公司缔结了400多个战略伙伴关系。在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各个行业都有美国公司参与的同盟。1985-1988年间,跨国公司间签订的国际协定达1900多项,美国公司参加了其中的81%。1985年以后,仅美国公司有资本联系的同盟,每年就以27%的速率增加⑧。可以想见美国公司建立国际经营联盟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四)、在汽车、计算机等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增加产品中的非公司内含量和非美国含量。

美国跨国公司产品中的公司内含量向夹较高。例如,70年代初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外购率只有48.4%,而日本丰田公司的零部件70%依靠外购。公司内价值含量占总产品价值含量越大,“近亲繁殖”的倾向越严重。80年代后,美国公司内部含量过高的现象开始扭转。到1989年,美国汽车业跨国公司的总产出中,和1977年比,公司内价值含量下降了7个百分点:在计算机为主体的机器制造业,美国跨国公司总产出中公司内价值含量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公司内的价值含量下降了4个百分点。同时,总产出中的非美国含量(总产出减去母公司产值和从国内非子公司的采购部分)在这三个行业中,分别增加了5个、7个和4个百分点。

进一步看,在公司内下降的价值含量中,主要是美国母公司的价值份额下降,海外子公司作为中间产品的提供者,其价值份额是增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子公司自身创造的价值份额上升,相反,在这三个行业中,子公司自身创造的价值只占27~28%。这表明美国海外子公司也领先大量外部购买作为中间投入品。

由此可见,美国跨国公司尤其是母公司的生产转向领先外部供应,寻求以最有利的方式将产品价值链连续,并在这个过程中将海外子公司和外部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以构造一个更为经济合理的国际生产经营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同政府和社会的联系,公司行为“宏观化”。

对利润和财富的追求在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一直根深蒂固,最大限度的利润追求是公司经营的最高准则。美国公司不但使东道国,而且也使本国消费者感觉到它的利润本性,70年代末80年代初,51%的美国人认为公司利润太高;61%的公众认为“大公司合谋尽可能抬高价格”。

80年代后期,美国公司单纯的企业行为有所变化。继少数大公司之后(如通用汽车公司自1970年以来一直公布《公共利益报告》),估计有90%的大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包括了公司对社会效益的评价。杜邦公司前董事长说:如果不为国家作出贡献,如果不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如果不做国家有权期待企业去做的一切,就根本不值得经营杜邦公司。他认为赚钱对企业固然重要,但不是经营者的真正目的。通用汽车、IBM施乐和美国电话电报等公司正在用一种参与性制定战略的方法来改变态度和承担责任。⑨80年代,美国跨国公司和政府的关系极为密切,日本学者称之为“密月关系”。政府建立总统工业竞争委员会,发布有关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信息,美国公司则关心国家的贸易收支;政府对公司在税收、出口上给予优惠和支持,公司便积极内向投资,努力扩大出口。卡特总统在离任前建立了一个三方顾问小组,帮助汽车公司和政府共同制定一个“重新发明汽车”的研究计划。卡特还在视察底特律时,强烈要求“我们都来参加”;克莱斯勒公司总裁则响应“我们开始合作”,福特公司的菲利普·考德威尔则宣称“日本人给我们的最大教训是政府、工业和劳工要共同合作”,通用公司则说,看到了“态度的巨大变化”。1989年,美国跨国公司母公司的810亿美元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中,为联邦政府的研究开支达219亿。1993年5月,克林顿宴请美国大公司总裁前,当人们问那些将被宴请的总裁在短短几分钟内和总统谈什么时,摩托罗拉的乔治·菲希尔说:总统的出口增长计划,为什么不打算在5年内出口倍增?他估计,出口倍增将为美国增加1200万个工作岗位。⑩

美国跨国公司战略上的变化可以概括为由市场控制战略转市场竞争战略。这种市场竞争战略是以美国本土为基地,以提高美国公司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多方联合为依托的全球性竞争战略。

美国跨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一)、美国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地位下降。二次大战后,美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连续大规模对外投资,是因为在当时美国公司是唯一有能力在国外扩展的公司。美国公司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美国的对外援助,美元的国际地位,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是与美国公司优势相关的组成部分。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特别是50年代后期的西欧联合和日本企业集团化联合竞争模式的确立,美、日、欧经济差异及其企业的技术差距缩小,市场竞争激化,美国公司逐步遇到日、欧公司的有力挑战,在长期占优势的钢铁、汽车、消费电子品以及农业设备机器方面都失去优势。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公司不但在传统工业而且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都失去领先地位。就公司数量方面看,1970年,在世界二百家大型工业公司中,美国占119家,西欧62家,日本仅16家;1980年时,美国90家,西欧68家,日本为24家;到1992年,美国60家,西欧三大国就占58家,日本上升为54家。美国公司数目下降对应着日本和西欧公司的上升。从公司出口额中外部贸易所占比重看,80年代初,美国公司为67.1%,英国公司为73.0%,日本公司为76.3%;(11)美国公司出口更多地依赖子公司,一方面说明美国公司的网络发达,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国公司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美国跨国公司竞争力下降直接导致日本和西欧公司及其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美国的失业率从50、60年代的4~5%上升到80年代的6~7%。在外部竞争和国内舆论的双重压力之下,美国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美国国内的经济环境变化。8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条件更有利于美国公司的发展。(1)在全球经济走向低速发展的过程中,美国经济增长率高于西欧和加拿大,两次大幅度减税以及政府开支的扩大,导致投资和消费支出较快增长,市场前景看好;美国实施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了物价,通货膨胀率一直低于4%,这些都为企业投资,增加盈利创造了条件。(2)80年代中期以后,美元先后对日元和西欧一些主要货币的汇率下跌,美国劳动成本下降,1987-1989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小时工资增长率未曾超过10%,在国际生产成本对比中拥有明显优势。(3)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在80年代中期抛出“公平贸易”计划,1988年通过保护色彩十分浓厚的“综合贸易法案”;克林顿上台后,继续奉行强硬的对外经济政策,把贸易保护同国家经济安全相提并论,加速推进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等,无疑引导了美国公司的投资流向。此外,作为战后新技术革命的发源地,美国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的研究开发力是巨大的,贴近本国这个技术源,加快设备和技术更新,并在国内形成联合竞争结构,可能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变被动为主动,全面反击日本和西欧公司的挑战。

(三)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8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已经明显:一是经济竞争和重组取代军事和政治抗衡;二是经济格局多极化取代一世独霸的世界,世界经济秩序处于变动更替的过程;三是经济贸易集团化迅速发展,各国都向相关的经济圈靠拢;四是经济发展优势由自然资源和资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五是新制造加工技术的重要性超过新产品技术;六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变革和调整和社会主义国家同样迫切、深刻;七是经济国际化程度空前加深,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八是竞争与联合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经济联系、国际分工的主要承担者,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能不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跨国公司也不例外。

美国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确实使美国公司的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加强。例如,在1993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回升到73.8%,日本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份额首次下降。在世界计算机市场,美国公司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半导体工业,美国公司已重新获得领导地位(12)当然,美国公司竞争力的恢复还需要时间,正如美国竞争政策委员会1993年3月所指出的那样“许多美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正变得具有竞争性,但尚有更多的公司未有出色的表现。”(13)

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必然伴随美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变化,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注释:

①[美]《现代商业概览》1993年6月号;1991年9月号;1994年6月号;1994年2月号。

②[美]《现代商业概览》1993年6月号;1991年9月号;1994年6月号;1994年2月号。

③[美]《现代商业概览》1993年6月号;1991年9月号;1994年6月号;1994年2月号。

④[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中译本),第33页。

⑤[美]《管理国际评论》1993年3月号;第229页。

⑥肖炼主编:《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动力学》世界知识出版社,第208页。

⑦[美]《现代商业概览》1993年6月号;1991年9月号;1994年6月号;1994年2月号。

⑧[美]《幸福》杂志,1992.9.21,第33页。

⑨[美]威廉·E·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译本),1991年版,第62页。

⑩[美]《哥伦比亚世界商业杂志》1993年夏季号,第28页。

(11)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世界发展中的跨国公司:趋势与前景》1989年,第93页。

(12)[英]《经济学家》,1994.1.15,第65页。

(13)[美]《挑战》,1994年1-2月号,第40页。

标签:;  ;  ;  

美国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及其成因_海外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