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适合”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论文_赫静 杨琦

以“三个适合”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论文_赫静 杨琦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32

职业技术教育是“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的就业教育,是为服务社会和个人求职作准备的教育。职业院校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树立供给侧思维模式,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教法、文化氛围等方面必须与市场对接、与企业对接,形成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特色的品牌专业,努力做到“学校牵手企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适应岗位”,摆脱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两股道、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同质化教育与个性发展两不干的制约,就要在三个方面实现“适合”。

一、针对实际,形成适合职业技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框架

1.调整理念结构,明确发展方向。要将抓住市场需求动向、了解供需双方意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供高质高效服务作为主题,结合实际,坚持软硬件适当超前配置、专业建设适当超前发展、师资力量适当超前储备、培养目标适当超前设定,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工作思路。

要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共赢为主线,实现各项工作的破茧、跨越、开放、搞活,让企业和市场需求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导力量,使之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最大化,同时吸引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中来。

2.优化发展结构,确保质量效益。要强化以全日制教育和多种形式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格局,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深入推进“多元化、开放式”的办学模式、“订单、定标、顶岗”的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和“综合素养”学分制评价模式的实施,以合理、优质的办学格局和模式,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二、明确定位,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以人为本,适合适度培养。要为学生提供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达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融合。在办学模式、教育教学、专业选择、培养方案、能力评价等方面,要实现多样性和个性化,将发展权、评价权、选择权交给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发展方案,在实现基本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服务,为每个学生找到最适合的成长发展途径和平台。

2.坚持育人为先,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贯彻“立德树人、个性发展”的教育观和“成人成才协调同步发展”的人才观,深化社会、学校、家庭、企业在德育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强化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育人的责任担当,不断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坚持“知行统一”、“多元并举”、“个性化发展”的德育评价原则,构建“人性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在实践中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和学习实践“大国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弘扬劳动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满足经济转型发展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对技能人才提出的需求。

三、全面对接,为企业提供适合的员工

职业技术教育成果的评估,与普通教育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极大的不同。要实现从课本知识评价到职业能力评价、从试卷考试评价到实践运用评价、从终结性评价(一考定成败)到过程性评价、从复制性评价到创新性评价、从主观性(教育评价机构)评价到客观性(市场欢迎度)评价的改变,为企业提供上手快、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员工。

1.顺应核心理念,紧扣市场需求。要按照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习交替、订单培养、定标培养、顶岗培养”的主体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重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更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职业活动现场、贴近学生的自然本性、贴近学生自身的研习规律,提高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相适应性。

2.校企深度融合,联手培育人才。要发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双轮驱动,推进校企多元化、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培养,与合作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针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智库和技术技能后援机构,为学校建设建言献策、提供外力支持。要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密切与企业、行业、协会等的合作交流,找准校企合作“平衡点”,以重点专业为牵引,实施双主体、双元制办学机制,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3D(订单、定标、顶岗)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践基地、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站)等,着力推进重点专业的建设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对接,实现在育人层面学校与企业、社会共同开发、共同合作、共享成果,从而促进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确保培养的技能人才符合企业标准。

3.加强实习就业评估,形成动态反馈机制。要积极发展实践基地,加大企业冠名班建设、协议委培合作力度,将企业需求指标引入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可开展对实习生、毕业生的中、长期追踪调查巡访,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稳固、广泛的培养质量评价渠道,通过考察学生在企业和职场的现实表现及长期发展境况,来检验、评估学校的教育效果,为持续改进工作、不断拓宽学生实习就业空间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赫静 杨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

标签:;  ;  ;  ;  ;  ;  ;  ;  

以“三个适合”推动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论文_赫静 杨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