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_道德教育论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_道德教育论文

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中小学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年代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80年代以来,特别是从80年代中期起,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经济势力的激烈竞争,世界又一次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虽然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文化历史背景迥异,但当今各国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已呈下列世界性的趋势:

1、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即使是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英才的培养,也离不开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的问题,从战略角度考虑,教育的整体改革就不能不从中小学抓起。正因如此,当代发达国家为了通过发展教育以争得21世纪在世界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领先地位,纷纷提出以中小学教育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改革计划。

美国1985年公布了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目的并包括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白皮书。1990年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和美国州长协会提出了美国2000年要实现的六大目标,其中五大目标都是与中小学教育有关的。

日本政府1987年10月通过了《关于教育改革的具体文案——教育改革推进大纲》,推进普通教育改革明确被作为自80年代兴起的第三次教育改革的重要的方针政策。为了改善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日本文部省于1989年3月颁布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日本小学从1992年度起,初中从1993年度起,高中从1994年度起全面实施了新的教学大纲。

前苏联在80年代普通教育就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改革,即1984年和1988年的改革。前一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化普通教育的社会职能和社会环境的教育职能。后一次改革则在教育的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较大的更动。

不仅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重在基础教育,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增强国力,逐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也十分重视中小学教育,竞相以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教育的改革。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说过:“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①在1985年5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讲:“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②

2、“教育个性化”备受关注,普遍实施

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改动向中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各国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上,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教育的个性化在许多国家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制度等方面得到了全面贯彻。它反对强求一律,要求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兴趣、生理、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而多样化是实行个性化途径,教育只有多样化才能适应不同特点学生发展的需要。

重视个性的发展已成为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三个基本思想之一。日本文部省1989年3月颁布的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着力点就在于重视基础教育和发展个性。日本从1993年起在初中引进选修学科,与此同时,还设置各种新型的高中如学分制、定时制高中,开设综合性学科等,以推进中学教学的多样化和弹性化。

法国1989年开始新的初等教育改革,提出要把学校教育从以往过份强调受教育者的数量目标转到以儿童自身发展为主的轨道上来。新的改革方案打破了传统的年级教学组织形式,把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合为一体,分成三个学习阶段组织教育。在三年为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快的学生可以用两年完成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业,然后提前一年转入下一学习阶段。而发展慢的学生则可放慢学习进度用四年完成学业。目前法国的一些中学也在进行建立学习阶段的试验。这种建立学习阶段的尝试,使中小学教育的体制变得灵活,富于弹性,使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由自在地学习,学校能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学籍管理,这样就为每个学生学业的成功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新加坡从1981年开始实行初中、高中和大学预科三个阶段的两年制、三年制并行课程弹性制度,以满足中学生在学习速度、能力、方向上的差异。除之以外,还为具有不同兴趣、性向和抱负的学生设计了学习要求、发展方向不尽相同的课程。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确保大多数学生不仅进入中学,且能真正完成各阶段的基本学业,而且个性、特长得以发挥,不同抱负得以施展。

3、以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

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但50年代自美国开始席卷苏联、日、英、法等国的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热潮,到了60、70年代势头反而有所减弱,其原因在于改革中的某些过激做法导致教育质量出现了下降。所以各国在80年代形成了一种共识: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同时又顺应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潮流,必须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各国认识到科学基础知识在科学领域中起着“绪论”的作用,是各门学科赖以发展的基础。

美国70年代即开展了“回到基础”的运动。80年代美国当时的教育部长贝内特提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以充分协调而富有学术内容的课程来取代那些肤浅的‘自助餐式课程’”。1983年的“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则提出了重振旗鼓的五门新基础课程。它要求所有高中毕业生4年内至少要修习4年英语、3年数学、3年理科、3年社会科学和半年电子计算机。1991年当时的总统布什发表《美国2000年战略》,提出所谓“新的世界标准”,即英语、数学、科学、地理、历史这五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并规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要求。1993年克林顿政府宣布《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除继续强调五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外,还增加了外国语和艺术作为核心学科,并从法律上对核心课程的基础地位给予保障。

1988年教育改革法是战后英国颁布的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法,虽然涉及面较广,但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设立国家统一课程的问题。该法案打破了以往对学校课程不做具体要求的惯例,明确规定英国国立中小学均要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和理科。它在小学应占绝大多数课时,在中学占总课时的30-40%。基础课程包括现代外语、技术(设计)、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在中学占45%左右的课时。附加课程占中学总课时的10%左右。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被定为义务教育期间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国家课程。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80年代之前,普通教育的发展目标着重于量的扩大,而80年代后则转向于“追求教育的质的优越性”。80年代韩国中小学教育有两次大的改革,而这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均以课程与教材改革为重点。其指导思想是“着眼基础教育”,加强国语和数学教材的内容。因为他们认识到,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

4、道德教育得到重视和加强

在西方发达国家,青少年中的吸毒、犯罪、心态冷漠、贪图享受,缺乏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而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加,也面临西方生活方式阴暗面影响逐步扩大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公民,已成为近些年来各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又一共同趋势。

如日本前首相中曾根1983年12月提出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其中一条就是“加强情操与道德教育,把青年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英国教育大臣1987年在《教育改革议案》中也提到。要加强德育,使学生懂得诚实、自强、责任心和尊重别人的价值观。法国现行小学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美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强调文化基础课程与道德教育课程并重。新加坡具有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传统,政府一直把学校的道德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重要措施,效果显著。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仍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新公民学》,在中学三、四年级用新公民课替代原先的宗教课,以解决原先宗教课处理不好不同信仰学生之间的社会问题。

各国加强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①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②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与和谐发展。③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④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合格公民教育。⑤强调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和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价值辨认法、道德体验法、自我教育法以及“隐蔽”教育法等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在道德教育途径方面,各国中小学都已改变了道德教育只靠专设课程传授的片面做法,发展到班级各学科教育、校内外各组织指导、全社会各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各种道德教育网络纵横交错的道德教育模式,从而增强了中小学道德教育效果。

5、普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重视职业定向和职业训练

70年代起,由于普及教育程度的提高,也由于劳动的愈益复杂化、智能化,要求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具有认真的劳动态度、实际的职业价值观和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各国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出现了加强职业观和职业技术教育,重视职业定向和职业训练,即“普通教育职业化”的趋势。80年代至今,这种趋势进一步稳步发展。国际教师组织在1981年第38届国际教育会议上要求:“新技术不但要在技术学校中教,而且应在小学、中学、高等学校中教。从现在起,初步的技术训练必须是整个基本训练的组成部分,必须教会学生与新技术打交道,使用和掌握新技术”。

近些年来,美国初中普遍开设了“经济学”、“商业”课。增设这些新学科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信贷体系、私有企业和小型商业的经营原则、对劳动力的要求,等等。美国初中的劳动课每周2~5小时,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劳动素养。美国高中的劳动训练带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学生在工业、农业、商业管理、家政、医疗保健等某个领域里接受训练,并领取职业技能证书。美国的高中学生,约有70%的人在学习的同时兼做工作。

法国的文科中学和德国的完全中学近些年新设了技术分部和实践分部,进行“合作”教学,学生用半天(或半星期)时间学习,另一半时间在生产部门或职业中心里工作。

意大利1984年通过改革方案,把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中阶段学校合并成立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五年制综合高中,一二年级以文化基础课为主,三至五年级以专业课为主,学生自选专业,定向。

6、现代化教育手段广为运用

现代化的教育必须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视听手段、教学机器、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在教育中的应用既能扩大教育对象,节省教育时间,又能使教育生动、形象,效果鲜明。80年代以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特别是计算机教学,在各国中小学得到了进一步的运用和发展。

在美国,幻灯、电影、电视、磁带录音装置,录相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也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后,美国平均每一所州立中小学就拥有30台计算机。1970年,美国各州有13%的中小学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到了1980年上升到了74%,而到了1990年则几乎所有中小学都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80年代英国中小学在配备计算机方面的领先地位现已被美国所超过。

法国政府于1985年在全国公立中小学推出了一个名为“大家的信息”的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全国公立中小学推行微型计算机教学计划,把普及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作为普及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争取为信息时代培养一代新人;第二,将计算机广泛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知识传授手段的现代化。为实现这一计划,法国教育部将计算机教学正式列入中小学新的教学大纲。1985年实施的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四五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习简单的电子装配技术,接触微电脑、计算机、机器人等信息设备,学习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初中新教学大纲除包括有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外,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接受200小时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并掌握基础的计算机语言。

日本自1988年修改了教学大纲后,在初中和高中的数理科目中增加了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内容,在学校中增加了电子计算机设备。到1991年3月为止,日本已有41%的小学、75%的初中和99%的高中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7、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

教育国际化的趋向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即已出现,它旨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外语教学,增加国际间的教育交流,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型人才。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的依存关系不断加深,世界进一步进入国际化社会,中小学教育国际化的世界潮流也进一步发展。

日本自80年代以来给予了教育国际化以高度关注,国际理解的原则被作为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为这次改革而设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四次咨询报告中都强调了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现日本从小学起就开始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有“理解发展中国家”、“参与开发教育”、“异国文化教育”以及“和平教育”等。1992年实施的日本小学新教学大纲强调要求引导学生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初步了解沟通异国文化的语言、国际礼节、国际知识和教养,为学生在信息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养成有选择地活用、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国际上赢得信赖的人”打好素质基础。从有利于广泛开展国际交往出发,日本初中、高中均重新研讨了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国际通用语言的掌握上。此外,日本还通过创办中小学性质的国际学校,以促进日本中小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美、法等国80年代以来也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小学的外语教学。特别是美国人认为,要想保持美国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着。因此,美国重视外国语、外国历史、外国地理的教学。

韩国近些年来普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统一”的国际主义精神。采取的措施则是加强国际主义教育,让学生理解作为“世界市民的个人的作用和国家的作用”。

8、教学模式呈合作化的趋向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探索,已成为各国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的趋势。80年代以来各国在教学上出现的师生“合作”模式,既吸收了“教师中心说”与“学生中心说”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不足,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986年以来,以学者型的普通学校教师为骨干倡导的“合作教育学”在前苏联异军突起,并逐渐在前苏联、现俄罗斯等国的普通学校中得到推广。“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教学、教育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上。它倡导教育中的平等、民主、合作,在平等、民主、合作中激起教师革新的激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以其智慧、良心、文化素养和美好心灵去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潜能;它特别注重使儿童乐意学习,乐意参与到教师和儿童共同劳动过程中来,完全排除了对学生学习的强制手段;它通过以纲要形式进行教学,及时给学生的学习以成功的评定,实际教学中的自由选择等方式使每一个儿童深信,不会落伍,更不会被遗弃、淘汰,将会获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

美国近些年来中小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新热点是“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7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80年代则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几种较为成熟的合作学习方式在美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如愉快教学、引导发现法、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读议练讲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以及六步教学法。这些模式、方法尽管有所区别,但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将教学活动视作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紧密结合的统一活动,在教学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和学达到和谐一致,以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一手包办,教师和学生隔阂和对立的弊病。

9、重视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素质如何是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因而各国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极其重视教师的作用,采取提高教师的任职标准,改善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待遇等做法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也成为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1986年发表的题为《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的报告,引起了美国人对教师的关键性作用的注意,由此掀起了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的第二次浪潮。该报告强调只有教师质量的提高才有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教师才是中小学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与关键。正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鲍伊尔所说:“无论美国公共学校出了什么毛病,如果没有那些已经在教室内的人的帮助,是不可能得到纠正的”。近些年来,随着对教师作用认识的提高,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都重视提高教师的工资,各州议会相继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的议案。据统计,1992-1993学年中小学教师的年薪已比9年前增加了18%。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现已准备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近年来美国也加强了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对教师的严格考核,已有不少州实行了新的教育评价标准,定期进行教师资格测验。

80年代,为进一步提高小学教师的培养规格,法国决定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制度再次改革。从1986年秋季起,师范学校的新生需通过公开考试从持有大学第一阶段学习文凭的大学生中录取,学制两年。对初中教师培养制度的一次较大改革,是从1986年起废除对初中普通教育教师的招聘。初中的全部教学活动已逐步由中学证书教师承担。在法国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受到更大关注,政府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轮对全国62万名中小学教师和24万名教育行政人员的全面在职培训。

德国近些年来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教师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在德国,对新教师上岗是严格把关的。取得双硕士学位的师范专业毕业生,还要接受两年教育理论、教学法培训和专门带教老师的业务指导,最后经州统一考试(包括理论和实践)通过后,才能真正获得中小学教师的资格。教师任职后,还必须不断接受教育。每位教师在四年必须接受一次各地教育局督学严格而深入的业务考核。德国纵横交错的教师进修形式也使得每位教师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进修途径。德国中小学教师享受国家公务员同等的地位,终身不得解雇,工资收入高出普通工人的一倍左右。

10、学校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协作增强

教育是一项社会事业,教育中的许多问题是与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绝非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非是仅靠学校和教师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它需要包括学校、家庭与社会各界在内的广泛协作,共同努力。而长期以来,各国中小学或多或少存在着与外部社会不同程度的隔离状况,影响了教育效果。因而在80年代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中,许多国家的政府、教育组织和社会团体纷纷呼吁中小学与学生家庭、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与协作。一些国家还通过颁布有关条令,采取有关措施,促进中小学与外界社会关系的发展。

美国教育部1986年公布的《第一课:美国初等教育报告》就要求校长“尽最大努力并善于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还认为“所有的成人集体:企业、公司、商号、机关、医院、大学、专业学会、社团、俱乐部、青年组织、老年公民联合会和居民联合会等等,都应该而且能够为改善儿童的教育作出贡献”。80年代以来,美国许多地方的成人集体已为儿童成立了“儿童办公室”、“家庭——学校支援中心”。美国的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建立了由家长、当地企业、社团和地方政府代表组成的学校理事会,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企业界出于政治需要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从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为21世纪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出发,将注意的中心转向了基础教育事业,逐步有组织地、大规模地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业已形成公司、企业同学校之间的“日益深刻”的新关系。如自1981年以来,芝加哥市有100多家公司、企业,对该市55所初中、90所小学实施了200多项发展计划,1986年又着手于援助65所高中。1986年被美国人定为“企业、学校合办教育年”。为加强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80年代美国一些团体和学者甚至提出要重新对学校、教师与家长、社区、外部组织、政策制定者、学生等有关人员和组织的责任与角色作一彻底的重新规定,并以此掀起80年代美国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

英国女王在1987年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给家长更多的参与权。英国1980年《教育法》和《1988年教育改革法》都重申,所有公立中学和300名学生以上的小学都必须设立董事会,由6人组成的董事会中家长代表至少两人。英国中小学董事会的家长代表具有参与决定学校的性质、校长人选、学校教职工人数,参与制定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计划、学校的财政预算,推荐、评价和建议聘任或辞退教师,监督学校经费使用等权利。英国中小学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也在增强。英国把1986年定为“工业年”,让工业界为中小学提供更多的帮助。近些年来,英国还出现了社区学校这种新的办学形式。这种学校一方面接受社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援,另一方面,学校也更直接地为本社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80年代以来,“家长联谊会”、“教师、家长联谊会”等组织在许多国家的中小学已十分普遍。一些国家的中小学还通过经常举办“家长接待日”、“学术教育周”、“学校开放周”,以及开办“家长学校”等活动来加强学生家庭、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协作。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标签:;  ;  ;  ;  ;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