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人们的环保理念在不断增强,各类住宅建筑工程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通过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能够保证住宅建筑结构体系更加完整,有效满足居民对生活空间的各项需求。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讲,要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妥善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真正打造生态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住宅建筑设计;应用
1概述
1.1生态建筑相关概述
生态建筑的概念比较广泛,从狭义的角度,生态建筑是指实际建筑,是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到设计、使用以及建筑中,构建同人类和环境一同发展的建筑;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建筑是指,生态学原理同建筑学理论有机结合产生的建筑实物,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特征。建立适合社会公众居住的生活环境;同周围环境构建和谐关系,实现建筑、人以及环境和谐发展;减小对资源的耗用量,降低给环境、人类以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皆是住宅建筑生态化需要注重的方面。生态建筑合理使用生态建筑理论的相关内容,恰当的使用,实现自然、建筑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目标。
1.2生态建筑学的概述
生态建筑学主要是把生态学和建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以生态学为基础,根据建筑的需求对其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把建筑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让人们可以居住在建筑中,利用建筑内外的一些因素,保证建筑生态系统能够正常有序的运作,从而获得一个高效节能、减排降耗的建筑环境。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资源浪费,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人们居住的环境问题得到了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出现了生态建筑学,让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利用生态学与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合理统筹的规划,让建筑可以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循环系统,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状态。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一些绿色节能材料,对材料进行整合使用,降低工程的成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要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保护,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住宅建筑的生态建筑学应用。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要学会把周围的环境与建筑相融合,利用一些可循环使用的能源,建设出环保的住宅建筑,让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2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
为了提高人们居住是舒适度,生态设计在住宅建筑运用的过程中,采用了更多的高质量、高科技材料,这样的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过程中有毒物质,如甲醛的释放,还能够有效地节约建筑成本。比如在建筑外,采用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太阳能的应用,又降低了居住环境中热能的散失。生态环保材料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私密空间的建立,比如防透视的玻璃、具有隔音的材料,这些都是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
2.2节能规划
随着住宅建筑业发展脚步的加快,使得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匮乏的问题逐渐严重化,建筑业所面临的能源耗费问题更加严峻。在此种现象下,把生态建筑理论同建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需高度重视节能规划工作。在实际施行中,需加大建筑材料节能力度,即大力应用节能材料,比如复合型材料等。另外,合理应用自然资源,比如风能与地热能等,通过应用这些绿色能源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外,在实际设计中,还需注重建筑投入后能源耗费问题,能够通过设计废水循环使用系统来节省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对能源消耗的控制
在住宅建筑建筑设计中,要坚持好生态建筑的原则,保证建筑可以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物的排放,进而实现建筑节能环保的目的。在住宅建筑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可以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用一些绿色的建筑材料,减少在建设中的污染,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让住宅建筑建筑和生态环境可以相互适应。比如在水循环的设计中,施工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循环系统,利用建筑地点的水文特点,给建筑提供水源。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对一些雨水收集,把这些雨水进行过滤进行二次使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可以在小区中铺设一些渗透性强的砖块,通过天然和人工回收的方式,建立雨水处理供应系统。把这些水都集中进行处理,可以把它们再运用到植物的灌溉和冲刷厕所中,充分利用水资源,节能减排,提高高层建筑的水平,促进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空间生态建设
在实际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对于空间生态建设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所进行建筑甚至是周围建筑的整体,通过宏观规划的方式来完成实际的住宅建筑设计。上文中提到过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舒适安全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空间生态建设的时候要对使用建筑的人的身体素质以及舒适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比如在一些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可以通过建设建筑内部储水设备以及外部保温层的手段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还可以通过植被建设对颜色的气候环境进行调节,并且从空间建设的角度而言,气候颜色的地区蒸发量较大,尤其是住宅建筑中上层蒸发量,所以要对整体建设当中耗水量较大的环节进行尽可能的避免和改善,而上文中所说的植被还有着储水的功能,对整个建筑来说在应对炎热气候方面都是一种很好的手段。除了颜色地区的空间生态建设,还有寒冷地区、湿润地区等,空间生态建设在其中都有不错的体现。
3.1实现个性化建筑
基于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时,要尽量保证内部环境的适宜性,建造适宜人居而且健康无害的环境,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建筑的建设, 是为人们提供居住服务的,因此在设计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建设个性化建筑。 同时设计人员要始终坚持协调性原则,合理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挖掘环境资源,使得住宅建筑能够有机融合到周围环境中。 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在住宅建筑设计时,不能够完全参照建筑周围的环境,开展建筑物设计,必须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具有个性的建筑设计方案。 依据方案设计的内容,开展建筑建造,进而展现个性化理念。 除此之外,要融合创造性理念,确保住宅建筑的个性化设计,可以引发人们共鸣。 将施工区域的特点,同环境有机融合,最大程度上把握设计尺寸,以立体或者平面等形式展现出来,彰显建筑的个性化特点。在设计时,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 ①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满足多样化建筑使用需求。 ② 基于人们对建筑的各类需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杜绝过度开发。 采取科学的布局以及规划手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建筑空间,满足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 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行为习惯,合理设计,使其能够感受贴心服务;对住宅建筑室内设计,要从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合理规划设计;对于交通设计,基于安全和出行考虑,合理控制停车场和小区的距离,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理论十分重要,其不但同建筑行业长远发展有关,还同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有莫大联系。为此,相关人员需加大生态建筑理论应用力度,让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发挥出最大化,进而提高住宅建筑设计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玮.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97.
[2]简文培.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11):141.
[3]王晓鸣,彭文俊,华虹,吴晶霞.建筑生态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03):1-8.
论文作者:沈阳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需求论文; 建筑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