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_系统开发论文

论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_系统开发论文

论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系统论文,企业集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集团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各部门是根据市场信息来确定产、供、销等主要经营活动的。作为社会重要生产部门的企业集团具有多元结构、多层次组织,信息对其经营管理的引导作用比一般企业更为明显。因此,开辟高效、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构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并与国外企业集团完全接轨的信息系统已是我国企业集团的当务之急。

1 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企业集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企业集团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集团的全局出发辅助企业集团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集团的行为,帮助企业集团实现其规划目标。可见,企业集团信息系统是实现企业集团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企业集团的壮大,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发展,在经营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较好地满足了集团经营管理对信息的需要。然而,我国现行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的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1 自我封闭现象严重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系统设计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局限于为各自集团的经营管理服务,对外服务性能差;而国外企业集团信息系统既为集团内部服务,又具备向社会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能力,以及参与国内国际信息市场竞争的自主发展能力。

1.2 技术设备落后

信息系统要满足企业集团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必须要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等原因,我国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在技术更新改造方面做得比较少,有些十几年前购置的老设备仍在超期服役,严重制约着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

1.3 环境适应性差

任何信息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受环境的影响。而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信息系统只有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才会有生命力。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存在于企业集团的环境之中,企业集团周围环境的变化、内部处理模式的变化和用户要求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的变化。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应能适应集团环境变化。然而,我国多数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缺乏柔性,有的系统曾一度较好地发挥作用,但随着应用环境的变化,逐渐难以适应需求。问题在于设计信息系统时,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变化的因素,致使信息系统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差,而导致生命力不强。

1.4 标准化水平不高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系统质量优劣和功能的发挥。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水平比较落后,且企业集团在信息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主要考虑自身的因素,因此,信息系统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设备的选配等标准化水平较低,致使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兼容性差,数据库的通用性差,很难和国内、国际的权威计算机网络联网,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严重影响了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服务水平。

1.5 只能满足例行的信息需求,而不能满足随机信息需求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集团信息系统起点低,数据不全、不准,缺乏系统性,因此,只能满足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例行信息需求。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级领导与管理人员越来越多地提出许多临时性的即随机的信息需求,恰恰是这些信息需求,在他们的管理工作和经营决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行的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往往不能迅速满足这些随机的信息需求。

1.6 系统设计不周

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必须要有周密的系统设计。然而,我国多数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设计缺乏周密性,主要表现为:有的系统分析不详细,有的系统总体规划水平低,有的设备选配的方案不妥,有的采用的系统开发方法不科学,有的代码设计不恰当,有的数据库设计不全面,有的模块及处理过程设计不合理等。由于系统设计不周密,严重影响了信息系统的质量,使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造成巨大浪费。

2 企业集团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针对我国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我国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采用最新信息技术,推广客户/服务器的系统结构

高质量的信息系统必须要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且要有合理的系统结构。因此,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信息快速流通条件下复杂多变的环境,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推广客户/服务器的系统结构,与国外企业集团功能先进的信息系统接轨。新建信息系统要积极引进区域网络技术,并使之与高功能的服务器结合,实现向客户/服务器系统的跨跃发展。只有这样,企业集团信息系统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2 要进行周密的总体规划

信息系统对企业集团来说是一项投资巨大、技术复杂、管理变革大和历时很长的工程项目。如果不经过精心、周密的规划,草率上马,不仅不能实现系统预定的目标,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极有可能给企业集团带来混乱。

总体规划是信息系统的全局和长远的构架。所谓全面性就是考虑系统的边界、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功能的分解、人力资源配置以及资金的投入和回收等问题。所谓长远性就是考虑系统的扩充、技术更新的衔接、初期投入的保护和回收等。好的总体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一个有效的规划还可以促进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化。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本身就是迫使企业领导回顾过去的工作,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可见,信息系统的规划对企业集团自身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用于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等。

2.3 信息系统的开发以用户需求为基础

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为一定用户服务的,只有用户使用方便并表示满意的系统才称得上是好系统。因此,企业集团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要尽可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1)系统开发过程要面向用户,使用户可以更多地了解新系统,并随时从业务和用户角度提出新的要求。(2)系统分析人员深入实际,全面了解用户需求,调查和分析管理业务。(3)积极鼓励用户参与系统开发,和用户一起共同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随时了解用户的最新需求以及用户对系统的满意程度。总之,只有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真诚合作,才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

2.4 选择科学的系统开发方法

开发信息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建立系统,否则就有可能失败。因此,在开发企业集团信息系统时,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是保证系统成功的关键。

目前,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是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Structur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简称SSA&D)和原型方法(Prototyping)。SSA&D是用系统的思想、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SSA&D方法有着自身的优点,但它也有明显的弱点,如用户与系统研制人员思想交流不直观;开发过程较为复杂;所使用的工具落后;开发周期太长;不能较大范围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等。这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企业集团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环境都在不断变化的今天,SSA&D方法是难以适应的。

以动态原型来描述系统需求的原型方法更能适应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不断变化的需要。与SSA&D方法相比,原型方法摒弃了那种一步步周密细致的调查分析,然后逐渐整理出文字档案,最后才让用户看到结果的繁琐做法,而是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分析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模型(或称原型、雏型),这个模型大致表达了系统分析人员当前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和他希望系统实现后的形式。然后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一道,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再对模型进行修改,如此反复,直到完全满意为止。原型方法有很多优点,它“扬弃”了SSA&D方法中的一些繁琐细节,继承了其合理的内核,是对SSA&D方法的发展和补充。这种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系统开发方式,将是信息系统开发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原型方法的实施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软件支持环境,否则,它将变得毫无价值。

全面考虑企业集团的整体状况、环境以及经营管理和业务技术的各个方面,制定企业集团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信息工程系统开发方法,可以使开发的信息系统能支持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及决策,支持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方针和策略的实现,保证系统在统一目标和要求下按计划建立和开发,其思想更适应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

2.5 要组建一支素质较高的系统开发队伍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它的开发需要一支由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开发队伍,要有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技术人员,要有熟悉业务的管理人员,还要有既懂计算机又熟悉管理的系统分析人员,以及系统硬、软件的维护人员、操作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等。可见,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中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系统开发的质量。因此,企业集团在组织系统开发队伍时,要挑选那些专业知识过硬、开发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的人员。

另外,对这支开发队伍的组织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系统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开发队伍中的人员虽然来自各个部门,知识结构不尽相同,但他们开发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组织和管理,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工、协调,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相互配合,同心同德,共同完成系统开发这一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2.6 管理者必须重视和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由于信息系统耗资巨大,历时相当长,并且是涉及到管理方式变革的一项任务,因而必须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才能成功。美国的经验是信息系统之所以失败,原因是主要管理者不是参与者,却是旁观者。我国近几年企业集团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因而,可以说主要管理者的重视与参与程度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先决条件。因为主要管理者最清楚自己企业集团的问题,最能合理地确定系统的目标,他们拥有实现目标的人权、财权、指挥权,能够决定投资、调整机构、确定计算机化水平,这是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替代的。

2.7 加大投资规模

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是无庸置疑的。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购置计算机硬件、软件、终端设备、通信(控制)处理装置和通信线路等,这需要资金;系统的开发还必须要支付开发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报酬;另外,系统的维护、维修也需要一定的费用,还有一些费用是不可预见的。可见,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有资金的保证。因此,企业集团对信息系统研制的投资规模,直接影响系统开发的成败。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集团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规模比较小,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开发时断时续,影响了信息系统质量。所以,企业集团应加大对系统开发的投资规模,当然这要依系统研制的预算为基础。

2.8 严格项目的管理

严格的项目管理是保证系统成功的关键。管理目标主要可分为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进度对信息系统特别重要,不能按时投入使用和回收投资的系统可能被时间自然淘汰。成本管理是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的应用项目高,而研制工程化的水平又较低,因此,有效的成本管理对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质量管理贯穿项目研制的整个过程,而且与进度和成本管理相辅相成,即项目进度和费用的有效管理必须建立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而质量管理又促进了项目研制速度和成本的降低。在信息系统应用项目中由于质量管理工作没抓好,造成大批设计返工、工期延长的例子是很多的。

2.9 分步实施,重点开发

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时间比较长,且系统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功能可能比较多。因此,在具体的系统实施过程中,最好挑选其中需求稳定、比较重要、容易见效的功能先做,并争取早日获得回报,然后再做其它功能。TRW公司一个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是统一联网并有8个功能(财务、人力资源、合同、项目管理、安全、市场规划、采购、定价)。经分析后先做三个(采购、定价、项目管理)功能模块,18个月内新的系统运行后即收回了一期投资。

2.10 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分析

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研制包含着一定的风险因素,因此,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重视系统建设的风险因素分析,无疑会提高系统的成功度。风险分析首先是要找出各种风险因素,诸如技术风险、成本风险、进度风险、运行风险(用户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等,然后找出减少或消除风险的对策。系统研制中风险的减少或消除自然会提高系统的成功率。这项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

标签:;  ;  ;  

论企业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_系统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