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论文_陈时海

湘潭市江麓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106例中风或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电针刺穴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SI评分、NDS评分、FCA得分和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患者CSI评分、NDS评分、FCA得分和ADL评分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满意,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风偏瘫;康复训练治疗;电针;临床痉挛指数

我们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53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106例中风或痉挛性偏瘫患者,其中男70例,女36例;年龄56~86岁,平均年龄(71.3±10.2)岁;病程18~53d,平均病程(31.3±2.8)d;其中62例为脑梗死,44例为脑出血。入组对象病情均符合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医《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病程不低于2周,可配合治疗,同时排除中风次数超过2次、惧怕针刺不能配合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参照文献内容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训练项目包括降低肌张力、坐位和立位下的平衡能力锻炼、行走练习等等,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电针刺穴治疗,其中头颈部取穴依次为百会穴、太阳、风池、风府,后三皆取双侧;上肢取穴依次为极泉、曲池、内关、手三里、大陵、合谷、后溪,均为患侧;下肢取穴依次为急脉、阴陵泉、委中、三阴交、丰隆、商丘、太冲、解溪、丘墟。取规格为40mm的不锈钢针灸针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前酒精消毒取穴周围皮肤,进针后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同时与G6805-II电针治疗仪相连接,疏波,调节频率在50Hz,电流由弱到强,一般以患者耐受度为参考,不影响上肢外旋、足部外翻以及手指屈伸动作为宜,每次留针时间30min,1次/d,6次/w,疗程为4周。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2]

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cs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评分,采用综合功能评定量表(FC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两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状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不同时点两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CSI)和NDS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CSI评分与N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评分和NDS评分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FCA与ADL量表得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CA与ADL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患者FCA与ADL量表得分更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3 讨论

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病情康复后均伴随包括以偏瘫为主的各类肢体功能障碍,其中偏瘫患者中90%以上病例在3周内有肢体痉挛症状,包括肌张力升高、抽搐性痉挛、肌肉萎缩以及关节痉挛等等,对其肢体功能康复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终身残疾[3]。现代医学发现,针刺通过外周刺激影响人体神经中枢,引发功能性突触联系,对神经反射通路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以及可塑性有调节作用,缓解挛缩肌肉张力,改善中枢神经运动协调支配能力。在中医临床上,痉挛性偏瘫被纳入“经筋病”、“痉症”范畴中,属于中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其病机主要是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中风痉挛性偏瘫上肢关节内收,下肢外旋,中医阴阳理论认为舒张为阳,而痉挛收缩为阴,所以上肢取穴多为阳经穴位,而下肢多为阴经穴位,通过针刺电流刺激恢复阴阳平衡,促进肢体生理功能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周时联合组患者CSI评分、NDS评分、FCA得分和ADL评分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提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受损状况。

综上所述,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满意,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严睿峻,程波,陈麓圣等.《内经》恢刺和关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8):930-934.

[2]杜小正,王金海,秦晓光等.“三位一体”针法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6,29(9):122-125.

[3]聂斌,池响峰,袁智先等.扶阳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9):1040-1042.

论文作者:陈时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8

标签:;  ;  ;  ;  ;  ;  ;  ;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论文_陈时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