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1 心内科2 乌鲁木齐市 830001
儿童先心病的病种多,病理及血流动力学复杂,这让本科医学学生在学习上面临很多的困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具体病例的过程,是理论知识向临床技能转化的关键点,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学生难以在纷杂的临床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1]。我科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见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床旁超声心动图方法,使教学更加可视化、具体化,使得初学者更加容易理解,不再是枯燥、乏味、抽象。因此,典型先心病病例引入有效的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见习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8人)与对照组(54人)。观察组男生30名,女生28名,年龄(21.0±0.21)岁;对照组男生31名,女生23名,年龄(21.0±0.32)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讲述小儿先天性心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治疗的思路进行授课,并展示一些典型病例的超声图像,课后布置复习作业。
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即采用PBL的经典“设问—讨论一总结”三段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准备阶段:由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小儿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先天性心脏病确定为见习病种,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见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先查资料及教材,让学生了解有关基础知识,并提出问题。(2)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基础,小组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后,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总结问题的核心点,通过上网查阅研究结果或查阅指南、专家共识、教材等,收集问题可能的答案,然后分成2~3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3)讨论结果:讨论汇总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陈述准备好的问题答案,带教老师进行引导、启发、评分。(4)反馈总结:带教老师对学生的问题作出总结及点评,并运用超声心动图将难于理解的发病机制、血流动力学特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其在短时间内理解并牢记疾病的特点。
2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及考核
2.1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试考核,考试成绩评分情况:基本理论知识(35分)、超声专业知识(15分)、病例分析及临床思维(50分)。
2.2问卷调查:在教学活动完成后,现场向两组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实习学生以匿名方式填好后当场收回,为避免偏倚,研究者回避,有其他带教老师负责搜集试卷并登记结果。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x±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4结果
4.1观察组和对照组考试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考核指标比较[x±s,分]
4.2研究中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5讨论
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次介绍并应用,该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学及讨论的授课方式[1]。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临床教学方法,由于该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故而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0.7%~0.9%,据此估计我国每年出生先心病患儿9万~14万。超声心动图是评价儿童心脏结构及功能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有助于准确界定儿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否,对儿童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教学中,运用PBL结合超声心动图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直观、生动、便于记忆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学生可以从以往“越死记硬背,越记得不牢”的怪圈解脱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小儿先天心脏病带教老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PBL教学方法结合超声心动图和典型病例分析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并形成临床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尽最大可能的运用这一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PBL教学结合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见习教学中有几点需要注意:(1)选择的病例资料必须完整、典型、具有代表意义,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掌握其中关键点。(2)带教过程中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带领学生面对面的与病人接触,通过对患者问诊、听诊、触诊,再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可视化图像进一步巩固典型病例的诊断要点,并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3)要不遗余力的积累和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使自身教学能够按照“问题导向”前行,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2]。
综上所述,PBL结合超声心动图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更开拓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不断完善目前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评估体系,实现从“知识中心型”教育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青,任晓勇. PBL 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J]. 继续医学教育,2017,30(8):79-81.
[2]解立怡,曹罡. PBL 联合 CBL 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J]. 中国病案,2017,16(10):74-76
论文作者:陈芬,王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超声论文; 学生论文; 心脏病论文; 先天性论文; 病例论文; 心动论文; 小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