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樊英英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学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8例贫血患者平均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重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贫血患者治愈例数16例,显效例数8例,有效例数7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中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14:5:6),总有效率为73.5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发生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例(5.88%),明显差异存在意义(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之比为94.11%:76.47%(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借鉴学习。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237-02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服用的药物、病毒感染、电离辐射X线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口咽部、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最终导致败血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进行本次研究的68例参与者,均为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并随机的将68例贫血患者分成比例为1:1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比值为18:16,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62岁平均年龄为46.2±5.6岁,平均病程7.3±1.1个月(病程:6~12个月);观察组贫血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在20~64岁,平均年龄为(45.7±6.1)岁,病程为4~16个月,平均病程为7.6±1.2个月。两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中(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不大(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贫血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具体的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贫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服务[1],分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继发性感染护理、感染护理。(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贫血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因为心理压力太大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2)饮食护理:严重的贫血会影响患者免疫功能,所以应该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提高患者免疫机能,降低病菌感染。(3)预防继发感染:为了预防患者继发性感染,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保证无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入,做好隔绝措施。(4)感染护理:包括:口腔、皮肤、肺部。口腔护理:每日口漱6次口泰+碳酸氢钠+酮康唑片+VB2+VB6+生理盐水。(5)皮肤护理:嘱患者禁止抓挠皮肤,在注射后使用无菌棉签按压5分钟,每晚擦拭身体,保持肛周洁净。肺部护理:嘱咐患者多饮温水,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1.3 指标与标准

观察比较6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依据《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建议》[2]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依据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很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很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

检验软件:SPSS20.0版;检验数据:两组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t带入检验,例数为n,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表示两组间具有差异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贫血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附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过护理以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出现了2例出血,总的发生率为5.88%。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4例出血,6例感染,总的发生率为29.41%,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

3.讨论

由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且发展迅速,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情急剧加重,因此,及时给予积极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命质量起到保障作用[3]。

预见性护理措施不同于常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起到辅助作用,同时加以预防感染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如果患者发生感染,做好感染后的护理,使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早日恢复身体健康[4]。预见性护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以及抗感染治疗,在具体了解到患者病情后做好病情防范,完善护理措施,降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当患者感染后及时的进行处理,将患者的病情危险性控制在最低,提高临床救治率,同时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以后,临床疗效、护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曾艳,刘羽.循证护理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2):222-223.

[2]徐晓敏,张琳敏,支芸.优质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8):164-165.

[3]郑峥.预见性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86-87.

[4]于静,郭淑霞,孙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30):5996-5996.

[5]孙舒燕,易佳,王琮.优质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5):3573-3574.

论文作者:樊英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樊英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