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论文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论文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杨 博 谭双宜

重庆市秀山县公安局,重庆409900

摘 要: 工具痕迹检验是刑侦技术的重要构成,工具痕检技术的应用,帮助刑侦人员快速掌握犯罪证据,对刑侦人员工作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痕迹检验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对痕检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分析,以期强调痕检技术的重要价值,让痕检技术得到更好应用。

关键词: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刑事案件;案件侦查

工具痕迹检验是利用痕迹检验深入分析作案工具相关信息,对案件事实以及工具痕迹进行推测,有效地帮助侦查人员获得直接证据,缩小侦察范围,及早侦破案件。因此,工具痕检技术对于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是侦破案件的关键手段。

一、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在案发现场,嫌疑人使用工具器械进行犯罪,必然会在现场留下痕迹,这类痕迹就是工具痕迹,包括剪切痕迹、打击痕迹以及撬压痕迹等。工具痕迹是犯罪现场最为常见的痕迹,分析工具痕迹可以直接判断作案工具,推测作案手法,掌握犯罪人员的职业、外形信息等[1]。工具检验技术是帮助侦查人员快速收集证据的重要技术,对查获真相、抓捕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此君的三张脸,每张都要具有优秀的表演才能。表演时,不需要演员那样需要一定的时间酝酿感情,只要在瞬间就能完成。寻踪影、看蛛丝、找马迹,剥伪装,就会让他们“麒麟皮下露出马脚”,让其“真面目”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二、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价值

(一)分析作案人员职业以及外形特点

1.职业分析

通过工具痕迹检验,可以对犯罪人员使用工具的手法进行分析,其工具使用手法和自身职业有着直接关联,通过作案工具可以直接反馈出来,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以及特殊技术技能,从而获得有效的职业信息。首先通过观察犯罪手法,确认其行为熟练性和技巧性,其次从破坏部位推断犯罪嫌疑人职业特点。如果犯罪分子对于破坏物体十分熟悉,会直接击打薄弱位置以及要害位置。最后分析破坏行为是否属于技术性行为,作案工具是否具有特殊的职业标志。如汽修行业专用的扳手、装修行业专用的锤子等,通过破坏位置遗留物,可以分析出大量职业信息。

1.推测作案工具功能

根据犯罪现场位置、犯罪事件以及物体被破坏程度的分析,可以推测犯罪人员体力,根据检查痕迹高度,结合物体破坏手法以及遗留痕迹,可以推测犯罪分子身高、习惯用手、施力方式等。如果撬压凹陷痕迹出现工具左倾,意味着犯罪分子使用右手。如果物体被撬完朝向左,可能是右手造成。物体受到破坏出现变形,顺着顺时针方向扭转,犯罪分子可能左右使用工具。左手使用犯罪工具,容易造成工具右倾,头部出现倾斜压痕,两端出现左高右低特征。

2.技术技能

其中,观念落后的占42.70%,知识匮乏占36.60%。而且,被调查的医护人员中,为患者做营养评估和遇到问题主动请营养师诊断的情况,均不容乐观。

(二)分析作案人员的作案方式

4.出入口矛盾

犯罪分子使用工具破坏物体,痕迹和破坏力存在一定关联,如果存在明显痕迹破坏,作用力必然分长短。破坏物体要达到适合的破坏力度,产生对应的痕迹,如果破坏力度不够大,但是破坏痕迹过大,将产生违背正常规律的矛盾,对此类矛盾深入分析,可以揭露犯罪分子的伪造行为。

在对土颗粒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筛分实验,并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确定级配参数。在对土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确定其颗粒大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一些颗粒较粗的材料,应对其尺寸进行具体的测量[1]。同时,利用实验检测,对土的组成成分及颗粒大小的界限进行测定。在检测过程中,常用到不同标准的土壤筛,将施工用土进行过筛处理,并利用不同标准筛子对土材料的筛分,获得土材料中不同颗粒的百分比[2]。通常情况下,土壤筛的标准有以下几种:63mm、28mm、20mm、14mm、3.35mm、2.36mm、600μm、以及150μm等。

犯罪分子犯罪时,有多种犯罪方式,如破门而入可以使用撬、撞、开锁等方式,需要使用犯罪工具,犯罪工具包括刀、棍、锯等。很多犯罪分子选择工具十分盲目,也有犯罪分子拥有一些技术手段,通过工具痕迹可以准确发现犯罪分子的惯性动作以及掌握技术[2]

(三)分析犯罪人员的现场伪造行为

从本质上分析,对作案现场伪造的过程也就是伪造犯罪行为的过程。犯罪分子使用工具伪造现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必然会留下一定痕迹,工具痕迹存在一定矛盾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矛盾,可以揭露伪造的犯罪现场。

1.必要痕迹矛盾

为提升广大妇女姐妹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她们在家庭服务领域创业就业,吉林省通化市妇联日前在通化市巾帼职业培训中心举办了“通化大姐”家庭服务技能培训班,50名妇女姐妹参加了此次培训。

必要痕迹存在矛盾是指物体受到破坏,本身应该存在但是并不存在的矛盾,一些不该存在的痕迹却意外存在。这样的痕迹可以反映出犯罪分子试图伪造现场。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王世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为了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积极学习、推广和探索计算机在统计、计量、预算、决算、CAD出图及Visual Basic语言在工程和公路养护各方面的应用,对提升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他撰写的《碎石村桩在公路软土地基路堤中的施工工艺》论文,在鸡西市第十次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中获一等奖。通过发奋工作、努力专研业务,王世君真正践行了国家的号召:“发扬工匠精神,敬业报国,匠心圆梦”。

2.产生痕迹矛盾

物体受到破坏,表面存在的痕迹具有一定先后顺序,可以对犯罪分子的伪造行为进行反映。任何事情的出现都遵守一定规律和先后顺序,分析先后痕迹矛盾,可以察觉犯罪分子的伪造行为。

3.破坏力矛盾

作案现场受到较大破坏性,杂乱无章,工具凌乱且不具备明确目标,作案手法笨拙,通常是外来人员、初犯。若作案痕迹相对专业,犯罪现场没有出现过多破坏和痕迹,多是惯犯造成。如果犯罪分子对于犯罪现场十分熟悉,是内部人员,从破坏方式、出入口以及破坏顺序上出现多种矛盾。如从室内打碎玻璃,先撬抽屉后撬门等行为,可以看出作案人员是内部人员伪装作案。

1.初犯和惯犯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CGSS2015年的家户问卷结果。CGSS全称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是一项全国性、综合且连续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调查的地域范围覆盖全国125个县。该项目通过定期地收集中国公民与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数据,总结社会变迁的长期趋势,探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社会议题,推动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开放性与共享性的发展,为国际比较研究提供数据资料,该数据具有权威性、广泛性等优点,是研究国内问题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

调查犯罪案件时,串并案件的判断常使用工具痕检完成。首先作案工具保持一致性,可以进行串并案。作案人员多次作案中使用统一工具,现场必定会留下同一工具痕迹,根据痕迹证据将两案并案进行。其次根据作案习惯以及作案方法,串并案审理。一般情况下,利用工具痕迹可以反映犯罪分子行为习惯和作案方法,表现出明显的个人特征,通过对犯罪分子行为习惯和作案方法的分析,可以将案件并案侦察。

(四)判断是否串并案侦查

作案现场出现破窗挖洞情况,洞口和玻璃破坏的方向性可以准确辨认出真假,分析伪造行为存在与否。首先判断破坏行为方向性,如果从外向内击打,受力方向和破碎方向是同一方向,如果方向相反证明是伪造现场。钻削孔洞也存在方向性,从出入口位置观察洞壁螺旋纹,顺时针方向的旋转,那么左旋向作为出口,右旋向作为入口。锯割过程中要分析锯割方向和进出锯方向确定出入口。其次对出入口是否存在内外矛盾分析。出现挖洞进入,从内向外的切撬挖痕会在室外遗留大量残土。若室外没有残土,意味着犯罪分子伪造犯罪现场。

(五)认定作案工具

对犯罪现场痕迹展开鉴定分析,将给刑事诉讼提供有力证据。认定作案工具可以给法庭提供必要诉讼证据,发挥出重要作用。认定作案工具要依据痕迹检验的结果,使用科学实验以及分析确认作案工具,从而成为具备法律效力的证据。

(六)推测作案工具

在无法确认作案工具时,通过分析工具痕迹,推测工具种类,缩小侦察范围。

2.外形分析

通过分析工具痕迹的尺寸和破坏方式,可以分析工具功能。如锯锉功能是割削,刀斧功能是砍切、钳剪功能是剪切。功能不同的工具也有着特殊的结构,钳剪结构是双破断头,坡面线痕从两侧延续到中心,锯锉和刀斧都属于单坡断头,断头线条和破坏方向垂直,刀斧断头线条有始有终。根据痕迹特点,可以推测工具功能以及结构。

第二趟,玉敏拉上了李琳。玉敏再次请求许沁与朋友联系,把钻戒退回来。李琳说许姐,你可以再换一款给朋友的。许沁不高兴地说,我收回三十多万,换个三万多的,换作你,心里能没想法么?这个国外朋友对我很重要,我儿子准备去她那儿读书呢,我能得罪得起吗?你们光考虑自己,怎么不替我考虑呢?李琳语塞。玉敏想了想,说许姐,如果这个朋友对您真的很重要,那就说明你花三十万是值的,那您就补款嘛。许沁说,除非我疯了。

2.判断作案工具形状

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在连接翻译研究各领域以及建立翻译研究与其他学科之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于1990年,他们率先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的文化转向更加强调学科的自足性,学科范式的规律性和开放性,更多地思考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体制与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这股浪潮随着全球化,多元化的大势,把文化因素在翻译研究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刘军平,2010,p.394)

痕迹形态可以直接反应出作案工具形态和结构。凹陷痕迹起源可以反应出接触位置的痕迹。如线条痕迹,起点和终点、压痕形状都能反应出作案工具的外形。如作案工具上有一定缺陷,工具痕迹一定不会完整,断片残块可以反应出工具缺陷位置外形,对工具外形进行科学分析。

3.分析作案工具种类

破坏物体自身机械性能也能够推测出作案工具的种类。如金属线破坏,必须要使用钳子,绳索则使用刀具等。根据破坏物体性质,以及痕迹附着物、面积等,可以判断作案工具的种类。需要时,还可以选择同性质物质展开模拟实验,得到确切推断。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本文着重分析其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价值。利用痕检技术分析作案人员职业以及外形特点,确认作案人员的作案方式,准确判断犯罪人员的现场伪造行为,依照痕检证据判断是否串并案侦查,认定作案工具。在无法确定作案工具时,通过推测工具功能、判断工具形状、分析工具种类,缩小作案工具范围。

[ 参 考 文 献 ]

[1]金磊,刘来永.浅谈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9(01):106-107.

[2]杨敏,付一鸣,吴雪冬.枪弹和工具痕迹线条模式鉴定标准及其自动检验技术[J].广东公安科技,2017,25(04):15-21.

中图分类号: D91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25-0143-02

作者简介: 杨博(1984- ),男,土家族,重庆人,本科,重庆市秀山县公安局,警务技术四级主管,研究方向:痕迹检验;谭双宜(1993- ),女,汉族,重庆人,本科,重庆市秀山县公安局,警务技术四级主管,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标签:;  ;  ;  ;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