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论文_黄看源,赵俊,田洪力

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论文_黄看源,赵俊,田洪力

黄看源 赵俊 田洪力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径向转向架是列车运行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关键零部件安装在关键尺寸上直线检测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径向转向架;地铁轻轨车辆;应用

径向转向架是轨道交通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车辆的承载、牵引、走行及制动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性,是衡量整车技术水平的关键部分。

1 径向转向架的概要

1.1 普通转向架

普通转向架转向不足,原因是,转向架前轴(前转向架的第1轴、后转向架的第3轴)产生冲角,第1轴横向爬行力增加;后轴(前转向架的第2轴、后转向架的第4轴)处于轨道中心附近位置,轮径差不足,后轴有纵向爬行力(切线力)的作用。这2种力对转向架产生反径向的作用,使得接触轮缘的前轴产生大的横压。

1.2 径向转向架(前转向架)

在单轴径向转向架(前转向架),运行方向前侧转向架,转向产生冲角,对第2轴产生向外轨的横向爬行力,第2轴向外轨移动。这样,轮径差的不足得到缓解,第2轴纵向爬行力减少。而且,由于第2轴向外轨的移动,转向架转向不足向径向转向的态势变化。其结果是,不直接转向的第1轴的冲角减小,第1轴的横向爬行力减少。随着第2轴纵向爬行力和第1轴横向爬行力的减少,抑制径向移动的扭矩减小,第1轴外轨的横压降低。

1.3 径向转向架(后转向架)

在单轴径向转向架(后转向架)。行进方后侧转向架,对前轴第3轴转向,减小了冲角。这样,第3轴的横向爬行力减小。结果是,第3轴外轨的横压降低。

2 主要结构

转向架前后轮对间采用轮对径向装置连接;一系悬挂采用橡胶堆;二系悬挂采用带变摩擦减振装置的中央枕簧悬挂系统;摇枕、侧架、副构架等铸钢件采用具有低温冲击性能的20ГЛ钢,橡胶堆、弹性旁承、心盘磨耗盘等非金属件采用具有耐低温性能的橡胶及工程塑料。

2.1 轮轴组成

采用直径为957mm的整体辗钢车轮,车轮采用符合гост10791—2004《整体碾钢车轮技术条件》要求的2号钢;车轴采用符合TBT/T 2945—1999《铁道车辆用LZ50钢车轴及钢坯技术条件》要求的LZ50钢。滚动轴承装置采用具有耐低温性能的油脂和密封圈。

2.2 橡胶堆

转向架轴箱悬挂采用橡胶堆。橡胶堆置于承载鞍与侧架之间,实现轮对的弹性定位。橡胶堆铜导线为内置式,弹性材料采用低温脆化温度≤-60℃的耐低温橡胶。

2.3 轮对径向装置

轮对径向装置采用橡胶堆顶置、承载鞍与副构架分体铸造后铆接的轻量化技术方案。该装置主要由副构架、承载鞍、连接杆等组成。副构架材质为20ГЛ钢,符合OCT32.183-2001《1520mm轨距货车两轴转向架摇枕和侧架铸件技术条件》的要求,20℃时的冲击强度≥49J/cm2,-60℃时的冲击强度≥24.5J/cm2,-60℃时的冲击韧性≥16.7J/cm2。

2.4 侧架组成、摇枕组成

侧架组成由侧架、立柱磨耗板、滑槽磨耗板等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立柱磨耗板与侧架采用折头螺栓连接;滑槽磨耗板与侧架采用卡入式镶嵌装配。摇枕组成由摇枕、固定杠杆支点座、斜面磨耗板等组成。采用摇枕与下心盘一体式铸造结构,摇枕与固定杠杆支点座采用铆钉连接。下心盘直径为354mm,内设导电型心盘磨耗盘。心盘磨耗盘采用耐低温配方的工程塑料,工作环境温度23℃时缺口冲击强度≥10KJ/m2,-60℃时缺口冲击强度≥6KJ/m2。

2.5 中央弹簧悬挂装置

中央弹簧悬挂装置由两级刚度弹簧组和斜楔式变摩擦减振装置组成。斜楔材质为贝氏体球墨铸铁(ADI),弹簧材质为60Si2CrVAT弹簧钢。

2.6 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采用下拉杆式单侧闸瓦制动结构,由制动梁、制动杠杆、支点、高摩合成闸瓦等组成。制动杠杆与垂直面夹角为0°,基础制动装置制动倍率为6.5。

2.7 弹性旁承

采用常接触弹性旁承,弹性材料采用耐低温橡胶,低温脆化温度≤-60℃。

3 工作原理

3.1 四点均衡系统

称重设备的4个EKM转向架支架内有传感器,可上下左右移动。在工作过程中,先将EKM转向架支架降至零点,将压力值和位移量清零;再移动EKM转向架支架,使其完全支撑车体;最后通过EKM控制柜软件的控制和计算,将车体由水平初始状态调至低张力状态,得出此状态下的位移量,即为转向架安装板与车体之间的调整垫片理论数值。

3.2 全站仪测量系统

全站仪测量系统是一种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度差等测量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测量系统,具有目标自动识别与照准、数据自动记录、储存、计算以及通讯功能。全站仪工作时,发射红外光,并经反射球反射后返回,由此来测量被测物体的位置。在转向架关键尺寸的测量过程中,先测量转向架连接点的位置,确定车体坐标系,再测量每件转向架安装板的位置,最后用笔记本所带专用软件,将测量数据汇总、计算并导出。由于全站仪无法在一个位置测量所有数据,须在车下、车左侧与车右侧3个位置进行,故需额外测量地面上的5个固定点,以便将多次测量的数据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下。

3.3 操作过程

3.3.1 称重

位移值和压力值清零:将EKM转向架移入车内,EKM控制柜移到车体侧面中部,连接设备与各电缆,启动车体称重程序,EKM转向架支架开始下落至最低位置,并将位移值和压力值自动清零。

支撑车体:提升4个EKM转向架支架,使其逐渐与车体接触后停止,此时4点承受的载荷为2kN;继续提升4个EKM转向架支架,提升高度为20mm,此时,车体的质量全部由EKM转向架承担。

水平初始状态调整:EKM转向架支架提升结束后,用激光水平仪测量出车体4点的相对高度,并将测量数值填入系统程序中,EKM转向架控制柜根据填入的测量数值自动将车体调整至水平初始状态。

低张力状态调整:水平初始状态调整完成后,系统自动进入下一个界面,点击确认后,系统开始进行低张力状态调整,根据标准DIN25043—4《车体与转向架连接区有效作用力的测量与计算》。

3.3.2 测量

车辆处于低张力状态后,开始对转向架安装的关键尺寸进行测量。

转向架连接点测量:将莱卡全站仪放置在地沟内,调平,将莱卡全站仪与笔记本用蓝牙连接,启动控制软件,测量4个转向架连接点与地面5个定向点位置。

左侧转向架安装板测量:将莱卡全站仪放置在车体左侧,调平,测量地面5个定向点与左侧转向架安装板底面测量点(共2件,每件5点)。

右侧转向架安装板测量:将莱卡全站仪放置在车体右侧,调平,测量地面5个定向点与右侧转向架安装板底面测量点(共2件,每件5点)。

结束语:此工艺方案经生产实际验证,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工艺方案中的全站仪测量系统,作为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量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动车组的生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亮.城轨铰接式转向架动力学仿真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2]邓睿康.铰接式城轨车辆动力学性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3]陈喜红,陶功安,颜志军,等.土耳其80km/h轻轨车辆ZLA080型铰接式转向架的研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2,36(6):1-6.

[4]姜永辉.回转支承在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中的选型计算[J].技术与市场,2013,20(5):91-93.

论文作者:黄看源,赵俊,田洪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径向转向架及其在地铁轻轨车辆中的应用论文_黄看源,赵俊,田洪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