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上海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论文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上海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论文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上海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

竺建伟

一、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并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论断,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得出两点体会,一是国家对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二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当中。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到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50年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1]。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的要求,上海市到2020年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2050年建成全球教育中心城市[2]。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全国在2035年的目标上海市要在2020年实现,全国在2050年的目标上海市要在2035年实现,大致提前15年。据2017年数据显示,全国小学净入学率99.91%,初中毛入学率103.5%,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以上的水平。上海市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二、教育装备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教学条件根本改善,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装备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现代教育装备的功能

(1)保障—办学的基本条件

长江之旅,稳居大江之上,睥睨两岸风光,乘风破浪前行。贵州西洋也正携手优秀经销商,顺应肥料行业发展浪潮,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向着助力中国农业发展、实现企商共赢、成就中国复合肥“航母”企业的广阔海天劈波斩浪不断前进。

本模块是根据水泥企业的仓储特点而设计,专门为水泥企业服务的。软件根据仓储基本数据可以查询、分析库存,帮助管理员对库存物件的各项数据进行详尽、全面地控制和管理,随时掌握动态库存量,维护库存信息的准确性,帮助会计对库存进行核算,同时可以降低库存,控制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避免积压或短缺,加快物件周转速度,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装备是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了基本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以开展。目前,教育装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教育装备在教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调整,保障性仅仅是教育装备的基础功能,教育装备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

他向服务中心提出,希望能够把患者在医院平均停留的时间压缩在一个小时以内。要达到管理目标的要求,李红和林茜依然还要先从患者和医生行为分析入手,持续关注信息系统数据变化,与业务科室一起推出持续改进的举措。

按照教育现代化要求和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教育装备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工具,而是一种课程资源,其核心是要强化育人功能,营造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多样化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就保证了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有效实施。

发展素质教育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主要的教育方针。教育装备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载体,必须围绕学生发展的需要,服务学生,以人为本。没有教育装备作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

以联合体作为经营主体符合农村产业融合中关于要素融通、产业联结、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基本要求。通过将联合体作为政策扶持项目的实施主体,能够切实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的精准度,确保农业发展质量提升与农民利益实现。尽管联合体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并在部分地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但仍有完善空间。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学习资源、学习空间、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发生改变,重塑师生互动行为,重构学习空间,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并不能满足这一新的要求。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的传播方式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实现了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的适应性

教育装备工作的主要任务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时期或地区,重点工作是做好普适性、基础性的装备建设和配置,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进入均衡发展阶段后,按教学需求、学校发展科学合理地管理、应用、研究是教育装备工作的核心。截至2017年,上海市生均教学仪器资产值已超过1万元,如何应用和管理这些装备,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装备工作需要立足新技术新装备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教育装备的应用研究,制订各级各类装备标准和管理规范、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开发各类实验教师培训课程、推进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建设等,助推和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装备作为开展各类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保障,其安全性是教育装备工作的生命线。各地区出台的教育装备质量标准是学校采购、使用、管理教育装备的依据,同时要完善教育装备产品的使用规范,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特性,制订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使用标准,如电子产品的使用时段、使用距离、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建议使用时长等,都需要制订更为详尽的标准,以加强产品的使用安全。越是先进的产品,越是需要在安全性上给予更高的要求。

科技进步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内容、学习方式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革,教育装备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不仅对教育装备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装备的有效投入也带来极大挑战。教育装备产品必须强调以教育为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相吻合,能正确反映科学规律和自然现象,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符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未触及教育教学内核的教育装备产品,“技术含量”再高也不能成为配备产品。

(2)科学性

(3)实践性

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并不是指教育产品越先进越好。丰富教学的体验性和实践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动手实践需求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课程实施的载体,教育装备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支持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新时代教育装备工作的深度转型

1.确立教育装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素质教育”的载体功能

(3)引领—学习方式变革的引擎

(2)支持—课程实施的载体

2.教育装备工作从注重“建设、配置”转向注重“管理、应用、研究”

(1)安全性

3.打造“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技术装备为一体”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信息技术是教育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教育装备需要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中获取知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到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教育装备管理平台,推动教育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形成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实现学校的个性化教学、精细化管理、科学化决策,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4.教育装备是学校课程实施、丰富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体验性需要教育装备体现。通过新技术新装备与教学的融合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强化学习的实践性、体验性和探究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的金融创新实验室环境建设模拟真实的证券交易所,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全球金融行情、大屏展示国内外股市、期货等重要金融产品的动态信息等形式,让学生在贴近真实投资市场的动态环境中体验并掌握金融知识,培养学生金融操作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5.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转变学习方式和教育治理模式

聚焦“人”的发展,注重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融合学习内容、学习特征和先进设施设备于一体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2015年底,上海市教委会同市发改委等9家单位联合印发了《促进本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试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图书馆功能提升、安全教育共享场所建设,并要求于2020年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截至2018年底,全市16个区共完成512个创新实验室建设,524个图书馆功能提升,511个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区建设。

四、教育装备的短板与问题

1.基础资源的建设有待加强

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8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值为1.06万元,各区均已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 000元以上、2 500元以上”的要求。但区域间装备差异较大,生均值低的区和高的区相差3~4倍,区域间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较显著。

2.教育装备建设内涵有待加强

设施设备的配置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程”的基础,而通过硬件和环境的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才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通过对上海市各区的专项调研发现:不少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实验室、公共安全体验教室;部分学校建成后的创新实验室、图书馆和安全体验教室的使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相关项目作为课程资源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安全素养和阅读素养培育等方面的应有作用,支持学校课程多样化、特色化的载体功能有待加强;现代科技应用不足,空间布局设计不合理,建设品质有待提升,难以支撑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

3.管理意识和运行机制有待健全

教育装备的管理仍存在缺位现象:部分学校教育教学场所内灯具光衰严重,光环境亟待改善;绝大多数的教室课桌椅未按要求进行高度调节;体育场馆面积和功能不足,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与专项化教学需要;部分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等。精细化管理不够,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不足:预算不科学,教育装备部门对学校的预算指导有待加强;采购不规范,监管不到位,需要制订全过程的跟踪和监督机制,形成采购闭环,加强对教育产品的过程性监督。

4.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根据2017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市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三。从分项来看,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排在第一位,但“教学应用”排在第十八位,说明上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有待加强,学科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科教师的实验能力、装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等专业能力均亟待提升。

五、对下阶段上海教育装备工作的思考

1.推进城乡一体化装备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工程,2019年基本完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程”装备项目建设的规划;开展创新实验室、图书馆、安全体验教室建设情况的跟踪调研和总结工作。

没能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大概是她一生的遗憾了吧。钱海燕蹲在地上让自己哭了一会后,擦干眼泪上楼。这种时候,她只能坚强。给当当喂了一次奶后,她拿了一些生活用品去了医院。

作为第三方,英方并没有使用太多的价值趋近手段,但在其少量的价值描述中,表明对“WTO规则”的支持拥护。在论及美国控诉中国盗窃知识产权时,英方使用“所宣称的知识产权偷窃”,而在论及美国宣称中国“不公平”时常常加注引号,这在中立性的基础上表示了对美方的谴责和向中方的靠拢。

2.落实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要求

完成《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装备指南(高中分册)》编制,参与高中学校建设标准编制,开展学科教室和个性化学习空间的研究;根据中考改革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标准化理化生实验考场建设标准的研究工作;印发《上海市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修订)》《上海市幼儿园专用活动室建设指南》,重点推进科学活动专用室、室内运动场所、幼儿阅读室、安全体验教室建设;推进普通学校特教资源教室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

3.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

完善中小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促进实验室能级提升;研究中小学教师实验能力发展专业标准,开发培训课程,推进开展区级教师实验能力的全员培训,开展中小学理科教师实验教学能力培训系列活动。

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轻度瘙痒为正常反应,若出现刺痒、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禁止抓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水解大麦蛋白具乳化能力,有抗氧性能,适合用作护肤调理性原料;也用于护发制品,在洗发烫发卷发剂等中作护理剂。

4.加强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

做好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做好基础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创建装备评估机制,以评估促发展;做好教育装备质量监管工作,强化底线思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jjxy.bwu.edu.cn/info/1053/6291.htm.

[2] 市教卫工作党委传达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出了这些要求[EB/OL].http://www.sohu.com/a/255346828_391459.

[3] 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7-19).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html.

作者简介: 竺建伟,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200070

标签:;  ;  ;  ;  ;  ;  ;  

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上海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