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李德云

急性腹膜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李德云

李德云

(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36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急性腹膜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原发病,加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腹膜炎;手术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139-02

腹膜炎是指由细菌、化学性(如胰液、胃液、胆汁、血液等)和物理性等因素引起的,发生于腹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的炎症。化脓性腹膜炎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化脓性炎症,临床上较常见[1]。临床上通常所说的急性腹膜炎多指继发性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二者混合)感染引起的腹膜的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36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本组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8~71岁,平均42±3.5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10例,小肠穿孔4例。积极处理原发病灶,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清理和引流腹腔,促使脓性渗液局限,控制及消除炎症。大多数继发性腹膜炎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类型应视病情而定。手术步骤包括腹膜腔探查、确定病因、处理原发病灶、彻底清理腹腔、充分引流等。术后应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应用抗生素和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所有患者经急性腹膜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根据不同的麻醉类型分别安排体位卧床休息:全麻未醒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平卧6h;休克患者取平卧位或休克体位;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禁食、行胃肠减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可拔除胃管,逐步恢复经口饮食。病房内保持安静和通风透气。

2.2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恐惧等;询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接受手术的经济承受能力等。焦虑和恐惧情况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躯体不适以及担心预后等有关。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稳定患者的情绪。介绍疾病有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若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应向其讲明手术方法和过程、术中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3 病情观察

术前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测量尿量、中心静脉压、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指标,记录液体出入量。术后继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巡视,注意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和对比。若病情恶化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其处理。对危重患者,尤其要注意其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的监测和维护。

2.4 对症护理

减轻或控制腹痛对已经确诊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诊断不明者应加强观察。注意慎用镇痛药,防止掩盖病情[3]。物理降温,高热者可给予乙醇擦浴、冰袋或冰枕等物理降温。不宜使用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出汗而导致液体丢失过多,加重休克。对呕吐严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呕药。重症患者应予吸氧。

2.5 术前护理

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补液。应安排好补液顺序,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输液的量、速度和种类,宜保持患者尿量30mL/h以上。必要时可输血、输血浆,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增强患者免疫力。由于继发性腹膜炎大多为混合性感染,应遵医嘱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治疗上再作相应调整。患者一般宜禁食,并行胃肠减压。禁食期间,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

2.6 术后护理

继续输液和抗感染 应遵医嘱进行补液和使用抗生素。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若发现有渗血、渗液时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早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并协助医师处理[4]。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脱出或受压;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以防止血块或脓痂堵塞,有利于预防腹腔内残余脓肿;对负压引流者应将引流装置调整至负压状态,维持有效引流。当引流液颜色澄清、患者体温及自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可考虑拔管。腹腔脓肿的护理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以及促进炎症消散的物理治疗措施的护理等。

3.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术前禁食的重要性与术后饮食恢复的知识,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按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的顺序循序渐进,少量多餐,保证充足的营养,促进机体康复。给患者解释术后早期活动对于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卧床期间进行床上活动,体力恢复后应尽早下床活动。指导患者积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发现异常或原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诊。

4.讨论

对于急性腹膜炎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经过积极的护理,临床上绝大多数腹膜炎病人均可治愈,只有少数病人出现局限性脓肿、肠粘连等后期并发症,对于高龄或有合并疾病的患者因感染严重,全身状况差。

【参考文献】

[1]马荣芹.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0):17-19.

[2]李娟,肖西平,刘雪琴,邱振瑜.老年重症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21):2007-2008.

[3]乐革芬,喻姣花.老年急性腹膜炎病人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1):227-228.

[4]苏燕.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手术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19):339-340.

论文作者:李德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急性腹膜炎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分析论文_李德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