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方法改进给考察工作带来新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变化论文,方法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分配方式、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给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新挑战。我市新都区是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点县区之一。我作为考察组组长,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试点中的做法,对我启发很大,以下五个方面感受尤为深刻。
一、干部考核评价的指导思想更明确了
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科学设置考核环节,规范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充实考核手段,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考核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一是考核内容更加全面,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注重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的辩证统一;二是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既对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内容和做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又引入了民意调查的新方法,并组织群众参与实绩分析等工作,从依靠少数人考核转变为依靠多数人评价,更好地落实了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了对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既增加了群众监督的有效实现途径,又在各个环节紧紧抓住廉洁、团结、作风等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实绩分析的内容。很明显,这些做法使干部考核的评价、激励、监督等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释放出的信息和形成的导向十分明确,就是要求领导班子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努力创造人民需要和满意的工作实绩,要求每一个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保持清正廉洁。在考察中落实这些做法,就能有力地引导和促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很多被考察的干部也深有感触地说,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对他们震动很大,只有老老实实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去做,事业才能发展,个人也才能进步。
二、考察方法的针对性更强了
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坚持以德才素质评价为中心,立足选准用好干部,既相互独立,各自担负不同功能,又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首先,各方法功能指向明确。如,“民意调查”重在解决听取群众意见的“量”,“个别谈话”重在解决听取群众意见的“质”;“民意调查”侧重评事,“民主测评”侧重评人,“实绩分析”侧重从工作成效分析工作思路和努力程度,“综合评价”则对考察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和统筹。其次,各环节面对不同群体。“民主测评”针对“工作圈”,“民意调查”针对社会层面,“个别谈话”针对“核心工作圈”和“重点知情人”,“实绩分析”则是部门评价和群众意见相结合。再者,考察环节之间连贯顺畅。如,尝试把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的情况在“工作圈”内公布,通过民主评议把“工作圈”、社会层面与有关部门的评价意见综合起来;又如,根据民意调查、民主测评、实绩分析等环节反映出的情况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个别谈话提纲,通过谈话对有关情况进行印证和补充;再如,强化综合评价,对各个环节的考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实现了不同考察环节的衔接和整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核办法对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制定的评价要点,既反映了问题的共性,抓住了当前班子和干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又强调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班子细化评价要素,使其针对性、适应性更强。因此,目前的各个考察环节虽有一定交叉,但并不重叠,特别是操作层面针对性的增强,环节之间功能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了考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三、考察组占有的材料更丰富了
与以往的干部考察相比,这次试点参与考核评价的人员和运用的考核评价手段更加多样、对考核对象信息的掌握更加丰富。既有“工作圈”内干部层面对被考核者的评价,又有“工作圈”外社会层面对工作成效和形象声誉的反映;既有上级机关职能部门的评价意见,又有普通群众对当地发展的实际感受;既有定性评价意见,又有实实在在的定量数据支撑;既有考察期间干部群众的反映,又注意与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和巡视组巡视、参加民主生活会等方面的意见,以及平时掌握的其他情况相互补充印证。这种立体化、多层面、全方位的考核,能够从更多方面、更广角度获取考察对象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情况,进一步丰富了考察对象的评价信息,有利于考察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更加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四、考察组集体的作用发挥更好了
这次试点,从三个方面对考察组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改进:一是由考察组集体与考察对象进行面谈,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是由一二名考察组成员与考察对象进行以反馈为主的面谈方式,并集中时间、统一地点,把考察对象置于同等的条件下进行谈话比较,从而对考察对象特点、优劣的把握更加准确。二是专门设置综合评价环节,强调由考察组集体对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绩分析等环节形成的结果进行梳理、分析、比较,形成考察组集体的评价意见。三是在考察材料的形成上,强调以考察组集体的意见为准,避免了那种可能由一个具体的执笔人,根据某个印象较深的谈话人意见写出考察材料的做法。这些改进对考察意见的准确性、考察材料的规范性都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五、对考察人员的要求更高了
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既是提高干部考察工作水平的有效工具,也对考察组成员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用好它,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既要注意干部工作经验的积累,文要切实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既要重视心理素质、访谈技术等人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又要重视经济、统计、金融等科学技术的掌握。在新都区考核试点时,我们亲身感受到这一点。大量的事例和大量的经济数据,以及各种大量的信息汇总到考察组,而有些信息和事例的意见又明显是相对立的,需要我们考察组来分析、判断乃至定性,无疑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的实施和运用,促使考察人员尽快地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
总之,通过试点,我们认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和操作性,其基本精神和要求适用于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它的推行将有利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跑官要官”等问题的解决,实现“好中选优”;有利于促使和引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各级班子和干部的领导能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