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论文_陈贝,段元山,曲艺琳,杨楷

陈贝 段元山 曲艺琳 杨楷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华医院>检验科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657份微生物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387份微生物标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时间及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2016年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1.9%显著低于2017年33.0%,而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6.2%显著高于2016年7.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6年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35%稍高于2017年1.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人员应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规范检验操作,从而提高检验的可行度及稳定性,值得临床选择。

【关键词】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对比结果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158-02

微生物标本检验是预防、诊断和评估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医学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医疗技术及检验水平的提高,微生物标本检测正向微量化及自动化发展。相关研究显示[1-2],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结果尚未达到较为满意的结果,仍存在标本阳性率低,检验阳性率差异等缺点。本研究探讨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657份微生物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35例,女性222例;年龄8~78岁,平均年龄(41.65±6.68)岁;观察组657份中,呼吸道标本342份,血培养标本167份,大便标本148份;同期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387份微生物标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4例,女性133例;年龄8~78岁,平均年龄(41.65±6.68)岁;对照组387份中,呼吸道标本215份,血培养标本97份,大便标本75份;入选标准:①均按照临床微生物标本留样、检验流程进行;②患者密切配合,可正常沟通和交流者;③无精神异常者;④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⑤近4周未使用抗生素药物者;⑥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⑦临床资料完整或无失访者;排除标准:①近4周使用抗生素药物者;②微生物标本留样欠规范,标本污染者;③未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者;④精神异常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或失访者。

1.2 方法

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病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常规治疗。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对制作的微生物标本进行检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质量控制措。在留置、运送、接收标本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3],并配置试剂培养基,控制温度,详细记录并控制检验质量。

1.3 观察项目

记录分析不同时间及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差异。微生物标本包括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大便标本。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观察项数据。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表示;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在两组间比较

2016年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1.9%显著低于2017年33.0%,而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6.2%显著高于2017年7.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6年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35%稍高于2017年1.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预后。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更多自动化、为量化的检验被应用于临床。相关研究显示[4-5],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较低是目前自动化检验尚不满意的重要部位,不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提前干预。

本研究分析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其结果显示:2016年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率为21.9%显著低于2017年33.0%,而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6.2%显著高于2017年7.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6年大便标本检验阳性率为1.35%稍高于2017年1.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人员应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规范检验操作,从而提高检验的可行度及稳定性。这一结果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6-7],首先是标本采集问题,在采集、记录、运输等环节,均可发生标本质量问题,相关检验人员及临床送检留样人员应严格按照微生物检验相关操作流程进行。对于血培养标本检验,若采血时机不当,或者血流量不足,均可降低血培养的阳性率,同时注意运输、储存方法的不同。对于涉及微生物基础知识,生理学等内容时,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出现上述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临床检验人员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整改,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的稳定性及灵敏性。因此,临床医护人员、临床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运输、检验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积极沟通,保障标本采集的合理,足量,无污染[8]。其次,在送检标本时,应做好标本的采集时间的记录,避免标本差错而引起临床医疗事故。同时有经验的检验医师应鼓励和监督初级检验师进行手动检验。

综上所述,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人员应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规范检验操作,从而提高检验的可行度及稳定性,但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也较少,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为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艳.探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2):185+184.

[2]雷宏,邹前健.探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J].当代医学,2016,22(23):29-30.

[3]王延军.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4):79-80.

[4]刘微.针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对照的探索和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3):20.

[5]马国军.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51-152.

[6]杜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2):2099-2101.

[7]杨安芳.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93+1895.

[8]李俊玲.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比较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119+124.

论文作者:陈贝,段元山,曲艺琳,杨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探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论文_陈贝,段元山,曲艺琳,杨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