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治未病”配伍论文_王维敏

中医方剂“治未病”配伍论文_王维敏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关键词:中医方剂;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原则。“治未病”的药物,是指方中具有预防疾病传变或消除方中君、臣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

1、防外邪由表传里。外邪侵袭人体,会由表向里传变,或循经传变,或按卫、气、营、血传变,或按三焦传变。在治疗外感病证时,应根据其传变规律预先采取措施,截断传变途径。如败毒散,为治小儿无虚外感的方剂,方中的人参其意不在补虚,而在于扶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因小儿正气未充,用人参益气以助解表,防邪深入,并有防止发散而耗伤真气。

2、防邪气伤正。在治疗外感病证时,不仅要防止外邪向里传变,而且要根据感受外邪的病理性质和易犯部位,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防伤正。如湿邪为患,最易郁滞脾胃气机,故在治疗水湿所致诸证时,既便湿邪尚未犯及脾胃,也要注意调理脾胃,以防湿滞。

3、防五脏之间传变。五脏之间在病理状态下存在着“传其所胜”、“反侮所不胜”、“传其所生”、“子能令母虚”等等的传变关系。在治疗脏腑病证时,除应准确判定病位,对所病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外,还应对其可能蔓延影响的脏腑预加设防或先于堵截,以防传及它脏,加重病情。《难经》“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至于脾,故先是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张仲景【1】不但对这一理论进行阐发,而且提出具体治疗方法。如《金匮要略》治肝虚时指出:“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药以调之。”肝体阴而用阳,肝病虚,则补之以本味,用甘味药乃是为了防止肝病传脾。如酸枣仁汤,主治肝阴(血)不足,母病及子(心)所致虚烦不眠,方中用酸枣仁养血补肝,川芎理血疏肝,由于肝阴虚,易犯胃致胃阴虚而生胃热,用苦寒的知母清泻阳明胃热,以防其累及于母(心);用甘味之茯苓,甘草补脾和中,既防木郁克土,又补气生血而补肝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防阴阳互损。中医认为,阴阳互根互用,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张景岳【2】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如金匮肾气丸主治肾阳虚证。方中除附子、肉桂补肾阳外,并与熟地、山萸肉等补阴药合用,使阴生阳长而达到补阳的目的。

5、防瘀阻气机。瘀血本为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然而一旦形成,又会影响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而影响津液的转输散布,而成气机阻滞或水湿停聚之证。在治瘀血为患的方剂中常配伍理气或祛湿药,以防瘀阻气机或瘀致水停。如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方中除以桃红四物汤活血祛瘀外,又佐以柴胡、桔梗、枳壳升降胸中气机,理气宽胸导滞,既能防瘀滞气机,又可行气以助活血。

6、防脾虚生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液,则会使水液停聚而成痰湿之患。在治疗脾虚时应兼以祛湿。如养心汤中的半夏,养心汤主治心脾两虚所致惊悸失眠,方中所用多为益气养血安神药。因脾虚易生痰,用半夏祛湿以防扰心之患。

7、防气病及血。气为血帅,血液的生化、运行有赖于正气的健旺和运化功能的正常。若正气亏虚或其运行市场时,也会波及至血而引起血虚、血瘀,甚至出血。所以,治疗气虚、气滞时亦应兼以治血。如补中益气汤,为治中气虚陷所致诸证方,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药物益气升阳举陷。因脾胃气虚日久,势必会影响血的生化而致营血亏,用当归养血补虚以防血虚。

8、防冲气犯胃。温经汤主治冲任虚寒所致月经不调证。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阿胶、当归、川芎、芍药、麦冬、牡丹皮滋阴养血,活血散瘀;因冲脉隶属于阳明,冲脉虚寒则冲气易上逆犯胃而出现呕逆,因此,配人参、甘草补中益气,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以调脾胃,防止发生呕吐。

9、防损伤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健旺,正气充沛,邪气就不易侵入。如十枣汤,主治悬饮证,方中以芫花、甘遂、大戟破积逐水,因其药性峻猛,易伤胃气,用10枚大枣,缓和三药峻烈之性和毒性,安中益脾,不伤正。

10、防耗伤阴血。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湿热证,由于肝经有火,本易灼伤肝阴肝血,方中用了较多的苦燥(龙胆草、栀子、黄芩)、淡渗(车前子、泽泻、木通)伤阴药。故用生地黄、当归滋补肝阴肝血,以防阴血被耗,治实防虚。

11、防耗散正气。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方中以辛温麻黄、干姜、细辛、半夏外散风寒,内化肺饮。但辛散燥烈药以耗散肺气。配用五味子使散中有收,以防肺气耗散。

12、防滋补碍邪。玉屏风散为治表虚自汗方,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固表止汗,用防风疏风散邪,既防风邪乘虚而入,又使黄芪、白术固表不致留邪。

参考文献:

[1]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1998.15(15):207

[2]张景岳 明《景岳全书》传忠录之阴阳篇 2002.14(14):307

论文作者:王维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中医方剂“治未病”配伍论文_王维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