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匠人匠心聚人才汇聚青工智慧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论文

江苏:匠人匠心聚人才汇聚青工智慧 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文 | 潘文卿

2017年12月,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基层考察,来到江苏徐州,调研第一站就深入徐工集团,亲切看望了包括青年技能人才在内的职工代表,他指出:广大企业职工要增强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取人人出彩。

江苏是全国制造业大省。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技能人才129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92.9万人,居全国首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827人。近年来,团省委落实团中央“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凝聚行动”部署要求,以“匠人匠心”计划为统揽,立足育“匠人”、锻“匠艺”、塑“匠心”,汇聚资源,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全省打造一支优秀青年技能人才队伍,为推进江苏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贡献力量。

对标找问题,精准施策

江苏省高度重视青年技能人才培养。 启动实施全省“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组织技能培训、开展技能竞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完善激励机制。以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为例,十二届省赛,1700多名选手晋升为高级工、192名选手晋升为技师,51名选手在参加全国“振兴杯”大赛中晋升为高级技师。在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召开不同领域座谈会11场次,为系统谋划“匠人匠心”计划提供靶向。

针对“覆盖少缺联系”的问题,分梯次组建“百千万”人才库。 原先通过大赛、通过典型选树等发现的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覆盖面小,联系不紧密。“匠人匠心”计划明确界定培育对象,主要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青年技能人才和在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技能人才,通过联合审定,省级遴选建立第一梯队约100名,市级第二梯队约1000名,县级第三梯队约10000名,组建“百千万”青年技能人才库,分层分类,动态调整,三年一周期进行集中培育。探索选拔一批优秀青少年技能人才组成“青苗”班,同步培养技能短缺人才和世界技能大赛种子选手。

针对“培训形式单一”的问题,分类别开展实训行动。 省级层面根据“振兴杯”比赛工种,举办青工备赛集训营;市县层面,结合本区域重点产业方向,开设短期青工训练营;企业层面,抓住新员工入职关键节点开设启航训练营。比如江苏电力公司常态化开展青年训练营,线上组织技能答题竞赛,线下进行青工技能挑战赛。聘请“全国技能大师”“江苏技能状元”等大师级工匠100余人组成“常青树”导师团与培养对象实施“一对一”“一对多”师徒传帮带活动。

联动各方力量。 进一步整合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总工会等部门资源,找到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与厅局工作的结合点,打造“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升级版— “匠人匠心”计划,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协作联动,确保计划深入实施。在企业、高校配套建设50家实训基地;通过委托培养、订单式培训、车间跟班等,共同打造过硬的青年蓝领队伍。比如,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与周边化工企业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建设化工青年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再比如,激光制造领域的创业青年张翀昊创办了天正技工学校,专门培养工业互联网方面的青年技工人才。

成立发展基金。 依托省青商会资源,发起成立首期500万元的“匠人匠心”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青年技能人才的培育发展。在省部属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匠人匠心·苏青智汇”系列活动,进一步整合近亿元青年培养资金,开展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比如,江苏汇鸿集团在每年预算中列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青年职工创新创效项目进行扶持。

对需找资源,系统整合

团江苏省委对外广泛宣传“匠人匠心”计划,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青年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让青年技能人才有更多获得感。

校园是全体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地方。朝着市一级学校的目标,坚守“以生为本”的原则,全体师生参与校园建设,对学校进行了重新规划与布局,新建学校综合楼,为学生学习提供设施保障;重新设计校徽,凸显艺术办学特色;建立各种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建校史馆,继承学校历史和传统。学校的改造无一不贯穿“环境育人,艺术熏陶”的理念,一砖一瓦都体现着艺术特色、环境宜人,同时,学校又从规章制度、行为举止、精神文明等层面着手进行文化建设。

图 |青匠心守初心 新匠人致未来 长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大会

开展青工技能培训学分制工作,选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作为示范单位,把培养青年技能人才任务落到实处。 依托“苏青U+”平台建设网上课堂,推送相应技能、技术知识点、实训课程等,解决一线青年技术人才工学矛盾。

2.语感具有直觉性。语感是一种语言运用直觉,是跳跃的、横向的,具有格式塔的特征,这样的“只可意会”性,也就预示着语感的不可复制、不可借鉴所带来的语感学习的艰巨性。

纳入职能规划。 将“匠人匠心”计划纳入《新时代江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江苏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贯彻到职能规划中系统推进,为后续争取支持提供支撑。

针对“有人头没成果”的问题,分层次培育青工项目。 每年建设10个“青工名优工作室”,总结推广一批绝招、绝技和绝活。比如,徐工集团组建的“孟维劳模创新团队”,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再比如,黑牡丹集团成立的“邓建军科研组”,中天钢铁集团成立的“孟凡挺技能大师工作室”,攻关了多项复杂技术难题。每年遴选支持30个“青工先锋工作室”,推动解决一批共性技术难题。广泛开展“五小”创新创优活动,每年评选、发布并资助10项科技创新成果、10项先进操作法。比如,红豆集团团委近5年来发布的QC活动成果及小发明,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

对外强氛围,塑造品牌

团江苏省委注重对照青工需求、对应基层实际,按照省级统筹、市级跟进的原则,进行资源整合,做给基层看,带着基层干,上下联动、系统推进各项工作举措,形成工作合力。

还有一些行为规范,如严禁烟火、不准吸烟;保持实训环境的整洁;不准从高处乱扔杂物;紧急情况下不得随意使用消防器材(训练除外);不得靠在装置上;在实训基地、教室里不得打骂和嬉闹;使用好的清洁用具按规定放置整齐等等.

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内用地紧张,中小学校园建设面对着更严峻的挑战。建筑师也不断在复杂的地块上挑战极限,在有限的用地中力图加入更多的功能。建筑空间体量向大型综合体方向发展。由此引发了中小学建筑尝试借鉴“综合体”式的空间语言来组织设计,资源高效地整合集中,出现了具有新时期特色的集约型中小学校园[4]。

开展系列活动。 江苏是交通大省,团省委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开展“三结对三提升”活动,在全省50家交通重大工程项目一线,培育一批交通青年技术工人,助力交通强省建设。江苏还是文化大省,在苏州召开有300余名青年手工匠人参加的长三角友好城市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大会,建立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基地,成立长三角青年手工匠人发展联盟,主动融入长三角发展打造高质量文化发展高地。尤其是在今年五四期间,举办2019江苏新兴青年“匠人匠心”公益展,先后在江苏省文化馆、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无锡苏宁广场等人流密集的线下场所和数字展览馆、江苏公共文化云等线上平台举办了8场次展览,配套开展了87场文化活动,超过1500名非遗传人、青年工匠参与。

注重典型选树。 每年将“匠人匠心”计划与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结合起来,邀请先进典型走进高校、企业和社区。比如,推报世界技能大赛“阿尔伯特 · 维达”大奖获得者宋彪、“神威 · 太湖之光”设计师甘霖、“雷锋车手”权太琦等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组织先进典型开展事迹分享活动,用身边事鼓舞、影响身边人。

(作者系团江苏省委副书记)

标签:;  ;  ;  ;  ;  ;  

江苏:匠人匠心聚人才汇聚青工智慧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