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吴立华

吴立华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目的:妇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50例妇产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焦虑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分别是(95.52±1.13)分和(89.09±3.2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分别是(80.22±1.08)分和(62.44±3.02)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和降低矛盾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妇产科患者,分别进行人性化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分组对其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妇产科患者,每组各75例。护理组,年龄20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30.22±10.41)岁。对照组,年龄20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30.23±10.40)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第一,建立一个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在人性化护理工作开展时,第一个需要重视的就是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环境[1],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温度适宜,使得患者获得一个舒适的居住体验,心理自然而然容易变得平静和获得安全感,通过人性化护理指导,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疑虑心理,进一步对病区环境进行改造,通过在病区两侧安装相应的扶手等,避免地板出现滑动,室内可以放置一些家用电器,同时室内进行简单装饰,改变医院单一的白色,使得病房内变得更加温馨,有利于患者保持好心情。

第二,护理人员规范护理行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礼仪培训和语言指导护理[2],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和指导工作开展,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素质水平,同时也可以充分的展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尊重,使得患者获得满足,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面带笑容、态度和蔼,重视内外兼修[3],提升自己的护理服务质量。

第三,护理素质提升。护理人员在人性化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强调自身护理服务素质的提升,能够在日常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自己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技巧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和改善,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4],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需要态度和善,语言温柔,使得患者获得满足。

第四,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在对患者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重视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工作开展,能够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护理人员根据医院特殊的环境和患者渴求康复的迫切心理开展护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能够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整个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特点以及预防措施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5]。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对比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分别是(95.52±1.13)分和(89.09±3.2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分别是(80.22±1.08)分和(62.44±3.02)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7.00±1.25)分和(36.90±1.14)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分)

注:* 和对照组结果对比P<0.05 为显著性差异。

3.讨论

随着我国妇产科疾病种类的增多,妇产科患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此针对妇产科各类不同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升我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这些对于整个医护工作开展过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妇产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工作非常必要。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妇产科患者,分组对其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探讨,结果显示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7.00±1.25)分和(36.90±1.14)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了妇产科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和降低矛盾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静. 探析妇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6:65-66.

[2]王俊杰,梅正平,杨贤云,朱爱萍. 手术室心理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及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2010,12:2157-2158.

[3]杨冬梅,赵霄霞,刘海英. 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1,04:11-12.

[4]戚慧岚.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2,23:185-186.

[5]朱立萍.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23:38+40.

论文作者:吴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  ;  ;  ;  ;  ;  ;  ;  

妇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吴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