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明俊,候安源

论述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明俊,候安源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410000

摘要:中医是我国医学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它通过对各种药材的灵活运用不仅展示出我国医学工作者惊人的智慧,同时也极大的满足了各地区群众的健康需求。大量的实践表明,中药可以弥补西医治疗中的不足,这对于世界医疗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部分中药对于人体肝脏部位存在一定的损害,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下本文就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进展;论述

一、中药肝损害概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部分医学工作者找出了多个中药药物性肝损害案例,数据显示,该类病患所引发的肝病比例较大,并且随着患者服用中药药物种类的增加,发病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部分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除了服用不当之外,误食的现象也较为常见,从某医院该类患者的增长率来看,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现象逐年递增,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相关的医学工作者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找出最优的治病途径。

二、常见致肝损害中药

目前已有报道肝损害的单味中药有:何首乌、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蜈蚣、川楝子、苦楝子、芫花、草乌头、土三七、鸦胆子、五倍子、白及、防己、青黛、姜半夏、密陀僧、蒲黄、麻黄、商陆、常山、黎芦、罂粟、苍术、合欢皮、土荆芥、大风子、鱼胆、蜈蚣、蟾蜍、朱砂、斑蝥、穿山甲、雄黄、砒石等。已有报道导致肝损害的复方和中成药有:大柴胡汤、小柴胡汤、防风通圣散、疳积散、雷公藤多甙、雷公藤片、壮骨关节丸、追风透骨丸、复方青黛丸、壮骨伸筋胶囊、骨仙片、牛黄解毒片、天麻丸、消银丸、克银丸、白癜风胶囊、消核片、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穿山甲片、逍遥丸、连翘败毒丸、消癣宁、安络丸、昆明山海棠片等。

三、中药致肝损害临床表现

从目前文献回顾和临床资料总结,中药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和急性肝损害,临床症状有:乏力、黄疸、恶心和肝区痛等;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谢华等总结26例因中药药物性肝损害住院患者,临床表现依次为:乏力26例,纳差20例,黄疸21例,右季肋不适15例,右季肋胀痛11例、皮肤瘙痒18例,皮疹14例;其中谷丙转氨酶升高较明显,占92.3%,谷草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徐厚明总结江苏省2003-2010年142例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病例,临床表现依次为:乏力46例,纳差18例,黄疸23例,恶心、呕吐17例,转氨酶升高87例,皮肤瘙痒9例,皮疹6例。上述症状、体征很难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初诊误诊率较高,临床上应注意询问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史和患者用药史;而且用药时间延长,药物性肝损害程度越重,用药种数越多,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病例越多,且损伤程度越深,药物超剂量与肝损害成正比。

四、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病因与可能机制

1、病因

(1)中药因素:部分群众对于中药的认知不全面,因而在日常疾病的治理中,并未接受专业中医的治疗及诊断,按照个人的理解服食中草药,这不仅无法改善自身不适症状,同时还会损害人体其它部位的健康,给个人的工作及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患者因素:部分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不高,在身体出现轻微病痛时,没有形成及时就医的意识,盲目的采用遗传的偏方,导致用药量控制不合理现象频频出现,长期采用类似药方极易损坏病患各项生理机能。同时,这种副作用也因人而异,部分老人、孩子在服用同种药物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身体较差的患者会直接出现窒息等不良现象。

(3)医源性因素:不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违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等),按照:西医西药的思维使用中药是导致中药副作用的重要原因。

2、发病机制

(1)传统医学认识:历代中医学著作中虽没有关于药物性肝病的确切记载,但根据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胁痛”“黄疸”“积聚”“药物毒”等病证范畴;其直接病因为感受药毒之邪,张从正《儒门事亲》提出“药邪”的观点;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胆、心、肾等脏腑,病:机关键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等。

(2)现代医学认识:现代医学认为中药所含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肝脏内达到一定浓度干扰细胞代谢,对肝脏产生直接毒害作用,如长期服用大黄、泽泻,可干扰胆红素代谢而出现黄疸;超量或长期服用黄药子、雷公藤、川楝子等,即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而出现黄疸、肝区痛等症状和肝功能异常。

五、中药所致肝损害的防治

1、重在预防

正确认识中药的肝毒性。中药具有药理和毒理作用双重性,用之得法,能防病治病,用之不当,则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要合理用药,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施治,严格遵守配伍禁忌,防止中毒的发生。对有过敏史,营养不良及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特别注意,尽量避免酒后或饥饿状态下服药。加强中药生药及其制剂的严格控制,完善和规范中药生产、加工炮制、保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政府应建立规范、高效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和体系,临床医生和药师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反馈不良反应信息。

2、治疗

立即停用致病中药;卧床休息,应用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选择合理保肝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行辨证施治和中药特效解毒药的应用如防风、甘草解苍耳子、曼陀罗中毒等。人工肝和肝移植支持系统是基于培养肝细胞的体外肝支持,其不仅可以部分弥补肝脏的解毒功能,还可产生凝血因子;药物性肝衰竭患者肝移植后生存率可达60%~90%。因此,人工肝支持系统和肝移植可提高因药物性肝病致肝衰竭患者的存活率。

总结:在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下,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逐步的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为基层群众的就医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正确对待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要盲目的偏信中医或西医,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因此,需要人们形成科学的认知,合理的运用中草药来缓解病症,更多的倾听中医的嘱托,避免用量过大或药物中毒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滕光菊,孙颖,常彬霞,张伟,赵军,田辉,梁庆升,尚丽丹,邹正升,李保森.418例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肝脏.2013(01)

[2]彭定宏,王海增.药物性肝炎13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1)

论文作者:李明俊,候安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论述中药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明俊,候安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