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思考_成人教育论文

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思考_成人教育论文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成人论文,区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1X(2007)02-0005-04

1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区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或地域系统。根据不同需要,运用不同标准可以对区域进行不同的分类。同时,区域也是一个弹性概念,它不仅有类型之别,还有大小之分。本文所探讨的成人高等教育是指以“省”、“市”或“县”为区域。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能有效适应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当前,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发展格局将日趋区域化和地方化。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发展,一方面必然要求本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为其提供相应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也要求地方为其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建立起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日趋规范,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地方政府更感到保持地方经济和社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储备大量的各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需要发达的成人高等教育做后盾,必须大力发展区域成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有利于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也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从东、中、西这三大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高校数量、发展规模和资源占有的不平衡现象都较为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就是实现由均衡到非均衡,再到相对均衡的过程,其中非均衡是绝对的,均衡是相对的。这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在区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就是,区域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来进行均衡配置和布局。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就是要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成人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不是要强化地区间的不平衡,而是要通过非均衡战略来实现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上的相对均衡,其最终目的是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走共同协调发展之路。

再次,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参考。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理论基础包括:外部规律论、职能拓展论、协调发展论和统筹优化论。外部规律论是教育的一条重要规律,即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职能拓展论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从事科学研究,更应与区域系统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它是高等教育机构直接服务于社会这一职能的体现;协调发展论指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以及成人高等教育内部系统的协调发展;统筹优化论指实现区域内经济、科技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统筹,区域内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统筹,以及区域内各类高等教育自身的统筹,从而保持区域系统和高等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施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化发展模式,如美国已形成了由州立大学、市立大学等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化体系;英国也在19世纪中叶伴随着新大学运动而创立了城市大学,密切了大学与地方工业发展和经济、科技的关系,加速了英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的经验都为我国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制定依据与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以相应区域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联合体为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长期计划或远景设计要求来对一定地区范围内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主的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远景进行总体部署。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战略性和超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应该是为了实现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以制定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对策和战略措施为基本指向来进行战略层面的决策谋划。由于人们对战略制定的认识尚不一致,迄今为止,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还没有一个正式、统一的规范。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战略,区域教育发展,尤其是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此,要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制定战略,必须首先确定其战略制定依据和原则。

2.1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

(1)区域经济结构和社会性质。保证区域内成人高等教育能够主动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区域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使区域成人教育真正能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成人教育方针和政策。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方针,遵循其他有关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和制度。

(3)成人教育发展战略。作为子系统的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成人教育发展战略,支撑国家成人教育发展战略。

(4)科学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5)区域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预测。要在研究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区域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决策,提出和确定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6)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全面分析区域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和现存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环境等资源条件,找出有利与不利因素,以及潜在危机因素等,权衡其主客观条件,使战略既有前瞻性又有可行性。

2.2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1)超前性原则。要求战略制定人员要有超前的战略意识,着眼于未来,未雨绸缪,作好科学预测,掌握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走向;恰当地处理好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未来区域成人教育与未来区域社会、经济能够全面、和谐发展。

(2)适应性原则。必须依据区域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实际条件,适应区域教育环境,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区域内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

(3)系统性原则。从战略制定到战略的实施过程必须做到有系统、有计划,循序渐进。战略制定主体必须确立总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系统思想;区域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既要从整体到部分,更要从部分到整体;必须考虑每一个项目确立和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综合效应。

3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具体策略

3.1 突破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认知制约因素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同于单纯的技工教育,而是融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实用型高等教育。对成人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但由于我国教育学科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以及成人高等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很多教育和行政主管部门把成人高等教育当作一种推行大众化教育的办学形式,将其视为一般性质的学历教育;许多人将成人高等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原来的职业高中,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低等次教育,是低于高专和普通本科的一种教育层次。这些认识显然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极大影响着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适应,有机结合和互动发展。只有正确、充分地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可能使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高教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才可能拓宽办学依托,提高办学效益。

3.2 办学定位立足区域,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

区域内的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为此,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应立足区域,以服务区域为宗旨,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科学设置课程,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训,培养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总结起来就是:在战略定位上,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发展目标;在办学规模上,努力寻求能达到最佳办学效益的办学规模,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上升;在办学层次上,不能兼具各层次的教育功能,而是要寻找到一个适合的层次定位,办出水平,形成特色。同时,区域内成人高等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加强同区域内各子系统的合作,挖掘办学潜力,提高区域内成人的整体素质,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3.3 构建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过多效仿和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对成人特点的考虑,体系僵化,结构不合理。根据区域化发展的要求,构建具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价值取向的人性化、课程编制的成教化、课程设置结构的综合化、课程内容选择的新颖化,以及课程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应是改革的方向。具体而言,首先,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必须由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兼顾区域发展与学科发展的需要,即应体现出个人价值与区域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其次,要充分考虑成人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注重实践活动、重能力培养、重创造性开发、重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创造易于自我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满足其个性化与多样化知识吸取的需求;再者,根据当前学科知识体系综合化的趋势,设置覆盖两种以上现有一级学科的、口径更宽的专业,并由此设置类型多样化、跨越学科范围的课程,还可通过系列化的模块化课程、专题讲座和专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最后,应以“按需施教”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彻底摈弃原来那种封闭式的课程体系,由学校在对教育理念、专业培养目标等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充分根据自我发展和择业的需要选择学习课程,建立既有个人特色,又能满足区域发展需要的课程学习计划。

3.4 提高区域内的统辖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加强省级政府对辖区内高等教育的统筹决策权,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和趋势[3]。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而论,应强调在中央对各区域成人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下,加快建立以地方为主的成人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体系。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省级地方政府对所在地区高等教育协调、统筹、领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宏观管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区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应通过成立以区域政府牵头,经济、科技、教育、计划、人事、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区域成人高等教育统筹领导机构,根据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制定区域成人教育发展战略,并采用各种手段对成人高等教育统筹活动进行指导、调节与控制,以保证区域成人高等教育统筹按战略规划实现。另外,还应建立和健全全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机制和区域内成人高等教育的自主适应机制。

3.5 建立成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模式

依托区域,构建互动发展模式主要是指依托区域性、地方性的成人高等教育推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对成人高等教育也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具体而言,这种互动发展模式一方面需要依托区域的成人高等教育,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地区性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同时,成人高等教育还需要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推动实施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区域应为成人高等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厂校的联合,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

收稿日期:2006-10-11。

标签:;  ;  ;  ;  ;  ;  ;  

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思考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