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张永清

“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张永清

陕西省千阳县红山中学 721100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是人们最头疼的事,它严重影响着学校管理效能最大的发挥和学生全面的发展,也已成为提高学校质量的瓶颈。鉴于此,我校在学校管理上采用了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管理模式,并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使学校的管理效能得到逐步提高。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学校管理模式是通过我校的教育实践采用的一种朴素而简单的教育策略,这种策略就是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鼓励全体师生“时时想问题,平静看问题,人人抓问题,协作解问题”,使学校逐步形成“大事小事有人抓,好事坏事有人管”,这样就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运用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学校管理模式,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

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具有办学思想的前瞻性,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能使师生明确职责,从而提高境界,促进学校管理水平。

首先,学校把德育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坚持“以人为本,五育并重,德育为首”的思想。我们把培养师生的品德修养、生活态度、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各项工作的着力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使学校形成了“全员性、全程性、参与性、层进性”的育人机制。全体师生都是参与者,学校把每项工作都与育人联系在一起,做到四个结合,即“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养成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主题系列与形势教育结合”,使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

其次,学校把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头戏来抓。一是实行班主任月会制,交流信息,制订措施,并实行每学期一次的班级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以期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查漏补缺。二是坚持抓好“两岗一志”,即卫生监督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监督岗和班务日志。此项工作在班主任和值班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各班两个监督岗高效运转,形成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良性发展态势,使学生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又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他们是学校的主人。三是不断完善学校班级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学校对班级工作实行周评比、月小结,全程考核,达到了思想认识、工作落实、奖惩兑现三到位,使班级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学生学得高高兴兴。

再次,学校以“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完善制度,激励为主”的理念为纲对学校各项工作授权分工,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追究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按照计划部署、组织实施、总结得失的思想开展工作,逐步提升人与工作之间的五种境界,即“无心无意的境界,三心二意的境界,半心半意的境界,一心一意的境界”,使全体教师的思想境界由低到高、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二、运用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学校管理模式,促进了“三风”建设

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学校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三风”得到根本好转。

学校管理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的学校管理模式,能使学校形成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的良好局面。一是学校坚持开展专题系列教育活动,每天坚持以六个文明教育(文明进校、文明出操、文明上课、文明集会、文明住宿、文明回家)活动为重点,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为一条主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学习生活和谐统一。同时坚持评选“校园小明星”“校园十佳”、“学习能手”等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风日渐好转。二是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坚持“分析当前学校形势,介绍外面先进经验,传达前沿信息,当好教师参谋,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环境”为立足点,营造良好的教风,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充分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本学科教材,做到大纲心中有数、教材烂熟于心,充分了解学生现状和知识水平,认真分析学生接受能力,努力克服教学不分主次、“两根粉笔一本书,讲到哪里算哪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倾向,真正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学校坚持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进行全程查督。班子成员坚持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根源,研究改进方法。同时,不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对占学校总数三分之二的青年教师,采取“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悉心指导,工作上压担子,行动上常鼓励,思想上多帮助,生活上常关心”,做到放心使用、严格要求,力争使他们早日成为业务骨干、学校栋梁,促进全体教师成为专家中的杂家、专才中的通才。三是抓好“学困生”、扶持“特困生”,促进学风的根本好转。学校针对现在初中生普遍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和家庭结构等特点,适时地进行教育。首先,分层次召开全体学优生、学困生、特困生及问题学生会议,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教育。其次,针对转型期教育现状,举办法制讲座,分析教育误区,针对问题学生和特困生下猛药。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一份学困生转化方案,学校审查后予以实施。教育全体教师充分理解“今天一个辍学生,明天很可能是一个贫困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校将学困生转化作为第二轮创新教育实验研究专题,成立了学困生转化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担任组长,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摸底,逐个分析原因,分类排队,找准突破口,包干到教师进行教育转化;并设立进步快学生奖进行表彰奖励,使他们树立起学习信心,迎头赶上。再次,学校坚持建立家校联系档案,完善学生在校问题报告家长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召开各种类型家长会,查找教育失误根源,逐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使学校教育延伸到社会、家庭。

论文作者:张永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全方位、全时空、全员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张永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