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罗晋开拓朝鲜市场_朝鲜经济论文

走向罗晋开拓朝鲜市场_朝鲜经济论文

走向罗津——先锋 拓展朝鲜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论文,先锋论文,走向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5.3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961(2000)05-0045-05

一、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基本概况

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位于朝鲜东北部图们江下游西岸,东及东北部分别与中国吉林省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濒日本海。公路至哈尔滨743公里,平壤808公里、符拉迪沃斯托克325公里;铁路至哈尔滨743公里、平壤799公里、符拉迪沃斯托克379公里;海上罗津港至韩国釜山501节、符拉迪沃斯托克110节、日本新潟638节。年平均温度零上6.3度。全区总面积746平方公里,人口20多万。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铁矿、煤炭、镍、高岭土、菱镁矿等,此外还拥有林木资源200万立方米,可供工业及生活用水水源73亿立方米。工业主要是原油加工和船舶修理,还有50余家中小型食品、被服、日用品、木材加工工厂。

1989年2月,朝鲜原国家主席金日成首先提出在罗津—先锋地区创建自由经济贸易区的构想。以后,随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图们江流域国际开发计划的推进,朝鲜政务院于1991年12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1998年4月改称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同时提出:允许在区内建立朝外合资,合作和外国独资企业;对投资国家不做限制;国家依法保护外国人投入的资金、财产及其经营企业所得和其它所得;实施减免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将区内罗津港、先锋港及毗邻地区的清津港定为自由贸易港。

根据朝鲜方面的构想,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要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利用其处于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发展成为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中转基地;二是充分利用区内现有工业基础,建设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出口加工基地;三是开发利用其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建设国际性的观光疗养基地。在1993年3月确定的朝鲜国土建设总计划中,将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开发分为两个阶段进行。1995年至2000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完善与中国和俄罗斯相通的公路和铁路,形成中转运输网络;将罗津、清津、先锋3港口的吞吐能力提高到3000万吨;加快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和积极推动区内和毗邻地区的旅游业。2001年到2010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继续完善上述3港口的设施,使其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提高相关服务设施和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水平,区内居民达到100万人;实现中转贸易、出口加工、金融服务和旅游观光功能。

为实现这一计划,朝鲜政府先后颁布了《外国人投资法》、《外国人企业法》、《自由经济贸易区法》、《外汇管理法》、《外国投资企业及外国人税法》、《合作法》等相关法律,并赋予外资企业优惠政策。主要是:

1.区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率为结算利润的14%;对于投资于高新技术、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国家鼓励行业的外资企业,其所得税率为10%;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前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后两年可在50%的范围内减征。同时,在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2.区内外资企业雇佣员工的月工薪最低约为80美元。土地租金及开发费用、建筑物租金、委托建设费、水电费、通讯费、使用自由港的费用等不仅低于其它国家、而且可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减免。

3.外资企业及外国人租赁的必要土地,其租赁期最长为50年,如经有关部门批准租赁期还可延长;鼓励行业或租金在2000万朝元以上的从事土地开发的租赁者,经有关部门同意,其租金可在5年内分批支付;对于鼓励行业投资者,可视其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减免10年的土地使用费。

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朝鲜政府十分注重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交通、通讯、宾馆、水电、工业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硬件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1997年6月以后,又加大了区内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力度,废止外汇券,朝鲜元可直接兑换美元、日元等硬通货和人民币;实行政企分开,企业独立核算,并拥有计划、生产、销售、产品定价等权限,自主进行经营。

经过多年的努力,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吸引外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11件,合同金额7.5亿美元,实际运行77件;吸引外资6242万美元;批准设立企业121家,其中国内投资企业35家,外资企业86家(合资52家、合作13家、独资21家),其中实际运行的企业42家(合资26家、合作5家、独资11家)。外资来源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香港、泰国、中国、新加坡等。据最近得到的消息,目前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外资企业已达300多家。

二、关于发展对朝经贸关系的一些认识

朝鲜是我省的近邻国家,双方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且合作领域广阔,并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多年以来,我省对朝经济贸易合作的发展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贸易额远远低于与其它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额度。1996年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2268.5万美元(出口1885.3万美元),占当年全省外贸总额的0.64%;1997年对朝进出口总额2184.7万美元(出口2166.4万美元),占当年全省外贸总额的0.61%。究其原因,这其中固然有朝鲜国内连年出现经济危机朝方企业偿还能力低下、信誉不佳等方面的问题,但也确有我方企业经营失误及合作形式单一、不够灵活等问题。对此需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评价。

近年,我省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曾多次提出进一步开拓外贸市场,促进海外市场多元化的设想,但对于近在咫尺的朝鲜市场却总是视而不见或信心不足,缺乏实质性的动作。

对此,我们认为,我省应该对朝鲜及如何与其进行经贸合作等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朝鲜拥有2000多万人口,其矿产、水产、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多年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人民生活的极端困难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失衡的产业结构,使朝鲜具有很强的对外需求(只不过这种需求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尚未实现),市场潜力很大。在发展对朝经贸合作方面,我省不仅拥有一定的地缘优势,而且在粮食、煤炭、机械、成套设备、轻工、电子、高新技术产品等方面亦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条件,如就“互补性”而言,我省与朝鲜的互补性不会比与俄罗斯的互补性差。

至于朝鲜的支付能力,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支付能力较弱并不意味着没有支付能力。根据有关资料,朝鲜1990年的对外贸易总额为47.3亿美元,前苏联解体以后,其进出口额下降幅度较大,近年来基本维持在20亿美元左右。1991年以后,中国成为朝鲜的第一大外贸伙伴,1993年的贸易额达到8.99亿美元,近几年的进出口额为4-5亿美元左右。从与朝鲜接壤的辽宁、吉林两省来看,1993年的贸易额分别达到2.77亿和4.95亿美元,以后两省的对朝贸易额虽有下降,但仍在两省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对朝贸易形式和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辽宁省正在积极推进对朝境外加工贸易。吉林省临江口岸的对朝边境贸易多年来从未发生过现汇贸易,但1999年的现汇贸易额达到589.8万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4%。1999年上半年,吉林省对朝出口农产品762万美元,同比下降35.1%,其占对朝出口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6.8%降至32.9%;出口机电产品469万美元,同比增长2倍,其所占比重则由7.6%上升至20.3%。在进口方面,原木的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而锯材和钢铁产品等则有较大增长。这种变化反映出对朝经贸合作已经呈现出多样化,进出口商品正在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在对朝经贸合作方面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其中的关键是我们应该站在全方位开拓海外市场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朝鲜市场,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适当的方式进行合作,决不能因以前出现的某些问题而形成成见。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虽然目前朝鲜经济危困、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与其进行合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风险,但有关国家和地区却十分关注,并一直在为抢占朝鲜市场而努力。1999年,韩国对朝贸易额已经达到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0.2%。这种态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可以设想,如果等到朝鲜经济实现恢复且较快增长,对外关系及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相关环境取得重大改善,那么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我省将很难与争相涌入的国外或省外对手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对此,我们应该充分汲取我省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经验教训,增强紧迫感。

那么,应该如何开拓朝鲜市场呢?我们认为,可以将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作为突破口。之所以如此选择,不仅仅是因前述的各种有利条件,还在于该区有意把黑龙江省作为其与中国各省市进行经贸合作的首选对象。据我省赴朝经贸人员反映,该区政府在综合分析辽、吉、黑三省的经济、资源、交通及外贸情况后,认为黑龙江省与其经济互补性很强,能够成为互惠互利的最佳合作伙伴。其主要领导人甚至多次提出“21世纪全面面向黑龙江”的意向,主动要求与我省进行互访,并准备了双方进行经贸合作的谈判项目,态度诚恳、积极、急迫(目前我省已同意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政府代表团今年来访)。为此,我省应抓住这一机遇,采取大的动作,力争尽快在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站稳脚跟,进而拓展朝鲜市场。

三、与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进行合作的主要设想

根据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建区宗旨以及我省的优势条件,我们认为双方可在以下领域进行经贸合作。

1.利用罗津港,开辟我省最佳出海通道

我省为内陆边疆省份,选择理想的出海通道是促进全省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以来,我省的出海通道基本是以大连港为主,以营口、天津等其它国内港口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港口为辅的格局。但比较起来,选择朝鲜罗津港应是我省的最佳出海通道。其一,运距近、费用低、时间短,这是其它出海通道无法比拟的。虽然利用俄远东地区港口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存在铁路轨距不同,需要换装和国外运距长的弱点。其二,罗津港设施较为完善,吞吐能力有很大剩余,适于我省粮食、煤炭等大宗外贸商品出口。其三,以铁海联运形式经大连港出海仍有可能受阻。据省外贸粮油公司有关人员反映,今年我省将出口玉米200万吨,很有可能因沈阳苏家屯铁路编组站的问题而影响外运。至于以前存在的空车皮安全返回和货轮单程跑空等问题,可通过与朝方谈判及利用日本、韩国由俄罗斯远东各港和朝鲜港口空返货轮加以解决。

2.开展对朝境外加工贸易

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朝鲜与我省相比存在着层次上的差距。我省应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结构调整,针对朝鲜国内需求,充分利用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优惠政策,重点开展对朝境外加工贸易。具体形式应灵活多样。首先,可以我省的闲置设备投资,在朝方进行各种生活用品、食品、服装、纺织品、皮革制品、建材、汽车配件等产品的生产加工。这样,即可满足朝鲜国内市场的需求,又可盘活我省资产,并可带动相关原料、辅料的出口,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其次,可以考虑设立若干能够生产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和对当地资源进行精深加工的企业,如我省赴朝经贸人员提出的利用我省较为成熟的技术,提高朝鲜产煤炭发热量项目;利用朝鲜专利及我省的相关技术,开发以橡子为原料的医疗保健饮料和食品项目等。再次,还可考虑将我省生产的对韩国出口的主要产品的后期工序转移到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完成,以享受韩国进口朝鲜产品免征关税的优惠政策,降低出口成本,开展对韩国的转口贸易。

3.突出互补优势,以多种形式扩大对朝贸易

朝鲜资源结构的缺陷及多年的经济危困,使粮食、食品、轻工产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煤炭等在我省供大于求的商品成为紧缺物资,市场需求很大。我省开展对朝贸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形式不拘一格,既可进行现汇贸易,也可进行现钞贸易、易货贸易。二是在贸易中应始终掌握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规避经营风险。三是严格把好商品质量关,树立黑龙江省企业和商品的信誉。在此,我们应该充分汲取在开展中俄边境贸易初期出口商品质量低下而带来的教训。另据有关消息,朝鲜之所以关闭其元汀口岸(我圈河对应口岸)民贸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方商品质量低下,秩序混乱。我省开展对朝贸易可考虑由省内有实力、信誉好的外贸公司在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内设立办事处,组织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商品出口,开展批发零售;如有条件,可考虑在区内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商品专卖店,在朝鲜市场上树立黑龙江省企业和商品的形象,为进一步拓展整个朝鲜市场奠定基础。

4.其它领域

罗津—先锋地区海滨旅游资源丰富,其海岸线长120公里,分布有8个湾、10个角和21个岛,海水清澈,没有污染,海产品丰富,相关服务设施也具有一定基础。去年,经延边进入该区的中国旅游者就达13万人次。我省旅游部门及有关企业应主动与罗津—先锋地区的相关部门联系,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推进赴朝跨国旅游。此外,我省还可考虑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铁路、公路、电站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农业开发项目等。

5.当前应抓紧进行的几项工作

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政府代表团将于今年访问我省,我们应重视和充分利用此次机会,争取在双方经贸合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首先,省经委、省外经贸厅等部门应有所准备,一方面了解朝方的意向,一方面提出我省与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进行经贸合作的基本设想,探讨双方合作的主要领域、项目、方式和途径,寻求实现互利互惠、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其次,省政府应准备组织相应的代表团进行回访和赴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实地考察。代表团应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代表参加,以便他们获取第一手材料,与朝方有关企业搞好对接。再次,省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提出双方进行长期经贸合作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对策。

标签:;  ;  ;  

走向罗晋开拓朝鲜市场_朝鲜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