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不断的发展中,经济发展带动下,我国配网规模持续扩大,传统配网检修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电网的运行需求,暴露出不少问题。基于此,电力企业需要立足配电网发展现状,加强运维一体化管理,实现对各部门职责的整合,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配网电气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推进配网的稳定可靠运行。
关键词:配电电气;系统运维;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2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实行能够大幅度的提升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行检修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帮助电力企业节省成本,进一步增加其经济收益,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1配电电气系统中运维一体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1主要策略
在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过程中,设备的操作要和维护同步进行,从而使操作和监视形成一体化管理,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的故障率。除此之外,配电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问题,能够及时科学的进行解决。由于操作设备的能力不断加强,停送电的时间也会相应的缩短,提高电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极大的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
1.2管理范围
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管理范围需要参考相关的电力法律法规,尤其是在一些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遵循电气企业规定的安全操作方法和程序,不能够擅自进行改动。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大力贯彻并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参与部门一般包括运检部门、调控中心以及营销部门。
1.3管理目标
首先,要对各个部门的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重组,这样能够提高电力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质量和实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其次,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物质,加快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电力人才,尽可能满足一岗多用的要求,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成本,促进配电电气系统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实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也就是说从配电设备开始投入运行就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机制,每个设备都要建立运行和维护档案。加强日常的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运行故障,能够降低影响范围和经济损失。在配电检修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降低成本。
2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配电系统的运维一体化,在实际的管理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甚至业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为综合性的知识与实际的业务人员的差异性,使得相关的实践组人员专业性与技术性不强,由此运行组相关的人员需要技术相关的实践综合知识,具备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和专业化的原理,在实际配电系统运行之中,班组之间的工作的差异性,需要传统模式的改进与技术水平,实现相关的传统工作票的各种流程的确认与管理。其中运维一体化的监督问题也是很严肃并且突出的问题,在实际的解决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与监管,运维管理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以及发展,然后完善相关的专业人员的知识构成,最后实现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终极科学化以及模式化。在实际的管控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将自身的职责与实际的技术观念相确认以及进行意识指引。相关的运维管理人员的一体化意识还不是很明确,总是处于容易混淆与实际的模糊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电气系统运维一体化管理策略
3.1完善指标体系
完善的指标体系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开展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建立其能够与运维一体化相对应的配电一体化系统,对各部门进行明确分工,落实部门责任;二是应该做好业务分工界定,在运行维护过程中,高度重视各种产权的管控;三是应该建立专门的一体化机构,确保其能够对配电班组的相关业务进行配合及统一管理;四是应该做好配电运维工作人员业务与职责的重新定义,强化人员培训,促进其工作能力及业务素质的提高;五是应该明确业务流程划分,做到统一管理,完善相关标准,如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确保运维一体化管理的顺利开展。
3.2确定分期目标
从电力企业的角度,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对分期目标进行确定。首先是近期目标,立足当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将一些专业化程度较低,安全风险较小的做功,如带电测试、设备简单维护、易损耗件更换等,纳入到经简单培训就能掌握的维护性检修工作中;其次是中期目标,需要电力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对配电电气系统运维一体化管理的范围进行拓展,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专业巡检、设备消缺等可以实现带电维护的工作逐步纳入到运维一体化管理中;然后是长期目标,在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全部实现的前提下,于 2-3 年内,实现变电运行及变电维护工作的专业融合,确保运维人员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完善基础设备,为运维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保障[2]。
3.3明确维护职责
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当前配电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范围,对企业各部门在配电运维工作中的职责和界限进行明确。一般情况下,配电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职责有几点,如设备日常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工作票签发、故障抢修等。电力企业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统一协调工作,强化对于操作班组和运行班组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人员能够得到最佳配置,逐渐实现运行班组和维护班组的合并,形成统一的运维班组,为运维一体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3.4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管理
运维班组建立完成之后,要开始对配电运维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处理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还得注重提供其工作责任性和对自身工作职能的认识程度。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也就是说培训工作的开展要按期进行,比如以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为培训周期,这样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并根据配电系统运行的需要,制定培训内容,提升整体运维班组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能力。
3.5进行反馈分析和相关的完善工作
定期举行运维一体化工作会议,各个部门的人员将配电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讨论分析,每个问题都要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对于讨论结果进行存档,方面以后随时可以调用,这样能够极大的提升实时问题的解决效率。同时,还要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优化,进一步完善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
3.6做好信息反馈
电力企业应该定期举办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将配电电气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出,进行讨论分析,找出诱发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并对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方便随时调用,提升现实问题的解决效率。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做好相应的完善工作,确保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
结束语
总之,运维一体化管理在配电电气系统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同样存在不少问题,如班组业务差异性、工作量巨大、风险隐患众多等,要求电力企业及时更新观念,强化认识,从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着眼,优化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方法,在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醒狮.配电电气系统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1):135-136.
[2]陈思伟.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81.
[3]张莺.配电电气系统中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18):105-106.
论文作者:杜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班组论文; 工作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