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作用与模式创新论文_康传德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作用与模式创新论文_康传德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实习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补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和顺利就业的桥梁。创建科学有效的实习教学模式是实现实习教学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要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作用与模式创新,以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

1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修完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后,在毕业之前,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参加相关实践工作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实习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也是2012年2月,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指导性规定。

1.1 实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学好旅游管理专业就必须将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而更加明白和掌握实践技能。虽然学生在学校里也可以学习技能操作和模拟训练,但是,这种操作和训练通常是在设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学生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少,仅仅需要少数判断即可,难度不高;有些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才能掌握的工作技能,如导游服务、饭店服务、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等,都难以有效完成。因此,旅游管理学生在毕业前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能够接触实际工作,通过工作加深对旅游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旅游知识和操作技能。

1.2 实习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补充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即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勤恳上进、团结诚信、勇于钻研等优良品质和分析总结、沟通协调、随机应变等工作能力。要想将旅游管理毕业生培养成这种综合素质较高的旅游专业人才,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就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补充。

1.3 实习是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

当今是一个工作节奏快、讲求效率的社会,各个单位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普遍要求新入职的大学生最好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其进入本单位后要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承担一定的工作,以降低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若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学习的话,必然造成专业实践经验和能力的缺失,很难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要。

1.4 实习是确定择业方向和顺利就业的有效途径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旅行社、景区、饭店及各大OTA各等旅游服务部门。由于个人能力、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存在一些差异,对于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行业或职业,在没有真正接触实践之前,还不能完全了解,因此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和检验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另外,通过实习而留在原单位工作,也是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工作、顺利就业的捷径。企业非常愿意接收内部的实习生成为正式员工,这样可以节省招聘成本,保证人力资源的质量。

2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中的问题

实践教学中的实习教学非常重要,其组织形式一般有三种:集中实习、自主实习、集中与自主实习相结合,多数院校采取了集中实习教学形式。此种实习教学形式,学校比较方便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就学生方面来看,一是有些学生对实习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真对待的态度,对实习教学在情绪上抵触或漠然视之。二是多数学生心理不成熟,对服务工作不能正确认识、对自己的实习身份不能完全适应、对实习期间的劳动报酬差异不能正确理解,导致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三是对食宿、工作条件等要求较高,对岗位分配存在异议,导致工作不安心。

就院校方面来看,一是缺乏必要的常态化的实习引导与教育,只在快要实习前,给学生开会,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准备不足;在实习期间,缺乏沟通与指导,导致学生在度过了实习早期的新鲜感后产生厌倦情绪。二是实习教学目的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实习教学模式,很多学校或院系都是个别领导和老师负责此项工作,凭经验办事,遇到问题临时商量,使实习教学工作效率大降。

3 构建“适应与学习、分析与思考、总结与应用”的三步实习教学模式

从传统的集中实习教学模式来看,学校相关管理工作和制度不到位,学生在实习前或实习中认识有偏差,目的不明确,在实习评价上缺乏约束力,造成一些学生的实习热情减退,在掌握了基本技能以后,迷失了实习的方向,为实习而实习,往往体现为一种坚持行为,实习的盲目性增强,过分关心一些无意义的问题,如待遇能否提高、实习能否提前结束等。

构建“三步”实习教学模式,即将学生的集中实习过程分为“适应与学习、分析与思考、总结与应用”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实习的重点各有侧重(此以实习期一年为例,实习期半年的可相应缩短每个阶段的时长)。实现实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与考核,实习效果分阶段评价,实习内容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适应与学习阶段,第1~3个月,此阶段主要是适应实习单位和岗位,学习相关技能。

第二阶段:分析与思考阶段,第4~9个月,此阶段在继续加强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主要关注微观层面发生的各种问题,分析判断原因,思考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与应用阶段,第10~12个月,此阶段的重点是关注相对宏观的管理方面的问题,深入思考企业、行业的发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总结实习的心得与社会体验,确定职业方向、培养职业思维。

在此实习模式下,让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实习中都能有明确的目标,同时配以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往实习结束后,学生的实习评价主要是依据实习单位的评价为主,且缺乏量化指标,因此此种评价方法主观性较强,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和效果,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评价不科学、不客观。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非常必要,在此提出在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实习教学的过程性定量评价体系。

结束语: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在整个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实习生、学校还是对实习企业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学校的教育和实习期间的管理,密切学校、实习企业以及实习生间的联系,及时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环节,才能使实习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卫华.高职经贸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研究[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 王兴琼.酒店实习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7).

[3] 苏小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0).

[4] 刘艳华.关于应用型大学饭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

论文作者:康传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作用与模式创新论文_康传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