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途径论文_蓝青

浅谈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途径论文_蓝青

四川省新铁投资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企业文化在国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要想保持稳定的发展,不但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目标;途径

1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内部的核心凝聚力,更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企业从新时期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兴,国企兴,文化强,国企强,国企的强大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明确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途径,是摆在国企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2加强国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国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就应该要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大批的企业竞相入驻,其中就有超三百多家世界五百强的跨国大型企业,因此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国企必然会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不论是技术、服务,还是市场、资本,都会进行激烈的竞争,因此国企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和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2)企业的优秀文化会对员工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同时也需要载体的落实,合适的载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方。企业要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将文化充分融入到活动中,同时鼓励员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体会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3)企业也是具有生命力的,而员工就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必须要重视以人为本才能不断注入生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积极的参与到自身的岗位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员工体会到使命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3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的目标

新时期国企文化,必须烙上“国”之印。国企文化建设的新任务是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国企文化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

新时期国企文化,必须铸就“企”之魂。对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企业文化指明发展方向,职工文化提供发展动力。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发展方向的企业文化是国内外几乎所有优秀企业制胜的法宝已经成为共识。

新时期国企文化,必须以“人”为本。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职工群体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创造者、传播者、受益者。作为体现职工素质水平和发展动力的职工文化,在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更加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发展仍然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国企文化建设的归宿点和出发点。国有企业要想围绕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以发展为重点,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只有建立起以发展为理念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以发展的眼光认识问题,用发展的途径解决问题。

4探索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4.1走出误区,贴近实际

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我们应该要从书本中走出来,融入本地区、本行业文化浪潮,贴近本企业发展目标,使之更加平民化和通俗化。在实际的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融入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要求员工什么行为可以做,什么不该做,企业需要做什么,长此以往、不断坚持,促使员工形成一种自觉的良性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既是泛指,又是具体的内容,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的文化建设应该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从实际出发构建企业的文化内涵。在实际的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摒弃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表面文章和作秀,应该追求更具内涵、实际的文化理念。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累积的过程,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培养成的,因此领导干部需要常抓不懈。最后就是文化的建设不光需要领导的重视,各级管理人员也要有着足够的重视,进行全面落实,认真地对待文化建设工作,这样,企业的文化建设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4.2文化建设需抓住重点、减少变化

在舆论和主题宣传过程中,党和国家会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积极的改变,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及时调整企业的宣传主题和文化内涵。对于社会舆论的改变,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没有必然的矛盾,因此不需要进行改变,如果企业的文化主题随着舆论的改变而改变,就会使得企业的文化毫无内涵,企业文化的培养也几乎无从谈起。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时,应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使用社会阶段性的词语。在制定企业文化纲要过程中,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受社会、上下级单位的影响。借鉴某些优秀的文化理念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不能照搬照抄,否则,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文化建设,上级部门不可过多的进行干预,原则上进行指导即可。

4.3通过培育“大国工匠”加强职工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要求。以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为灵魂、以培育“大国工匠”为目标的职工文化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国企文化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更应成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劳模精神是学习优秀的他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优秀的自己的精神,学习优秀的他人,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劳模精神是方向,工匠精神是基础。职工文化建设要把握劳模精神的方向,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学劳模、做劳模,要夯实工匠精神的基础,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不断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成就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劳模精神是与别人比的精神,成为劳模就是因为与别人比之后脱颖而出。工匠精神是与自己比、不断向自己挑战的精神,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国推动供给侧改革和振兴实体经济,需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大国工匠,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更需要不断超越自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仅是做事的态度,更是做人的高度。

4.4主动适应新常态,构建凝心聚力的人本文化

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文化价值,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发展,必须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需要企业对员工队伍建设有足够的重视,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内部营造一个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提升员工凝聚力的良好工作氛围,以人文本,提升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在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尊重员工的前提下,将员工的个人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来,促进员工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以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为导向,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主线,以保障员工集体利益为前提,充分体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发展需求、实现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

5结束语

当今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才不会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被淘汰。而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中软实力,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全面落实企业的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念,才能让企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菲菲.浅谈如何做好新常态背景下的国企企业文化建设[J].大众科技,2016(4):162-164.

[2]乐园.浅谈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视野,2013(17).

[3]陈果.浅谈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长江丛刊,2016(3): 74-74.

论文作者:蓝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浅谈新时期国企文化建设的目标与途径论文_蓝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