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射箭运动对青少年品行的养成作用探析论文

满族射箭运动对青少年品行的养成作用探析论文

满族射箭运动对青少年品行的养成作用探析

任清远,孙玉龙

摘 要: 满族射箭运动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满族历史形成发展中,弓箭文化一直是满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满族射箭运动文化,将满族射箭运动增列为高校体育通识课程,有利于加强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和形体教育,既能锻炼青少年的体魄,又可以引导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 满族射箭运动;文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满族长期生活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为了更好地适应东北的严寒天气,要通过狩猎获取食物,在长期的渔猎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满族射箭运动.满族射箭运动不仅能够锻炼青少年的体魄,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将满族射箭运动增列为高校体育通识课程,有助于深入系统地研究满族射箭运动,促进该项运动的传承和发展.

1 满族射箭运动文化探源

满族的先祖为了适应东北苦寒之地的地域环境过着游牧生活,逐渐形成了通过采拾人参、打猎等活动获取自然界馈赠的物品,通过贸易换取生活用品为生的渔猎文化.为了更好地生存,也为了在打猎中获取更多的猎物,满族的先祖重视骑马、射箭等运动,并将这些运动作为技艺传授给子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衍生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满族射箭运动.满族射箭运动中包含了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内容,深入研究满族射箭运动对于研究满族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其中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最高,导致酒体整体pH值较低,通常酒精发酵结束后,初酒的pH值约为3.2,因此要求筛选出的乳酸菌能够耐受该酸度。我们按照方法1.2.3对45株乳酸菌进行了耐pH值能力测试,同时以商业乳酸菌株CH35(O.oeni)作为对照菌,进行pH值耐受性试验,对照组pH值为6.2。pH值耐受性结果见表2。

满族射箭运动始终贯穿于满族发展的历史,女真人十分重视射箭这项运动,他们经常开展射箭比赛.明朝时,各个女真部落也以骑马、射箭作为主要的作战方式,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马、盔甲、弓箭便是起兵时最主要的武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记载:“是年,太祖将所聚之众,每三百人立一牛禄厄真管属,前此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禄(华言大箭)厄真(华言主也).于是以牛禄厄真为官名.”[1]努尔哈赤以箭(满语亦作niru)作为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总领被称作niru ejen,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从而形成了八旗制度,为建州女真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基础.

满族的兴起与弓箭密不可分,不熟谙武器,没有足够的器械,努尔哈赤也不可能在起兵时如此顺利.当实力壮大之后为了便于管理就需要建立军事组织机构,努尔哈赤借用最熟悉的niru作为基层组织单位,设置总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满族的兴起与弓箭息息相关.

清初统治者十分注重对满族文化的保护,对射箭运动尤为看重.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祭天之际曾经说过:“昔辽太宗祭天,曾射柳,此射不可忘也.”乾隆、嘉庆皇帝则亲自推行“国语骑射”的政策,将学习满语和学习骑射作为立国之根本,同时要求后世的八旗子弟要将这些传统延续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此外,还在各地设置官学,专门设置射箭课程.嘉庆皇帝更是要求自己的皇子在出生之后把满语和骑射作为功课来学习,在处理政务的闲暇之余,嘉庆皇帝也会亲自检查和督促皇子学习,并且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比,以马步射作为子孙受封的依据.

此外,满族射箭运动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问题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学习满族射箭运动需要教师的悉心教授,也需要青少年自身认真思考.青少年在学习射箭运动过程之中需要认真酌量弓抬的高低、弓弦拉的松紧、身体体位的位置等,思量得越多,对于满族射箭运动的把握度也就会越好.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求提升射箭能力的方法,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

构建和保护满族射箭运动,应该创设适宜满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的政治氛围、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6]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课程,意义深远.

退役复学高职生,有的是中共党员,有的担任过部队干部,有的立过功、受过奖,有的经历过特殊的训练。他们出于对军营的好奇、对军人的崇拜选择参军入伍,军人身份对他们而言是荣誉的象征、英雄的象征。他们以自己曾经是军人为荣,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做有损于军人身份的事情。因此,高职院校让这批思想上进、积极进取的学生参与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不仅能够发挥他们“军人”和“学生”的双重身份的作用,还能激励他们争做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时时刻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其他高职生不断进步。

当代的青少年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学习生活中青少年会不断地受到困难的侵扰,忍受生活所带来的困惑,如何能够让面临的困扰合理地化解,并能够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满族射箭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青少年顽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使青少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信心,削弱挫折感,即使面对着环境变化等情况,青少年也可以泰然处之.提高抗压能力,有助于帮助青少年体验到青春的价值.一方面射箭运动要求练习者不断地耐心练习、反复揣摩,逐渐熟悉射箭的技术要领,提高射箭的精准度,最终获得的成功体验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青少年安静意识的培养,授课时使用质朴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道理让青少年清晰地认识到:在射箭的时候需要保持安静,青少年在射箭的整个过程中要秉持耐心,要按技术要领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将箭射出,直至箭头命中箭靶.教师通过授课语言的外在渗透,通过在课堂上为青少年创设安静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青少年养成规范意识,进而培养青少年顽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2 满族射箭运动对青少年品行养成的作用

林政资源管理中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宽泛,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重要正确、科学的协调其中各关系,以便为林政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生态建设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2.1 满族射箭运动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对所选取的8眼监测井2002—2010年各单井水位埋深监测数据进行算数平均,所得各年度算术平均值与各单井水位埋深进行比较分析,找寻算术平均值与单井水位埋深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并分析昌马灌区地下水水位年际变化情况。

2.2 满族射箭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顽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时至今日,随着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和普及,重视满族射箭运动,深入挖掘满族射箭运动文化,在高校开设满族射箭运动通识课程并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满族射箭运动的教育,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并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满族射箭运动作为有氧运动,有助于青少年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在满族射箭运动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身体要保持前倾,左手把着弓并将弓弦拉开,箭头瞄准靶心,眼睛要目视前方,屏住呼吸,稍作停顿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箭射向靶心.在满族射箭运动的过程中,要求青少年要控制好呼吸,稳住心神,身体的姿态要符合满族射箭运动的规范,要协调好身体的各个部位,预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研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及时做出调整.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从事满族射箭运动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满族射箭运动的过程中青少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努力调整好自己的体态,射箭的时候绝对不能够随心所欲,在满族射箭运动的整个过程要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这就要求青少年在整个满族射箭运动的过程中要约束好自己.长期从事满族射箭运动,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会得到显著地提升,养成严谨做事的态度,最终形成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2.3 满族射箭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礼仪意识,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良好的品格

礼仪文化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满族射箭运动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作为一种“形体美”和“身体的艺术”,是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的有机结合,是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满族射箭运动彰显着射箭者雍容典雅的礼仪风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展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清朝的历代君主都重视满族射箭运动,从皇族到百姓都热衷于满族射箭运动,并且在学习骑马、射箭之前,传授者要向学习者系统地讲授“国语骑射”的相关知识,让学习者受到文化礼仪的洗礼,做到心有敬意、行有规矩.时过境迁,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有必要发掘满族射箭运动所蕴含的礼仪文化.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教育青少年从事满族射箭运动坚持“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通过向青少年传授中国古代的传统射礼文化,有助于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知能力,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格.

2.4 满族射箭运动能够提升青少年的注意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当前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的问题.而满族射箭运动本身具有低强度、静力性的特点,长时间地从事满族射箭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凝神聚力做事,帮助青少年集中注意力,提高自控能力.

朝鲜人李民奉旨出使建州,曾目睹女人之执鞭驰马,不异于儿男.建州十余岁儿童,亦能佩弓箭驰逐[2].清朝阿桂等奉敕纂修的著作《满洲源流考·国俗》中也有满族射箭运动的相关记载:“小儿以榆树为弓曰斐兰,剡荆蔷为矢,剪雉翟鸡翎为羽”“弧弓之利,童而习之”[3].清代昭梿创作的记录清末皇族生活的重要著作《啸亭杂录》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国朝定制,凡皇子六龄入学时,遴选人旗武员弓马、国语娴熟者数人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4]这些记载印证了清代统治者对射箭技艺的重视,也说明了射箭在清代社会被尊崇的程度.

3 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课程的意义

清朝后期,由于入关时间久远,八旗兵丁养尊处优,射箭有所荒废,出现了废弛射箭的情况.在平时的射箭训练时出现了“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5]的现象.但历任的几位君主还是对射箭很重视.道光皇帝就曾在御旨中写道:“八旗根本,骑射为先”.在阅兵时,他要审阅御前大臣们的马步射.纵观清朝,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促进了满族射箭运动的传承和延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满族射箭运动具有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器械费用低廉、运动强度低、内容简单易学、易于练习等优点,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学习满族射箭运动.近年来,随着民族体育运动的普及,满族射箭运动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青少年成为学习满族射箭运动的主体人群.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通识课,有助于推广满族射箭运动、宣传满族文化,有助于锻炼青少年的体质、磨砺青少年的意志,培养青少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青少年身体健康和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有益.

3.1 有助于满族民族文化的宣传

满族体育有着独特的地域民族特性,其弓射、冰雪、摔跤等特点鲜明、别具一格,在清朝前期曾风行一时,成为北方地区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7]满族射箭运动作为满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推广和普及满族射箭运动有助于宣传满族文化,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满族民族文化.青少年人数众多,且这个年龄段的性格特征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课程,通过向青少年传授满族射箭运动技艺,可以将民族文化宣传带进高校,促进文化的推广和普及.

3.2 有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期,目前高校中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身体素质差、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问题.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课程,既有助于调整青少年的情绪,提升青少年抗压、抗挫折能力,还可以锻炼身体,促进青少年茁壮成长.

3.3 有助于满族射箭运动的研究

将满族射箭运动设置为高校的课程,教师在传授该项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理论对运动本身进行阐释,这样就丰富了满族射箭运动的内容,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阐释满族射箭运动的文化意蕴、运动的历史情况,以及运动的外延,进而促进满族射箭运动的发展.

总之,重视在青少年之中普及满族射箭运动,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课程,有利于对满族射箭运动的宣传和推广.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注意加强对于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促进满族民族文化的推广.通过在高校中开设满族射箭运动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和文化熏陶,有助于青少年改善体质和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相信随着国家对体育运动和民族文化重视度的提高,满族射箭运动必将得到推广和普及,从事满族射箭运动的青少年群体人数将越来越多,满族射箭运动将重现昔日的辉煌.

2018广州车展,全新Levante GTS澎湃登场,为玛莎拉蒂V8家族再添新鲜血液。作为一个诞生于赛道的汽车品牌,玛莎拉蒂不断用V8发动机书写着对极致性能的不懈追求。全新Levante GTS搭载法拉利工厂专门为玛莎拉蒂制造的3.8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550马力,最大扭矩733牛·米,仅需4.2秒即可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最高车速可达292公里/小时。全新Levante GTS的设计语言特色鲜明,外观在Levante基础上进行了多处升级,营造出了更强的运动风格,内饰还可提供“Pieno Fiore”奢华全粒面皮革材料。

参考文献:

[1]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M].北京:故宫博物院排印本.

[2]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初史料丛刊第八、九种:栅中日录校释 建州闻见录校释[M].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

[3]佟鸿举.满族先民的早期教育管窥[J].民族教育研究,1999(1).

[4][清]昭梿:啸亭杂录[M].北京:学识斋,1968.

[5]清仁宗实录:卷三[M].北京:故宫博物院排印本.

[6]杨志林.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和保护[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12).

[7]靳强.满族入关后体育运动探究[J].兰台世界,2015(4).

Analysis on the Formation of Juvenile Behavior Habits by Manchu Archery

REN Qing-yuan,SUN Yu-long
(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 ,Tonghua ,Jilin 134002,China )

Abstract: Archery is a traditional sport of Manchu nationality.Archery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Manchu cultur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nchu history.Excavating the Manchu archery culture and adding the Manchu archery sport to the general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onducive to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teenagers’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havior habits.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teachers can not only exercise teenagers’physique,but also guide teenagers to establish good qualities.

Key Words: Manchu Archery;Culture;Behavior Habits;Formation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974(2019)03-0078-04

DOI: 10.13877/j.cnki.cn22-1284.2019.06.019

收稿日期: 2018-09-19

作者简介: 任清远,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孙玉龙,通化师范学院教师(吉林 通化 134002).

(责任编辑:王前)

标签:;  ;  ;  ;  ;  ;  

满族射箭运动对青少年品行的养成作用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