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索论文_ 靳峰

农村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索论文_ 靳峰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甲积峪中学 靳峰 甘肃 平凉 744000

内容摘要:音乐作为艺术,有高低良莠之分,中小学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相对肤浅。作为音乐教师加强正确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欣赏习惯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是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音乐教学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就是感知、理解、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当下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摇滚音乐风靡一时,许多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就是古董,因而,加强正确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欣赏习惯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是一项重要任务。

音乐欣赏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提高表现能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音乐欣赏教学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认为在欣赏音乐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这样既符合心理反映过程,也有利于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在曲目安排上应该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这样做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对比教学,灵活多变地设计不同课型

将题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与体裁等异同点明显,易于对比地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领会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时还能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

(一)、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

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声乐、器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如以“赞美伟大的祖国”这一中心的欣赏课,就可将《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绿叶对根的情意》、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等相同题材,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器乐作品组合起来进行教学;以“渲染节日氛围” 这一中心的欣赏课,就可将器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管弦乐曲《春节序曲》、二胡曲《赛马》、歌曲《好日子》等相同题材,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器乐作品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种课型内容统一,能使学生从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展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

(二)、以演唱(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

这一课型将同一音乐表演形式、内容、主题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以“独唱”或“合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不同音色或混声合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等形式的独唱曲、合唱曲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除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经典音乐作品外,还能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积极欣赏音乐的兴趣。

(三)、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

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以“一段体”或以“进行曲”、“变奏曲”、“回旋曲”等为中心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曲式、体裁等有关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

(四)、以不同乐器不同音色为中心设计课题 

这一课型可将课本中常见器乐作品,以独奏乐器的表现形式区分开来进行教学,如:钢琴曲、手风琴独奏曲、小号、长笛、黑管等器乐曲收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很明确的记住和区分开不同乐器的音色,也能提高对乐器的认识和兴趣。

三、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如果讲述过多,必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也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主动、精练、富有启发性,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通过教师精讲、师生间的讨论、听赏、互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 

四、音乐欣赏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想象是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是指感知或回忆某一事物,连带想起其他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欣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对音乐的丰富想象力,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写诗、写散文、写听后感、画图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采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导,而且还要有较充裕的时间,个人认为具体做法是:不提倡学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联想,但也不要求学生按图索骥地从音乐中衍化出一段情节或一个故事,而要有分寸地启发学生,在不脱离音乐背景的前提下,感受音乐,展开想象与联想,最终达到自主地理解音乐的目的。 

五、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而,自然地静心聆听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欣赏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有评论地听、复听等,都是以听为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

总之,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是改善农村学生音乐能力与修养的主要手段。通过音乐欣赏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是迅速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理解的一条捷径,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学习和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最终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和幸福,是我们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

论文作者: 靳峰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农村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索论文_ 靳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